2024,龙年已经盛大开幕了。迎接它到来的,是一场接一场的跨年演讲,一篇接一篇的新年致辞和新年献词。使原本就放不下手机的受众似乎更加忙不过来了。
与此同时,有人公开发文说,某某大V和某某大V的跨年演讲,我一场都没听。也有人发文言辞犀利地说,如果自己没有深度思考能力和独立的思维体系,听再多的演讲也是白搭。
这是个不断造神又不断推倒神坛的时代,这是个精英逐渐退出网红大行其道的时代,这也是一个纷纷扰扰泥沙俱下的时代。
诚然,人生如戏,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舞台,每个人都有表达欲和攫取流量的需求。稍加留神便会发现,如今连阿猫阿狗都纷纷跳出来“跨年演讲”了。就像华语歌坛的许多歌手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纷纷深入祖国各地举办个人演唱会,也许是憋得太久急需出来刷存在感,也许是急需出来捞金。这一场接一场的跨年演讲,究竟讲了些什么,有没有道理,有没有价值,就看你有没有自己的思维体系,演讲者们奉上的“一片赤心”(芯片)能不能嵌入到你的小马达之内,为你所用,助你如“龙行龘龘”般腾飞,全看你的了。
在广大网友褒贬不一的热议中,最受委屈的大概是《南方周末》。《南方周末》两千多字的“新年献词”刚刚发布,就有人发文说缺乏诚意,也有人发文说缺乏新意。笔者把这些文章大致浏览了一遍,这些文章均出自不同的自媒体账号,这些账号除了靠口诛笔伐他人以获取更多流量光顾之外,攻击点却也出奇的一致:没新意。
没新意的文章就是程式化地应付,刷存在感,当然也就缺乏诚意。
作为普通读者,也是偶尔写写文章的业余写手,连我都替《南方周末》冤得慌。
《南方周末》创刊于1984年,彼时正值东南沿海地带改革大潮风起云涌之际,它的出现犹如传媒界的一股清流,一阵清风。那时候订阅《南方周末》就意味着思想超前,锐意革新。1999年《南方周末》新年致辞《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一经刊出便引起轰动与共情。自此之后,《南方周末》几近成为社会精英知识分子群体最受欢迎的纸媒。
怎奈时过境迁,到了如今的新媒体时代,自媒体人多如牛毛,数字化传媒和媒体受众庞大而繁杂,再有水平再有新意的文章,在有些人眼里似乎“文笔平平”,缺乏新意。似乎唯有“只怪我文笔平平……”式的写作才不被吐槽。因为“我”已经低到尘埃里了,你还要怎样?
可以预见,在生成式多模态人工智能时代,制式化的文章以及制式化的写作结构和段落会越来越普遍,想要写出没有拷贝痕迹的标新领异的文章会越来越难。秘书型的制式化写手工作岗位被替代的可能性加大。如今,也只有少数实力派作家才敢说,不担心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没饭吃。
新年献词、跨年演讲,怎一个“卷”字了得!
幸好我们有浩浩汤汤几千年的文明史,也幸好有老祖宗留下了那么多如今早已不用也不认识的生僻字。如今,翻出古董字来加以运用就是语言创新,也似乎是生僻字用得越多就越有学问,越有新意。也难怪“龘龘”、“朤朤”这样的生僻字都被挖出来了。
有理由相信,从今往后,沉睡数千年的生僻古董字词会越挖越多,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读者眼前,也会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这没什么不好。也许正是今人与古人的一种穿越时空的连接方式吧!泱泱华夏五千年薪火相传,文脉不断,这正是中国文化自信之基,力量之源。
最后,常青君衷心祝愿有缘读到本文的朋友们在龙年里龙行龘龘,前途朤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