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点:人到中年,为家庭牺牲自我,却只换来生活一地鸡毛
案例:“人到中年,谁的婚姻不是一地鸡毛?”这是前两天刷抖音一个宝妈说的。苏苏最近也很痛苦,结婚多年的她,和老公早已退去的往日的激情,陷入了柴米油盐和带娃琐碎中的她,没有了年轻时的精致,和老公的关系也终成了“凑合混日子”。这一潭死水的生活让她味同嚼蜡,不知道这些年的付出到底意义何在?其实不是生活变得一地鸡毛,而是我们的亲密关系进入了下一个阶段。克里斯多福.孟在《亲密关系.通往灵魂的桥梁》中说:没有人会满足我们的需求,没有人会让我们快乐,也没有人该为我们所受的伤负责。在外四处寻找之后,我们终于了解到,我们所有生活经验的因和果只可能存在于一个地方——我们的心中。
一、为何从亲密爱侣变成相看两厌
1、企图改造伴侣
我们心中都会有个根据幼儿时期情感需求想象出的梦中情人,并且会找个最符合梦中情人的伴侣。但现实不是童话,很快我们就会发现伴侣和梦中情人之间的差距,于是我们通过明说或暗示企图按照自己的需求改造伴侣,并把这当作考量伴侣是否爱我们的标准。
2、对伴侣的期待太高,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
我们常常对伴侣报有巨大的期望,并相信对方一定可以被改造成梦中情人的样子,可以满足我们一切情感需求,但是事实并不会如此,没有人能被改造,于是伴随而来的就是巨大失望。
3、把自己的快乐寄托在伴侣身上
在我们幻想的世界中,和梦中情人在一起才能获得幸福,我们欢心鼓舞的等待着,而现实中的伴侣没有被改造成功,这意味着儿时就有的梦想破灭了~于是我们失望和愤恨,甚至有种被骗的感觉,因为是伴侣让我们抱有希望的。于是我们开始进入亲密关系的下一个阶段—幻灭
二、受害者监牢
当婚姻出现问题时,我们与伴侣就开始了一场并非出于自愿的“角色扮演游戏”,我们被困在一个叫做卡普曼的三角形中,轮流扮演着受害者、迫害者和拯救者这三个角色。
卡普曼三角形又被称为“受害者监牢”,处在监牢中的我们,根据扮演角色的不同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偏差行为。
受害者
受害者即遇到问题觉得被压得喘不过气来,甚至到完全瘫痪的地步。指标:恐惧、自悲自怜、有抱怨的倾向,或觉得自己被当成代罪羔羊,叛逆、可怜、忧郁,绝望、丧失行动力等……
起初,看着渐行渐远的夫妻关系,苏苏心里很是着急,恐惧感让她变得焦虑不安,于是,她开始各种作,希望能引起老公的关注。可不久小伎俩就被识破了,刷了一波关注度后,夫妻关系似乎又回到原点。随即权利斗争开始了,由于跟婆婆为育儿理念不同所产生的矛盾,让苏苏很是头疼,她很希望老公能帮她说服婆婆,可老公却说他自己就是这么被养大的也很好,还让苏苏不要瞎讲究,苏苏简直怀疑自己的耳朵,这让她本就沮丧的心情更感受伤了,声嘶力竭 的放纵着自己的情绪,而老公却沉默不语。
2.迫害者
迫害者即面对问题会愤怒地设法逃离痛苦,于是他会把问题怪罪到别人的头上,指标:心存责怪、自认优越、追求完美、愤怒、严苛、不耐烦、多疑等……
(1)毁他型迫害
苏苏的老公属于每次吵架都默不作声以示愤怒也称为情绪抽离型,苏苏却属于攻击型,这种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觉让苏苏彻底愤怒了~她开始打呼小叫的指责老公是骗子,没有兑现婚前承诺。用恶毒语言攻击着对方。
(2)自毁型迫害
还有一种自毁型迫害,这种人会在发生争吵时以自我伤害的方式表达愤怒。比如自扇耳光、用头撞墙壁……
3. 拯救者
拯救者所做的事,就是努力地让我们处在没有痛苦也没有问题的理想境界。特征:牺牲奉献、宽恕、道歉、解决问题、维持和平等……
大呼小叫的妻子&沉默寡言的丈夫,是很多影视剧的常见搭配,亲密关系的斗争中,人们往往认为大吵大闹的人有错,而沉默的那一方则倍受同情,扮演无辜的受害者角色。但沉默背后就是想要息事宁人,避免矛盾扩大,充当出气筒,让伴侣发泄一下情绪,不去劝婆婆也多半是两边不得罪和稀泥的意思,可他自以为是拯救者却更激化了矛盾。
三、正确解锁亲密关系就用这3招
1.好的婚姻,与对错无关
很多人在和伴侣吵架时,哪怕是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他也要极力证明自己是对的,为此甚至不惜说出一些伤害对方的话。可实际上,夫妻之间并非“竞争对手”,在你不断证明自己是正确的过程中,其实你是在将心中的怒火发泄在对方身上,最终带来的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
苏苏和婆婆的主要矛盾在于育儿理念的不同,以前当两人意见出现分歧时 ,苏苏总是拿出一堆 权威的育儿书籍试图证明自己是对的,结果非但婆婆不听,甚至连老公都觉得苏苏太过于咄咄逼人。如果苏苏能够及时抑制住自己心里的怒火,不去指责婆婆,而是用科学的育儿理念作为依据,就事论事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分歧就能够迎刃而解了。
2.好的婚姻,吵架要有结果
夫妻间的争吵很正常,但是我们不能白吵,不能只把吵架当做发泄情绪的工具,要学会吵架,把吵架的目的放在解决问题上,不管双方你来我往多少回合,最后必须要吵出个解决方案,只有问题解决掉才能重新获得快乐。
遇见苏苏老公这种情绪抽离型对手,我们干脆直接谈具体问题,让他出个解决方案,比如:嫌工作忙,陪得时间少,那我们规定好每周必须抽一个晚上陪孩子,或者晚上回来的晚保证不了,就换早晨必须和孩子玩一下再去上班,都可以商量的,切记提出具体可行的要求,不能只抱怨。
3.好的婚姻,学会沟通
众所周知,想要解决问题需要进行有效沟通,但是吵架时必须要有一方能放下自己的立场,接近对方,并且诚心希望好好沟通才可以。那怎么才能让我们迅速做到这点呢?请问问自己这些问题:
(1)我想要什么?
想要赢?VS 想要给孩子一对快乐相爱的父母?
(2)这种情绪是怎么来的?
人类对于自我的否定,比如感觉自己很没用、没价值、人生没意义,这些情绪是与生俱来的,每个人都有。其次,需要了解我们内心无意识产生的负面情绪,如悲伤、愤怒和恐惧。这些情绪或许是来自于我们的原生家庭,因为儿时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当我们长大时,相关的情绪会投射在一些事件上,但是我们要始终记得:这些负面情绪并不是伴侣造成的。
(3)我该怎么回应这种情绪?
心里有什么感觉就说出来,尽量不做保留,也不抗拒。除了输出情绪的由来,还必须说出情绪的强度、组成和它所造成的效应,要小心不要在过程中放纵了情绪。
如果苏苏在发生矛盾时,了解到自己情绪的根源不在于老公,并且描述出自己的这些情绪,当她说出痛苦时,伴侣一定会给她一个拥抱或安抚她的情绪,即便是碰见了木讷的伴侣,在我们说出来的那一刻,情绪已经纾解了一大半了,这吵架也不会再继续了。
四、总结
亲密关系这一永恒话题,不单指夫妻关系,恋爱关系,也包括了亲子关系,朋友关系……贯穿影响着我们的人生。很多人为此苦恼,却不得章法。而克里斯多福.孟在《亲密关系.通往灵魂的桥梁》中从心理学角度揭露了我们行为逻辑背后的根源。正如张德芬老师写道:你的亲密关系伴侣,是来帮助你更加认识自己,进而疗愈你的创伤,最终找回真正的自己,因此,亲密关系是通往我们灵魂的桥梁。推荐大家都能拜读,并从中得到启发找到真正的灵魂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