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杨荷
校对:艳萍 吉莲
编辑:杨荷 桂香
我认为,疏离生命的语言植根于影响了我们数千年的性恶论,这一人性观强调人性本恶,认为人们需要通过教导来压制某些卑劣天性。但这样的教育时常让我们对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心存疑虑,于是我们早早地就学会了与自己的内心隔绝。——《非暴力沟通》(修订版)
这句话讲的是非暴力沟通的根本,心理学有很多流派,它们的假设是不太一样的。有一些流派的假设是性恶论,就是假设人性是恶的,可能会有什么样的一个心理。人本主义中的人本就是以人为本,他主张的是性善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是上个世纪在美国排名影响美国发展的个人之一,马歇尔就是卡尔罗杰斯的得意门生。卡尔罗杰斯有三个得意门生,第一位就是马歇尔卢森堡,创立了非暴力沟通的人。第二位是马斯洛,马斯洛创立了需求层次理论,他也是卡尔罗杰斯的学生。第三位叫戈登博士,学了pet的可能都知道,它里面有几个要素,其中有三个要素和我们的非暴力沟通是一致的。真正的是以人为本,是相信人性是善良的,如果把最基本的假设推掉,那我们的感受和我们的需要可能就不太符合了。
我们现在所有学习的四个要素,包括基于这四个要素所产生的任何的观点都是基于他的根部——人性是善良的,是基于这样的人性假设来做的推导推理。心理学的书籍或者一些小说,都会描述人性善的部分,人天生有恻隐之心。如果我们相信性恶论,那我们就需要通过教导来压制某些卑劣的天性。嫉妒别人,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强,这也属于人性,这就是性恶论。荀子主张性恶论,他就需要通过一些条条框框来约束、压制这些恶的部分。马歇尔的这套体系是建立在性善论基础上,我们能够早早的关心自己,就不会与世隔绝;如果能够关注到别人的感受和需要,我们跟他的连接就产生了。
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听到的就是大人讲的真实故事,或者在书上看到的观点,对我们的成长都有影响,有好的影响,也有不好的影响。我从小在农村长大,我的父母都不识字,从小我妈教育我,人性是恶的,人心对人心,人心隔肚皮,你不能把所有的真心掏出来。可能你会说,人心都是肉长的,你对他好,他也知道。
同样是老话儿,为什么两个观点完全相反呢?后来我发现,其实就是基于人性是恶的还是善的理论基础,他就有了不同的老话。大家要带着这样的思辨能力,带着区别的心看待就行。至于你自己做出什么样的选择,你自己是有权利来做决定的。比如,你相信人性是善的,就像马歇尔一样,无论他走到什么地方,遇到什么样的人,哪怕是杀人犯、是吸毒的人,他都没有害怕过。因为他知道他们都是人,他们都会有着善意的部分。非暴力沟通叫做唤醒人的善意与慈悲,就是因为他相信人的底层都是善意的,只是遇到了不同的事情,可能受到过伤害,才会有一些改变。
如果我们相信人性是恶的,在孩子面前不能直说。要是直接说了,孩子这一辈子会活得战战兢兢,小心翼翼。孩子就很难有安全感,他对别人没办法敞开,他和别人的连接感也会差一些。希望大家都能相信人性是善的,同时也要保护好自己。有一些人在极端的情况下,他善意的部分被遮住了。比如我们自己,当我们处于崩溃当中、愤怒之中的时候,我们自己善意的部分也会被蒙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