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这本书的那一天,翻开目录后,里面的内容就很吸引我。书中所提到的:人生逆袭的五个核心算法、突破阶层的四个关键、向上进阶的三大思维、锚定未来的四大策略等内容都让我很感兴趣。在通读之后感觉受益匪浅,一些实用的技巧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都可以用得上。这些底层逻辑,不仅仅适用于新媒体、文字编辑等,也适用于在职的工程技术人员,尚未毕业的大学生等等,具有相当的普适性。
在这些内容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不存在准备好的时候”。这篇文章正切中我的实际,乃至我所在的行业的实际。我总是习惯在干一件事情的时候先囤积一堆资料,积累一堆素材,然后开始慢吞吞地思考、琢磨,总是感觉自己还没有准备好,等到期限快到了开始着急。到时候搞出来的东西也没有达到预期。我所在的行业也是,总是想着尽善尽美一步到位,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到最后,东西还没有搞出来,只是继续抱残守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对手的商品抢占市场。
其实,准备充分是不存在的。人生不能像做菜,把所有的料准备好了才下锅,在这个现实的世界不会让所有的事情都等我们准备充分后才开始。
吕白的底层逻辑之一就是不要等万事俱备,而是要小步快跑,快速迭代。职场里完成比完美重要一千倍、一万倍。有了东西,改进就容易和方便了。这也是对我的启发。论证千遍不如实干一遍。一旦去做了,可能就会发现原来考虑的问题可能都不是问题。实践远远胜过空想。不要等,不要靠。
还有一篇对我也很有启发——“做好一件事就很厉害了”。一个人的精力有限,这一辈子不可能完成太多的事情。如果目标太多的话,很可能一个都实现不了。相信我们也不甘心只是实现了目标而没有收获。
当然,这是宏观上的大目标,在实际的工作生活中,我们也会面对一个个的任务和职责。这时,我们就要进行合理的计划和规划,来执行这一个个小任务和职责。但是,这些任务和职责的完成,都是为了自己的大目标的实现而实施的。
谈到大目标,我们可能比较熟悉的还是经常提到的成为科学家。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这个理想可能并没有那么容易实现。需要一步步地前进。比如,选择一个合适的专业,进入一所专业的大学,寻求一份与目标相关的工作,并在工作的领域内辛勤耕耘,在积累后取得成果。这才是一个完整的探寻和探索的过程。人总要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条路。当我们真正选出一个目标,并为之努力时,就会有一种感觉:我本该属于这里。从而有一种成就感和发自内心的喜悦之情。
类似的底层逻辑在书中还提到了很多,需要通过阅读继续了解实践。这确实是一本实用的指导书。有助于我们在职场上乘风破浪。
PS: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即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