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在本系列的第一篇文章中,我分享了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三大底层方法论,这些底层方法论其实已经渗透到了英语学习的方方面面。
从今天开始,让我们一起探讨这些底层方法论是如何为英语学习的各大模块赋能的。在这一篇中,我们聊聊单词、语法和语音,这三大模块可以看作是任何语言的基础。
为每个单词“画像”
说到英语单词,很多人会有这样的体会,在学生时代为了应付考试,背了各种形形色色的单词,而在工作之后,发现很多单词早就已经遗忘,并还给老师了。
这种情况也很容易理解,一方面学生时代的很多单词都是突击记忆的,本身印象并不深刻,始终停留在浅显记忆的层面;另一方面适用于考试的单词并不一定适用于真实的阅读或者工作环境,有些单词如果一直再未遇到,那么自然会有遗忘的可能。
而我们应该如何避免单词不断从我们的记忆中流失呢?
这里就要用到我在上一篇文章中汇总的第一个底层方法,也就是在“意”的框架内记忆单词,单词的所有义项都会有对应的适用场景,只有在一个个特定的应用场景中,单词才有了最贴切的释义,换一句话来说,就是让单词真正活了起来。
因此,要想真正记住单词,切不可通过一一对应的义项背诵方法,而是需要定位到其特定场景。
场景记忆不仅仅是从记忆层面考虑,而是真正考虑到了中英两种语言的差异。其实在英语中,有很多单词是无法用一个同样独立的中文词语来对应的,比如survive这个词。在特定场景下,一个英语单词甚至要用更多的中文语言要素去表达。
反之也亦然,大家可以去翻一下中-英词典,很多中文词语的义项其实无法找到一一对应的英语单词,而是用一个词组,甚至一句话来表述。
在写上面这一段时,突然间我的思绪飞到了“人物画像”这个概念。
“人物画像”是一个来自于互联网行业的专业名词。在互联网行业中,最熟悉人物画像的莫过于产品经理和UI/UX设计师这样的产品设计者,先将产品的目标用户进行归类,筛选出几个大的类别,然后对其特点进行多维度的量化,找出不同类别的共通点和差异点。一般情况下,不同用户均存在的共通点将会考虑成为最后落地的功能点。
如果将“人物画像”这个概念应用到每一个英文单词,是否可以成为单词画像 呢?通过单词画像,可以从应用场景、应用偏好等进行多维度的透视,对单词进行全面的剖析,将其从“陌生人”变成我们的“知心朋友”。
更进一步,有了单词画像后,可以将其存储在英语学习知识库中,供翻译和写作时的参考学习。在后续文章中,我将对基于“单词画像”的知识库进行说明。
对于单词记忆,我分享一下我的方法:
以阅读为主线记忆,从应用的层面来记忆单词;
用英-英词典来获取英文释义,英-英词典中对单词的释义往往更为精准;
在阅读中对单词进行分级标记,比如首次见到的生词用五角星或者红色标记,记忆较为模糊的则用三角或黄色记忆,以此类推,日常将重点放在这两类单词的复习上;
在特定时刻,适当对单词进行系统的记忆。
这里对最后一点进行展开,与高中老师鼓励我们完全脱离词汇手册进行记忆相比,我仍然保留了一定的系统记忆,这样可以以最快速度扩充词汇量,同时也能够达到“互补”效应,比如在你系统记忆的词汇足够高频的情况下,你很有可能会在后面几天的阅读中再次遇到这个词,而反过来,几天前在文章中看到的词,又能在词汇中再次遇到。无论怎样的情况,都能让你达到多重记忆的效果。
我们偶尔也可以用一些有趣的记忆方法,比如,我过去曾遇到过vagabond这个单词,中文释义为“流浪的人”,如果要细细探究其背后的非典型词根或词缀,恐怕会将问题复杂化,偏离了语言的“应用型”主线。
而我看到这个单词时,当时就灵机一动,立刻想到了一种表述,即“流浪者范格邦德”,一幅人猿泰山在森林中拉着藤条,与同伴驰骋森林的生动画面浮现在我的眼前,通过这样的记忆方式,还会忘记这个单词吗?
与中文相比,英语单词在记忆上其实有非常大的优势的,因为英语中有词根和词缀,只要掌握了一个“基础单词”,那么就可以在同一时间掌握其相关的衍生词。
衍生词其实并不需要刻意记忆,因为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当第一次遇到陌生的单词时,都会在大脑中对其进行快速的拆分,找到各种潜在的词根和词缀后,快速将基础单词剥离出来,在结合上下文后,很容易找到其真正的含义。
如果需要做到知识库的“单词画像”中,那么可以用一个思维导图,将不同的衍生词汇总在脑图中,这样可以在需要时进行参阅。
像学习office软件一样学语法
对我们翻译工作者而言,无论是中文语法还是英语语法,都需要掌握到非常精通的层级,因为这是确保高质量翻译的基础。
当然,随着文档撰写和翻译理念的进步,对于语法的一些要求也在逐步降低。比如,目前在科技文档写作和翻译领域流行一种“最简英语”的理念(我觉得可以称为“最简表达”),即以最简洁的形式将信息表达出来,能不用复杂句的,就用简单句替代;能不用简单句的,就用含只有单词的表格或图形表述,相当于将设计元素融入到语言中。
我也和烟中雯城的主理人进一步确认过了,这个原则在其文档设计过程中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一方面降低句子的长度和复杂度,并有了更为丰富且富有层次感的其他元素,比如表格和图形元素,能够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而从成本的角度来看,也能有效降低翻译成本,因为在语言较为复杂的情况下,对于翻译工作者的语言转换能力要求更高,也需要更高层级的翻译工作者,而在“最简表达”的情况下,杀鸡何需牛刀?
话虽如此,我们还是需要深入掌握中英两种语言的语法,这是对于翻译工作者最为基本的要求。
对于我们广大的英语学习者而言,应该如何学习语法呢?我的答案是,像学习office软件一样学习英语语法。
相信大家在学习office软件时,都会有这样的学习路径,即一开始会经过一定的系统学习,或是学习微软官网上的免费课程,或是对照一本权威的纸质书进行实操,基本可以掌握office软件的基础功能,也能在日常工作中处理一些基础任务,常见的如用word写一篇短文,用Excel做一张简单的汇总表等。
而对于很多更为高级,但使用同样频繁的功能而言,则需要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去进一步学习了,一旦遇到需要使用新功能的场景,会自然而然通过搜索引擎或者询问同事等各种方式来自主学习,直到真正掌握为止。
比如,在Excel中有很多公式,像常用的SUM、COUNTIF、VLOOKUP等我们基本都能掌握,而遇到某些场景时,我们很有可能会使用陌生的公式或者公式组合,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主动去学习,了解这些陌生公式的用法,并进行多次尝试,直到最后能够成功应用。
这里再回到语法的学习上。语法学习其实也可以遵循这种“非刻意”的方式,在系统掌握了高中阶段的语法之后,其实已经可以覆盖大部分场景了,但有时我们也会遇到一些不熟悉的应用,这个时候我们切勿主观臆断,草草了事,而是需要通过调研真正掌握其中蕴含的语法点,并参考母语人士在报刊等高质量媒介上的应用。
我至今还记得读预备班时英语老师说的一句话,“一句话中只能有一个动词,如果有两个动词,就相当于有两个心脏,这样如果用在人的身上,人还能活吗?”
再举个例子,初中阶段的英语老师教了我们一个口诀,能让我们快速记住一些典型的使役动词。这个口诀是:
Make watch let see, hear have feel notice
该口诀的语音语调我这里很难用文字表现出来,不过读起来是朗朗上口的,我至今都没有忘记。
有时,语法也是可以通过诙谐幽默的方式掌握,而且印象还能更为深刻。
将地道的读音印刻在脑海中
语音语调是听力和口语的基础之一,只有保证每个单词读音准确,并最接近于母语人士的发音,这个时候才能真正识别对方说的每一句话,同时自己展现出来的也是地道的英语。
对语音语调的提升,最好的办法自然是沉浸在好的语言环境中,比如在国外留学,或者进入具有国际团队的优质欧美外企,但大部分人是没有这个环境的。当然,如果真的要往英语相关的职业方向发展,那么我觉得必须要先考虑进入一家外企,既创造了语言环境,又能倒逼自己成长。
这里我就谈一下没有语言环境的情况,现在的时代是一个沟通交流最为繁荣昌盛的时代,网络不仅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缩短了,还让很多好的资源飞入了寻常百姓家,所以即使没有直接的语音环境,我们也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去积累。
我是一位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很多人都说吴语区的人学习英语是有优势的,而从我的学习生涯来看,这句话确实非常有道理,因为英语中很多单词的发音就是接近于上海话的发音。上文中提到的使役动词口诀,其实就是用类似于上海话口诀的方式,读来朗朗上口。
作为上海人,在语音语调方面确实是有一定的优势,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因为无论你来自于哪里,有没有特定的口音,都不会限制你的语音成长之路。
下面我会分享一些方法,非常简单,但需要养成一些习惯。
在这之前,我们需要端正一下态度,即刚学到单词的地道读音时,需要通过反复的练习去记住,让这些地道的读音尽可能印刻在脑海中,特别是那些和我们惯常读音并不相同的。语音是真正需要以博闻强记开始的。
总体的积累原则其实和单词还是类同的,即仍然采用“互补”式记忆法,即一方面从每一篇正在阅读的文章或者听力文章中积累,不放过任何一个新词,另一方面对自己已经掌握的单词进行全面梳理,通过各种方式对以往的读音进行“验证”,并将准确地道的读音记录下来。
通过阅读和梳理中积累的单词,可以考虑从海外的在线英-英词典中获取地道读音,比较好的如the free dictionary。海外的在线词典都有发音功能,可以获取地道发音,这个比词汇表中的发音更为地道。
而通过听新闻或者其他地道素材获取的,则可以直接利用现有素材,进行仿照练习,同时通过英-英词典进一步比较。
通过这一方式,我们其实可以建立一张自己的专属词汇表,放在知识库中,并在日常扩充中不断累积壮大。在这张词汇表中,每一个单词都有英-英释义、应用场景、衍生词思维导图、地道读音的音频文件等,是名副其实的“单词画像”。
关于知识库的具体说明,请参见后续文章。
这里留一个作业,大家可以通过调研的方式,了解一下down这个词的地道读法,看看是不是我们的惯常读法,同时也看一下带有down的词组的读法,如sit down。
今天分享了单词、语法和语音层面的积累方法,在下一篇中,我将就阅读、听说和写译这三个应用模块进行详细分享,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