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阶段:从一开始的右手扶墙靠里面走,左手抓着我,一点一点挪
第二阶段:一只手牵着我,走在外面,慢慢走
第三阶段:自己敢放开我尝试着去走
第四阶段:自己敢放开我,尝试着左脚右脚分开尝试着去滑,而不是走,感受自己的重心与平衡
这中间我做了很多努力
包括昨晚视频就先说好今天有滑冰项目,包括看完电影去往滑冰场路上的提问动员,包括上场前先带他转一圈熟悉环境,包括排队买票时询问他如果磕倒了怎么办(我外甥是那种有点胆小又执拗还爱面子的小朋友),他思考了很久等了很久他回答不上来,我很逗比又夸张地说,爬起来咯!爬起来不就行了!包括后面问他那磕倒2次怎么办,我就很搞笑地说,还是爬起来就好啦!那磕到10次怎么办,他自己就说爬起来就好啦!(一是给他传递了一种思维模式,如果磕倒了,爬起来就行了,二是他现在对数字的递进正处于敏感兴趣期,他自己就会顺着你的思维模式说,今天很多事都表明了他对数数字单位的兴趣)
还包括一穿上鞋,先让他在外面平地上走了半圈,要表现的特别搞笑特别逗比,说咦?和平时的鞋子不一样哎~咦?你看,下面有一把像刀子一样的东西,还让他摸了摸,这个鞋子叫"滑冰鞋",也叫"冰刀鞋"~然后他自己又给它起了个名,叫"刀子鞋"还是什么的~然后自己在那哈哈大笑起来~
紧接着就轮到我们上场啦~一上场因为特别滑,他控制不住那个鞋子,他当时其实是特别恐惧和慌张的,他就说"小姨你领着我~"(我外甥是一个特别功利现实懂得趋利避害的聪明小孩,平时有他妈的时候基本不让我领,一般只有用着我的时候才来找我,这是谁引导的,请自我反思。现在你们忽略的问题,以后迟早要变成巴掌打在你们自己脸上。不要怪孩子白眼狼不孝顺太功利,孩子一开始都是白纸,全看父母和环境。)这个时候我就一直说没事儿,小姨在,你可以右手扶墙,左手牵着小姨,是不是和平时穿着我们的鞋子在冰面上不太一样?是不是很滑很滑?他说嗯。(他已经慌的只有一个字了,因为他的所有精力都在"我如何能站稳上"。)我说没事,慢点,先看自己能不能站住,此时,我教给他技巧,两腿都弯下来,弯下腰来,不要往后仰~然后他站住了,我就很大声的鼓励他~说他真棒~然后每次他往后仰,站不稳,我都提醒他让他去感受去验证是不是这样的。很快他就记住了要弯腰要腰腿。等他有点想继续"冒险"往前走的时候,我就说,没事小姨牵着你,走吧,你可以的~(刚开始一定要给孩子安全感和鼓励)
然后我们一点一点的往前走,大概走了10分钟,走了20米,(请为我的耐心鼓掌,我真的很想自己去滑的~)终于走到他妈妈那里了,我就说,看!你自己回头看!你从进门走到妈妈这里,走了这么远了!WS,你好棒!他回头看了看,笑得很开心~
人本性里,进化过程中都是追求上进的~尤其在孩子4--6岁任务完成期,完成一个小任务小目标,他自己就可高兴了~
(鼓励的时候笑容要真诚,要表现出惊奇和不可思议的感觉,孩子可以感受得到。一定要让孩子自己回头看,自己验证他的进步和努力结果)
然后妈妈姥姥一顿鼓励~
这20米的10分钟后,我问他要不要休息(实际上是在试探他是不是被吓怕了或者第一次太累了或者别的情绪),可能是因为所有人对他的鼓励,他说不用~我们就继续往前走~中间有个滑的不错的小女孩,大概七八岁,和我们搭讪,问我们在干什么~因为我们像乌龟一样~(小女孩此时可能有炫耀心理或者"好为人师"心理)我抬头和蔼地看了她一下,并叫我外甥,说,快,快看小姐姐滑冰,滑的好好~
我好像还没来得及说别的什么她就滑跑了,过了10来秒,她一圈回来说,我来教你们吧,我说好~
(这个地方又可以扯两篇文章,如何利用小女孩的这种心理让两个孩子受益,以及如何保护自己孩子受到外来强者的打击~)
并拽着WS看,她说,右腿往前滑的时候,右腿用劲,左腿往前滑,左腿用劲~我其实当时还正在头痛,我怎么跟我外甥解释这个事来,因为一般我的话是"右腿往前走的时候,重心在右腿上,左腿往前滑的时候,重心在左腿上"~但对于我外甥,左右腿还得给他拍一拍,指清楚的4岁小孩子,怎么可能懂"重心"这个词或许小女孩说的"哪个腿用劲"更好理解吧,果然还是小孩子说话小孩子懂啊~至少降了一个词汇沟通难度~
不过今天我推他到了第四阶段"不用我领着,自己滑~滑"的时候,因为我后来强调了太多遍这个哪个腿使劲儿,他都有点烦了,因为他自己在那儿琢磨学着溜冰~而我一直在灌输技巧~其实小孩子一开始学东西就是很快,到第四阶段我就应该一直坚持"让他自己去感受自己的平衡能力"~不应该打破他试着自己去琢磨尝试,去感受的这个过程,最后还是有点急了~
其实今天"激起兴趣,第一次不惧怕"的目标已经完成的很好了~本来就不打算让他学会的~他最后能慢慢的敢去滑,不是第三阶段(两只手都不用领,但是在走,不是在滑,还是不敢滑)已经很出乎人的意料了~毕竟他的性格里对于很多新鲜事物还是"胆小又怕受挫"的~
第一二次摔倒,是一定要去扶的,并且要稍加关切地询问,给他足够的关爱与安全感,但是切勿大惊小怪。毕竟一开始带他熟悉环境的时候就灌输了理念"摔倒爬起来就行了"~而且他旁边不停有人摔倒又爬起来~不过当他第一次摔倒的时候,我还是告诉他小姨在这也摔倒过很多次~爬起来就行了~
第三四次摔倒的时候,我行动故意放缓,果然人家自己就爬起来了~(我外甥骨子还是有想挑战想赢的特征的,也可能是因为爱面子吧,我怀疑我外甥是黄色性格,苦于接触时间少,暂时无法判断。)
(第三四次我姐没看见)第五次摔倒,在我姐附近,我姐和我妈当时那急切的表情啊,我没管他们,我只是朝他们摆了摆手,意思是让他们耐心等待,我滑过去站在他身后(怕别人在他爬起来的过程中撞到他),果然他挣扎了五秒钟,人家自己爬了起来~此时我妈和我姐在围栏外很是惊叹他竟然可以自己爬起来~哎……我真的不想说啥了,我三四次的时候测试过了啊~然后我俩若无其事的继续滑冰去了~之后他又摔倒了四五次,都是他自己爬起来的,只有一两次实在爬起来有困难,我搭了把手~毕竟人家第一次上冰场嘛~
今天到一半的时候,他学到了第三个阶段,我还把他放在那里,自己去滑了两圈,其实是为了向他展示他接下来就是要两腿分开滑而不是走了,当然也为了勾起他的兴趣(我外甥还是个急性子),也为了让他休息下,也为了让他观察下别人,主要还是看看他现在的"疲劳,受挫度"和"兴趣和挑战度"哪个高。果然我转了一圈,他还想继续滑~中间休息了两次,但每次休息完之后就说"又恢复能量了"~
估计是看《海底小纵队》看的~然后每次休息完我也学他的动画片语言,问他是不是"恢复能量,可以准备上场战斗了"~他每次都说可以!我就知道今天的启蒙课成功了~"不厌恶,敢挑战"对于我外甥本身的性格特点来说,今天就已经很成功~
他体验到了"挑战与冒险"的乐趣。IB的培养者目标是我认为的很完美的"全人教育",见文末。
今天的故事先到这~手机打字有点小累~
在此我想说的是:
孩子的第一次永远只有一次
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
我一直都主张高质量的亲子陪伴
不是你只要坐在他身边他看电视你玩手机这也叫陪伴的
也不是简单的问两句今天幼儿园做了什么,关注下冷不冷热不热饿不饿就结束了的~
我看到圈里很多父母和孩子一起做手工,读绘本~这都是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棉花糖谁都会买,小糖人现在大家都买的起。如果找不到更好的方法就去学习,而不是一味的不思考,因为愧疚和省事只是简单的从物质上满足儿女。根本原因还是懒啊,负不负责任的问题。
我也相信有很多棒棒的家长是特别擅长陪伴与沟通的,但擅长提问的家长却少之又少~
提问时一定要注意的4点是:
1.提的问题要是孩子差不多能够得着的,不能太容易也不能太难,难易度要把握好~
2.要用孩子能听得懂的语言去提问,动作表情尽量夸张,语调尽量抑扬顿挫,起伏比较大,,有时候甚至要自带音效,孩子才会觉得有趣,才会关注你~
3.孩子在思考的时候,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首先自己就不能焦虑,要做到心平气和,孩子教育本来就不是一蹴而就,是个长期过程,需要慢慢来的~
4.把握好切入引导的时机,如果孩子情绪不对或者回答方向太太偏了(注意大人有时候觉得太"偏"了而去纠正,可能会扼杀孩子的创造力,这是另外一个话题,先不说),要及时插入,引导方向,主导对话~
总之,一句话,多学习,切勿懒惰。你本来就和孩子差了二三十年,你们所处的环境又大相径庭,孩子成长速度又惊人。每个孩子的成长时间都是一样的,为什么有的孩子就可以在平和的心态下飞速的进步,健康快乐的成长?成长速度却大相径庭?在于孩子的每一分钟都是怎样被填充的。
说到底,最后拼的还是爸妈的才智与格局。因为你们才是孩子的监护人。
(有时候当下是看不出来的,你觉得幼儿园的孩子们都差不多啊,一旦孩子上一年级,能力标准跨度大,或者家长突然有钱,移民别的一线城市或国家了,升阶层了,就出来差距了。孩子就累了。你之所以看不出来,是因为你见的孩子少了,了解的少了,预测问题能力太差了,或者自己有这么个独苗,觉得他厉害极了,或者你不专业,不要以你不是干老师的或者说自己不感兴趣,所以不会教,我看过很多家长比公立学校里的老师还专业还懂教育,特别是精英阶层或者有钱人家的家长。自己不勤奋,理念跟不上,不学习,到时候自己孩子出各种问题,你就等着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