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纷繁复杂处,有人争名夺利,熙熙攘攘,人生数载,不知快乐为何物
而有的人生活之余,看书,吃茶,遛鸟,旅行,看似意态舒缓,却活得潇洒自在。
其实,后者往往懂得生命中的无用之美。
庄子在《人世间》道出这种人生智慧: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山中林木因为非良木,因其无用而得以存世,成为参天大树。
这就是庄子所说的“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
庄子哲学的智慧就在于他的无为,世人眼中的无用,恰恰便是庄子选择的有用。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很多时候,我们总为所做的事情找寻意义,而殊不知带着强烈的目的去读书、学习、爱人,纠缠在得失之间,不过是一己执念,须臾间,不过是日暮晨昏,沧海桑田。
就拿读书来说,很多人本着有用的态度,盲目地读那些成功学的书,学到的是别人的成功之道,学不会的是在追求自我的过程中,对待一事一物的态度。
莫言从小就喜欢看“闲书”,为读那些没用的“闲书”,躲进草垛后读,被虫蚁咬,读到落日西沉仍不知。读到感伤悲叹处忍不住潸然泪下,读到妙趣横生处止不住捧腹大笑,一切不过是真情流露,而无关有用与否。
这种读书的态度,更是真情所至,看似无用,却收获了关于真善美的感悟,找到精神发泄舒缓的出口。在某种程度上,读书的妙处,早已融进精神的血液,提升了你的修为和气质。
用无用的态度去做事,总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惊喜和精神的愉悦。
如果不懂无用之美,没有一颗感知万物的心,
也就感受不到“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细腻哀伤;
不会懂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唯美意境;
也品不出“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磅礴和开阔。
一切伟大的作品都不是刻意而为之的美。
周作人说:“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和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
人生不是拿来用的,真正能在心中长久留存的,是那些无用之是事,在无用之美中,感受生命的诗意和乐趣。
在中国诗词大会上才华绽放的雷海为,日复一日挤时间背诵诗词的初衷,一定不是为了赚钱养家,无用之美早已在他内心深处开出了花。
人到中年的陈道明,深居简出,多次谢绝导演的邀约,远离浮华,只为给自己留出时间,弹弹琴,读读书,为妻女缝制皮包……“不为无用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他了然无用之美,通透而简明。
川端康成曾在夜半醒来,发现花未眠,独自在夜空中盛放,才惊觉花之美态。
闲看花开,坐看云落,品一盏茶,吟一首诗,无用,却美得心醉。
做无用的事,让内心柔软而丰盛。
不要为了慌忙赶路,而错过玫瑰的开放;
不要为了做不完的工作,而忘记去看一看窗外的月光清白;
不要为了日常琐事,而感受不到听一首歌等落日的美好。
读无用之书,吟无用之诗,赏无用之花,钟无用之情,才能快意人生,鲜衣怒马走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