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人长大了就会生宝宝?"
"是的。"
"你生了宝宝吗?"
“我生了呀,就是你爸爸。”
“爸爸生了宝宝吗?”
“生的你呀?”
“外婆生了宝宝吗?”
“外婆生的妈妈呀?”
“妈妈生的宝宝呢?”
“妈妈生的你呀?”
“爸爸生的宝宝呢?”
“爸爸生的你呀?”
“不对,我是妈妈生的宝宝,爸爸只是帮助妈妈生宝宝。我生的宝宝呢?”
“你现在还是宝宝。等你长大了,就会生自己的宝宝。”
小男孩听完,拉着奶奶的手,欢喜地走了。
孩子的世界,有自己的语言,自己的逻辑。尊重,了解,发现。站在孩子的立场去看孩子,多支持,不评判。孩子便会勇敢地自由地去探索未知世界。
这段对话之所以引发我的注意,是听文芳《教育地勇气》共读课程37:0-6岁孩子对哪些词语更敏感。
文芳谈到:
第一,这些词语大都跟动作有关,有的本身就是动词,有的能让人联想到一些夸张的动作,有的是某个动作发生时的拟声词;
第二,这些词语读起来大都有一种爆破感,词语的发音本身能够引发人的联想;
第三,从广义的角度来说,这些词语在引发孩子的反应上是无差别的,是具有一定普遍性的,换句话说,在孩子已经发展出一定的注意力的情况下,同一类词语(或发音)能够引发0-6岁任一阶段孩子的强烈反应。
并用“撞飞了”“疯掉了”“傻掉妞”三个故事佐证。
文末请听课的人一起来分享:你在孩子身上看到过那些“语言敏感”地表现?
我不仅听到上面那段有趣的对话。还发现了三个有意思的现象。
第一个现象:上课中,如果遇到那种节奏感强,朗朗上口的文字,特别是请孩子们拍手读时,孩子们的声音特别响亮,越读越兴奋。
第二个现象:每天课间操,会有一段《燃烧我的卡路里》舞蹈。每每到了唱“燃烧我的卡路里”那一句时,全都扯着喉咙大喊,恨不得让全天下都听到他们的喊声。然后是满足的微笑。
第三个现象:我给孩子们讲故事时,如果有拟声词,我会很夸张地模拟出来。学生们便会眼睛发亮,甚至大笑,快乐无比。
这些小故事是不是也能印证文芳关于孩子语言敏感的观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