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山中来, 带着兰花草。
种在小园中 ,希望花开早。
一日看三回 ,看得花时过。
兰花却依然 ,苞也无一个。”
……
这首曾唱遍校园内外、风靡两岸的民谣歌曲《兰花草》每每哼起来还是那么惬意、轻松,仿佛又回到徜徉阡陌小路、闻着花草、泥土清香的旧时光。这首歌词就是胡适的当年一首小诗《希望》。它清新、质朴、深情,对生命的期待与珍惜跃然纸上,而且琅琅上口。但每哼起这支歌,在那优美的旋律中,我眼前浮现的不是兰花草,而是胡适匆促而执着的身影,还有时而莫名的叹息。当年胡适学成归来,也带着一株“兰花草”——自由主义,他千里迢迢不辞辛苦把它带回来,种到中国的土地上,小心地呵护,殷切地期待它开出花来——何止是“一日望三回”啊。正因为胡适有这种迫切的心情,当他看见这株迟迟不开的兰花,才一下子触景生情,萌发诗兴。给它取命为《希望》,也许是希望自由主义思想早日开遍中国吧。如今斯人已去,歌声在耳,想想胡适这株风雨飘摇近百年的“兰花草”,竟抹不去丝丝的惆怅。
生平:(1891~1962)原名嗣,学名洪,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安徽绩溪上庄村人,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曾担任国立北京大学校长。胡适兴趣广泛,著述丰富,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193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师承: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杜威教授。
高徒:牟宗三、罗尔纲、顾颉刚、俞平伯、傅斯年等。
核心理念:容忍就是自由的根源。
教育实绩:胡适是"传统中国"向"现代中国"发展过程中,继往开来的 一位启蒙大师。
身行万里半天下,眼高四海空无人。
作为20世纪“五四”文学革命的启蒙大师,新文化运动的领袖,同时又是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学术史上开风气人物,生前身后都是毁誉参半,其思想影响至远。自诩“身行万里半天下 、眼高四海空无人”。“少年得志”、“睥睨群贤,目空当世”;“为着全誉却谤,一辈子抱着自己的‘思想’,不肯分毫让人(唐德刚语)。
提起胡适,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乃至以后,我们总有许多需要讨论的话题,他的学术思想和社会活动,纷繁复杂而饱受争议。作为中国二十世纪最有影响的文化人物之一,人们曾经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他,以不同的标准去评论他。“他的一生,简直就是玻璃缸里的一条金鱼……都被千万只眼睛注视着。”喋喋毁誉,伴随着他的生前和身后。
绩溪上庄村的胡适故居,悬挂着钱君匋书写的一幅对联:“身行万里半天下,眼高四海空无人”。此联是胡适当年为钱君匋而撰,现在由钱君匋书写回馈给胡适故居,倒显得更合适,这样的评语似乎只有胡适可以当得起。胡适是涵泳古今、融汇中西的文化人物,一个“通才”式的渊博学者。他自己曾经说,哲学是他的“职业”,历史是他的“训练”,文学是他的“娱乐”,社会科学三大学科皆有涉猎,可见其治学之广泛。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例证:五十年代内地开展“胡适思想批判”运动,中科院决定了包括胡适政治思想、哲学思想、文学思想、历史观点、哲学史观点、文学史观点等九个方面批判内容,于此可见肃清胡适在诸多领域的影响将是一个怎样巨大的工程。
昨日种种,皆成今我,切莫思量,更莫哀, 从今往后,怎么收获,怎么栽。
作为北京大学校长的胡适:他在《容忍与自由》一文中说道:“容忍就是自由的根源!“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不容忍的态度是基于‘我的信念不会错’的心理习惯,所以容忍‘异己’是最难得,最不轻易养成的雅量。”因此,他在新文化的种种纷争中,始终保有一份理性、温和与包容的态度。1926年,他在致鲁迅、周作人、陈源的信中说:“我是一个爱自由的人——虽然别人也许嘲笑自由主义是十九世纪的遗迹——我最怕的是一个猜疑、冷酷、不容忍的社会。我深深地感觉到你们的笔战里,双方都含有一点不容忍的态度,所以不知不觉地影响了不少的少年朋友,暗示他们朝着冷酷、不容忍的方向走,这是最可惋惜的。” 他还提出,“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待人要在有疑处不疑。”胡适去世后,蒋介石的挽联上写道:“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他告诫学生:“现在有人对你们说‘牺牲你们个人的自由,去求国家的自由’。我对你们说:争取你们个人的自由,便是为国家争自由。争你们自己的人格,便是为国家争人格。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来的。”“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有七分证据,不能说八分话。”“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山风吹乱了窗纸上的松痕,吹不散我心头的人影。”,“要怎么收获,先那么栽。”胡适对白话文和白话诗的坚持,无论遭多少人骂,他照样去做。他用理性的、温和的方式开出一条天地相通的大道。
你不能做我的诗,正如我不能做你的梦。
正如胡适自己所言,他是一个"左右为难"的人。唐德刚对胡适也有一个经典的评价:"胡适是'传统中国'向'现代中国'发展过程中,继往开来的一位启蒙大师……正因为他既'开来'又'继往',在思想流于偏激的国人看来,他的一言一行就不够刺激,有人甚至把他看成连折中派也不如的'反动学者'。而在思想过于保守的人士的眼里,胡适却又变成了背圣绝贤、为异端铺路的罪魁祸首。《胡适口述自传》记述,胡适的观点是,"新文化运动才是那害了两千年瘫痪病的中国固有文明的对症良药,是当前救国救民的惟一道路"。胡适的理想是在一个非政治化的环境下投身文化与科学教育,再造文明,完成中国的文艺复兴。经历了100年往回看,胡博士不是没有他的道理。忽略真正的文化和教育,仅图一时一势的革命,是不能真正改良社会的。他对白话文和白话诗的坚持,无论遭多少人骂,他照样去做。他用理性的、温和的方式开出一条天地相通的大道。发表在《新青年》上的《文学改良刍议》让胡适与陈独秀一起成了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这对朋友在个性上完全相反,后来当了政党领袖、主张暴力革命的陈独秀,与温和改良的胡适之先生最终在思想上也分道扬镳。
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认真的做事,严肃的做人。
“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这句话我们好多人都听过,而且自己也偶尔这么给学生说的,这句话也是央视较火的一档节目《这是真的吗?》主持人的一句口头禅。胡适本人的治学不可谓不严谨。他的实验主义哲学是同中国传统的考据学相结合的实践中提出来的。"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这也让他自己做学问吃尽苦头。1943年开始,"美国学会联合会"资助胡适撰述"中国思想史",胡适连续接受了两年之后,终于在年度报告中,不得不检讨"只要我继续使用中文的资料,我必须招认我有一个无法克服的强烈的智性上的嗜欲:为了稽核一个事实或者厘清一个疑虑,我可以用上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的时间去作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工作。于是,这就妨碍了我写中国思想通史的正务"。
胡适用"勤、谨、和、缓"四个字来讲论治学 的态度与方法,写佛教史的一个神会和尚耗尽了他晚年的所有心力。所以,当过上海市长的吴国桢说胡适在美国活不了,他一度靠演讲为生,但是一篇讲稿要磨蹭好几个礼拜,投入产出比实在太低。有研究者这样评价胡适:"他什么都没完成,却开创了一切。"这句话用在胡适的学术研究上也合适。他提出"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待人要在有疑处不疑";他定义新文化运动的使命是:"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也难怪江勇振说他是一个狐狸才刺猬心的人,他有狐狸之才,什么都能碰,但是同时,他又很希望,把所有的东西弄得严严整整、规规矩矩,他很希望所有的考证工夫都做到最严密为止,而且他是有考据癖。因此这就是为什么胡适总给人感觉他做学问做一半,或者学问做不好的原因,但与此同时,他又能够开一代风气,影响了那么多门的学问、学术的发展,成为中国在很多不同学术领域上面其中一个重要的奠基人,若吸引你,你可来,可继续往前走,走多远、多宽是个人的事情了。
也想不相思,可免相思苦。几度细思量,情愿相思苦。
集学问、才情、轩昂、俊貌于一身的胡适,要说身边没几个女子打转可真是辜负了读者呢。青年时期的胡适曾用"智识上之伴侣,不可得之于家庭,犹可得之于友朋"这句话来安慰人,也用于自我安慰。在胡适的婚姻之外,也有过一些美丽的小插曲。但是,所有与女朋友相关的内容在胡适本人的日记里都十分隐晦。而他的自述和晚年谈话录则压根儿不谈情感。近代史大家、胡适先生的忘年交唐德刚因此说:"适之先生是位发乎情、止乎礼的胆小君子。搞政治,他不敢造反;谈恋爱,他也搞不出什么大胆作风。"此处的"大胆作风"该是指离婚或星星点点的绯闻吧。《舍我其谁:胡适》的作者、江勇振分析胡适每次都从罗曼史中全身而退的原因: '那是因为你、你的社会地位以及你的家庭都被那些爱你的人好好地呵护着。'
1914年就读于康内尔大学的胡适应邀参加一个婚礼派对时,邂逅了教授的小女儿韦莲司。他们一见如故。在胡适的心目中,韦莲司是个新女性的理想典范。认为她“人品高,学识富,极能思想,高洁几近狂狷,读书之多,见地之高,诚非寻常女子所可望其肩背”。“余所见女子多矣,其真能具思想、识力、魄力、热诚于一身者,惟一人耳。”胡适在他的日记如此说道。在他们后来的“独处”时,“几近狂狷”的韦莲司,的确对胡适有过情不可遏,怎奈胡适告诉他订婚的消息。他们之所以未能如愿,其因由一是母亲的叮嘱限制了他的勇气;二是韦莲司的母亲反对异国通婚。
此后,身处异地的胡适与韦莲司,就借助于通信来互传情谊。1917年行将分别时,他才鼓起勇气,给韦莲司写信,述说了他曾“企盼他们能举行婚礼”的愿望和不得不遵从母命的难处。胡适结婚后,他与韦莲司有几年没有联系。直到1923年韦莲司失恋以后,心情沮丧,才想起给她留有美好印象的异国蓝颜知己胡适,于是就给胡适写了封信,述说了他们别后的情况。胡适当即给她写了回信,表示希望旧情复燃,有机会重温“年轻的日子”。他们像柏拉图的精神恋爱那样,将鱼雁的往还作为延续感情联系的纽带。直到1962年胡适逝世后,韦莲司也没有嫁人,一直独守着她与胡适的那段感情。胡适与表妹曹诚英牵心动魄的爱也是在他的无奈与低沉中随时间消失了。
学问上如此激进、而情感又想爱不敢言的学者范儿该让才情女子如何是好呢?读完江先生的关于胡适的传记,更让我满脑子的问号。
生命本没有意义,你要能给它什么意义,他就有什么意义。与其终日冥想人生有何意义,不如试用此生做点有意义的事。
胡博士的的这句话看似简单、质朴,却又深远有哲味。世界也本不具有客观的意义,而不过是你依据某种可能的方式所得的一系列感受,而感受世界的途径不一而足。不管是当时或现在,人们对胡适徘徊于政治、学问间的不理解、非议一直不断。
1910年,十九岁的胡适怀抱着“愿得西乞医国术”的理想,考取庚子赔款官费生赴美留学。在康奈尔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后,慕“实验主义”哲学家杜威之名,又入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他后来提出文学革命,倡导白话诗文,考证古史和小说,研究中国思想史、哲学史和文学史,以及在政治生活和日常生活诸方面,都受到“实验主义”影响。撰写《文学改良刍议》一文,由此而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文学革命。随即,胡适接受蔡元培邀请,回国到北京大学任教授。三十年间他曾经三次出入北大,从教授到文学院长到校长,与北大荣辱与共。胡适是在“新文化运动”中崭露并且成长起来的,他与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胡适常自谓投入“文学革命”是“逼上梁山” 他们虽接受新思想,主张反叛传统文化,但骨子里的文人气依然挥之不去,他们的文人性情使其对传统文化中许多东西依然是割舍不了,充满着缅怀,胡适也没逃出这种宿命。最后蒋介石给胡适一个盖棺定论:“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也是符合他个性使然的。学问必是开一代先河,而政治在乎于民之福患,以爱为灵魂的政治才是奉天承运。在历史的惊涛骇浪中,知识人终究只是驾了一叶扁舟。
看过电视剧《士兵突击》的必知道许三多,他常说的一句话“人要做有意义的事。”人们问他什么是有意义?他说“有意义就是好好活。”人们又问他,怎样就算是好好活?他说“好好活就是要做有意义的事。"看似好笑的一问一答,却也实在的给到你心底。每个人不可能把世间一切安排的尽善尽美,抱紧自己心中的“好好活,”那本身就是有意义。
相形之下,今天,包括我们在内的诸多读书人,在现实政治和物质利益的双重影响下,即无力续接古老的传统,也无法深入文化的核心。
我们每个人都在一缕独立、自洽且不断更新着的时代洪流中穿行,无论谁,穷其一生也只能居其几点、行其几线罢了。无论我们有着怎样的记忆和向往,都有着不断消失又不断生长着的心情,而每种心情又都有着无穷的牵系。若限制是因为有规则,若自由是因我独立。纵使千轮万回,尊崇内心做自己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