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这个在现在看来挺重要的一个节日,在我记忆里是从我到绍兴工作后才有关于它的记忆,因为每年元宵,公司会举行第一次聚餐。老板总会在餐桌上给我们画画这一年的蓝图,推杯换盏间就激起了员工们高昂的工作热情,发誓要为公司的发展殚精竭虑,誓与公司共荣辱……吃完饭,大伙儿还要一起回到公司去放烟花。公司每年买好多的烟花,一半开工那天放,剩下的全部元宵节晚上放。如今,我已离开原来的公司十多年了,偶尔想起还总是觉得很温暖。
而要说我印象最深的元宵节,那应该是义乌的那个元宵节,那也是我唯一一个在义乌过的元宵节。
那时我在义乌佛堂镇一个工业区上班,那里远离城市,甚至到镇上都有很远的路程。最奢侈的活动也就到旁边的村里逛逛。元宵那天正常上班,中午厂里烧了大餐,算是给大伙儿过节了。吃完中饭,本地的员工纷纷回家了,还叮嘱我们晚上一定要去旁边村子看龙灯,会很热闹。
夜幕降临,附近居民的烟花就开始此起彼伏。我跟同事慢慢来到村子里,只见村口小广场上已经聚集了很多人,大都是像我们一样在附近工厂上班的外地人。一些在这边呆的年数多的人给大家做解说。村里人这时候不会出来,都在家里给自家的一节龙灯做最后的装饰或者家里搞什么仪式。这边一共有5个村子一起接龙,每户人家一节龙灯,等龙灯舞到一家门口,这家人就开始放烟花迎接长龙,烟花放完后,家中派一个代表扛起自家的龙灯接到龙尾,然后去往下家,这家人也就可以出来看热闹了。
我们所在的村子在5个村子中最大,最靠里,所以排在最后。大约7点半,终于看到远处一条威武霸气的彩龙在喜乐声中向这边行来,龙头做的是惟妙惟肖,前面三节应该是他们几个村子集体定制的,从第四节开始看着是每家自己做的了,应该是村里有大致的规定,所以虽然有差异,但并不妨碍他们一节一节接得很流畅。
迎龙灯,鞭炮起,第一家把鞭炮从村口铺到家门口,噼里啪啦的喧嚣声中,龙头已进家门,有随行老者嘴里念念有词,尽是说些吉祥话。说完后出来,绕着房子一圈,这家的代表抗起龙灯接到最后一节上,然后到下一家,于是下一家的鞭炮又响起来……一家接着一家,整个晚上都是越来越热闹的感觉。龙灯越来越长,到后面看着都要有2-300米长了,一般都是一家绕一圈完全够,于是中间到空旷处队伍就会多些迂回,或者摆出一些造型,以更具观赏性。
到后来,我们发现放鞭炮也是有讲究的,每户人家都是鞭炮打头,然后才上各式烟花,烟花不灭,龙头不走。这完全是可以媲美任何一个烟花节的,每家每户是可着劲准备了最具特色的烟花,这也可以说是村子里面,各家各户财力的比拼。有些低保户,就一串鞭炮完事了,而有些土豪人家,整整半个小时都是各种烟花成排的轮番上场,当然更多家庭的是图个热闹吉祥,准备个两串鞭炮,6-8个烟花,当然款式上,尽量不与别家相同。所以,相邻的人家还真没几个是一样的,所以看着五花八门,各有风格,姹紫嫣红,煞是好看。即使我们一直跟着到最后,也没觉得无趣。
绕完整个村子,长龙在村尾舞上一会儿,就要去往后面山上的庙里。这时候,除了龙头3节,每家的代表可以自己选择去或不去,不去的,舞龙大会就算结束了,要去的就继续。我看到大部分人选择了不去,毕竟前面有些人到这个时候已经抗了6-7个小时,就算中间换人,也是挺累的。
这样的活动,很有仪式感,看得人很过瘾,相信也有我所不知道的更深层次的意义。离开义乌又有好多年,可后来每到元宵时,就难免想起那晚上舞龙灯。
我们这边对元宵没有特别的仪式,最多就是吃碗汤圆,寓意大家都团团圆圆,幸福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