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的英文名Men's Search for Meaning,中英文名字都听起来很鸡汤,但它确是一本纪实小说,或者说是作者的个人笔记。书很薄,读得快的,只需要几个小时。
《孟子.告子下》有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服,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段话用在这本书的作者弗兰克尔身上,再合适不过。
纳粹时期,作为犹太人,弗兰克尔的全家都被关进了奥斯维辛集中营,父母、妻子、哥哥,全死于毒气室,只有他和妹妹幸存。作为心理医生的弗兰克尔,在集中营受尽了炼狱般的痛苦与折磨。牛人之所以牛,是因为无论在何种情况,都会找到活着的意义。
弗兰克尔在书的序中说到:“我的初衷很简单,只是想通过具体的事例想读者传递一种观点--生命在任何条件下都有意义,即便是在最为恶劣的情形下。如果这种观点在某些极端的环境中得到验证,我的作品或许会引起人们的关注。因此,我认为我有责任将自己的经历些下来,或许多那些绝望中的人们会有所帮助。”
这本书花了一大半的文字描述作者在集中营的经历,特别是心理上的变化。弗兰克尔根据自己的专业,在书的开始给囚徒进入集中营后心理变化划分了阶段:收容阶段、适应阶段、释放与解放阶段。
当拥挤的火车,伴随着怪诞的嘶鸣,长长的铁丝网、岗楼、探照灯逐渐映入眼帘,集中营的庞大轮廓渐渐清晰。刚到奥斯维辛集中营,大多人显露的症状都是惊恐,这也是囚徒进入集中营后心里反应的第一个阶段。
而从进入集中营的那一刻起,所有人就不得不逐渐适应这种极度恐慌的状态。囚徒们的胖乎乎、红润润的面庞,成为了对这些后来的囚徒们的最大鼓励。在逐渐适应了这种极度恐慌之后,一般在几天内,囚徒的心里反应开始进入第二个阶段,即一个表现相当冷漠的阶段。
感情已经麻木,无论是目睹别人被罚示众,还是目睹皮鞭的威慑,囚徒都只会呆呆地站着不动,眼睛也不在躲闪。顶多盼着自己能借着受伤、浮肿或发烧在医务室看病之机,在集中营干两天轻松的活。但在集中营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至少看起来能够干活,是得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否则死神就会很快降临。
希望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当开始对未来抱有希望,囚徒的心理开始进入了第三个阶段,一切都是为了能活着出去。对集中营里的囚徒而言,由于身体和思想受到压迫而处于原始状态,如何将外部恶劣的生活环境转化为内心丰富自由的精神生活,成为了必备的生存技能。似乎这也才能解释:集中营中身体羸弱的一些人比看似强装的人生命力更强。
即便在集中营,弗兰克尔也会常常列出自己的快乐清单。下工后,食堂厨子多舀的几颗土豆,会让他乐上好几天;偶尔生病,躺上一整天,打打盹,一群人挤在一起取暖,多么满足,多么高兴;思念妻子,回忆往事,恋恋不舍的回忆,也会让弗兰克尔感觉无比幸福。
积极地面对生活,似乎能增加存活的几率。即便在集中营,人还是有可能选择自己的行为。克服冷漠,克制暴躁。能有计划地分配自己面包的人,愿意把自己最后一块面包给了别人的人,最后证明活着出去的可能性更大。在集中营,最怕的是对自己的未来丧失信心,丧失对自己精神的把握,自甘堕落,成为行尸走肉。
书中记载,集中营在1944年圣诞节至1945年圣诞节间的死亡率是最高的。不是因为劳动强度的增大,也不是因为食物短拳或天气寒冷,甚至也不是因为出现了新的流行病,而是因为多数囚徒都天真的以为能在圣诞节前回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可能性越来越小,失去了勇气,变得消极沮丧。从而严重减弱了他们身体的抵抗力,导致许多人死亡。
而到心理的最后一个阶段,解放,得到解放的犯人的心理却又不是那么轻松。不可能,不真实,被梦欺骗了太多回,让他们“人格解体”。许多天后,直到某一天,内心的某些东西开始松动,感情开始突破一直束缚它的枷锁。在这里,但凡活着的人,对最为微不足道的仁慈都会心存感激。
生活并非弗洛伊德所宣扬的那样,只是简单地祈求快乐;也并非阿德勒所教导的那样,只是为了争权夺利。人们或者是为了寻找生命的意义,这也是人们一生中被赋予的最艰巨的使命。
书中第二部分,弗兰克尔简要介绍了其自创的意义疗法。其中所诠释的爱的意义、苦难的意义、追求的意义等等概念,虽然有一些研究数据,但鸡汤味还是偏重。
弗兰克尔以其亲身经历,为了普渡众生,自创意义疗法。以无心插柳的心态,写下《活出生命的意义》一书。由于是一本类似日记的书,逻辑性就差了点,但总的来说还是值得一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