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朋友穿了一件新衣服,我们觉得好看时,会开心地对她说:你穿这个真好看!还能说出好看在哪儿。当然如果你觉得并不合适她,也许你就会啥也不说了,但你心里依然认为自己知道它不合适在哪里。
那么,你又知道,你逛的公园是如何设计出来的吗?又如何评价它们设计得好不好呢?你逛公园的时候你又在逛什么呢?本文带你认识一些观察公园设计的小门道。
《大众行为与公园设计》的作者是[美]拉特利奇A. Rutledge,这是一本较早探讨把人的行为研究纳入公园设计的著作,这个观点在当今是一个常识性的存在,但在当时,是一个突破性的认知,因此,本书在设计史上拥有较高的位置。这本书现在已经停版,但评价依然很高,市场上只能买到昂贵的原版旧书或者扫描复印本。本文就是按复印本整理而已。这本书以公园设计为主题进行讨论,可以让你知道,公园设计里面的那些门门道道。
这本书主要探讨了设计中的几个问题:一个人性,三个难题,一个方案。
一个人性:“人看人”是天性
在长期的演化进程中,人们进化成了一种“人看人”的天性。环境设计需要基于这个天性,进行与人们行为相匹配的规划,促进人们的交往,反之则会抑制人们的行为。因此,设计的一个首要原则就是:场地开发,应同时满足人们的审美及使用需求。
如:把公园当成一个剧院,每个一活动场所都是一个潜在的舞台。
如何利用人的观看行为来进行设计呢?
首先,设计者应该成为人们观看行为的预见者。并在设计及工程结束之后,回到场地,实地观察使用结果,以验证预见的偏差,并且进行调整。他们需要预料人群的集结点,如交叉口、售卖亭; 尽可能做到努力地判断,如公园的入口坐凳应远离入口处的通道; 不要忘记一些少数人的愿意,如有的人去公园就是为了避开人群在林中独处等等 。
其次,为了提高判断的准确率,设计者应该在设计之前,通过大量观察人们的现有行为来进行统计分析。比如:人们喜欢在屋前洗车就是为了显示自己;人们去热闹的地方看热闹也是为了让别人来看他; 人们有时候无聊的消磨时间就是为了吸引别人注意到他的身份标志等等 。
最后,在分析的过程中,不仅要充分了解暴露出来的行为,也要研究其行为背后隐藏着的心理。比如: 日光浴者,这是一群活跃的,想要观察别人,同时希望被别人观看的开放分子。他们常常集结在大草坪上开阔的地方上。这个行为背后的深层心理,用盖斯幻觉假设来解释就是:人们总想扮演某一角色,并以种种幻觉来陶醉自己,以致最后自身下意识地表现出倾向性的举动。
三个难题:
1. 设计者与与行为学者的同床异梦
那个在作者的年代,设计者与行为学者还不能很好地协同合作。理论与实践相脱离,设计者认为行为学者的理论,对他们不能进行很好的指导; 而行为学者则认为设计者没有很好地将他们的理论付诸实践。
作者最后举了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得很好的设计:游戏场的设计。这是一个名为弗里德伯格的设计师在一次无意识的观察儿童的游乐中获得的灵感,最后大获成功。他把儿童游乐设施连接成一个体系,这个体系很好地满足了儿童寻求刺激的天性,并同时提供了由易到难、程度不等的游戏内容。这就是我们现在非常流行的游戏场的设计起点。
2. 公园设计者与公园使用者的相爱相杀
设计者把追求美当成是他们设计的首要目标,引导、教育使用者按规划使用公园;使用者则报怨规划没有提供他们想要的活动场所。作者建议,应当把使用者得出的实际感受为准则作为判断一个设计好坏的标准。因此,设计过程,要从工程结束,延长到使用阶段的反馈及调整。例如:给贫苦街区设计的公园就应当以提供一个增强自尊心且又实实在在的机会为原则。
3. 行为理论与设计成规的激烈碰撞
由于行为理论不断在发展,而设计成规则已固化,它们之间,越来越水火不相容。书中举例说明了很多的情况。最主要的一点是关于广场设计的论述。
广场设计:应当满足当下的需求为准则,比如,西方那些古代的广场,原本是用来为当时的集会与宗教服务的,而当今的广场,更多时候是为了提供休闲空间,因此,就不能照抄照搬,做大而无当的广场。
另外还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就是对付乱涂乱画以及类似的破坏行为;这往往是出于人们对待被忽视的需求,会避开或者排除。如果选择避开,内心就会充满愤怒,有机会就有以另一种形式来发泄,比如被阻止停车的青少年把少儿游乐场的网无数次割破的报复行为; 如果选择排除,则会重新安排它,使其适合自己的生存,比如把可移动桌椅移到他们聚集的树荫下。
一个对策:
将“人看人”纳入设计程序
1. “ so what ”试验法:人们希望与某些人保持亲近,同时与某些人保持距离。这种心理倾向,通过人们的地域性、私密性以及个人空间感来表现。
个人空间是指我们每个人都被一个看不见的个人空间气泡所包围,这表现在人与人的交往之间,就是一个不断伸缩变化的舒适距离感。关系越亲密,气泡越小,关系越生疏,气泡越大。这就是我们平时与人交谈时,下意识保持的那份距离。
这在设计中的表现,就是我们总是喜欢优先选择角落的地方落座,公园里,餐厅中,你以后可以留心观察一下,这些地方总是会被最先占据,直到后来者不得已才开始选择中间的位置,或者选择一个与其他人保持相对最远的距离落座。
地域性与个人空间在场所的占有感上是相通的,不同的是,个人空间是随着人随时移动的,而地域感则是一个固定的地点。这在设计上的表现为,那些公园的常客通常会有一个相对固定的集合点,久而久之,大家便默认那是专属于他们的地盘。当有其他不同类的人进入,他们便会表现出不适及愤怒等情绪,进而会按照情绪的强烈,表现出不爽或者语言或者肌体上的反抗。比如,当一群老人聚在一个亭子里下棋,聊天的青年人就不可能再进入亭子;跳广场舞的人群会为争夺地盘发生争执。
私密性与地域性又有其合而不同的地方,两者都对自我的空间表现出一份占有,但地域性表现为长久的占有,而私密性则是一个境过情迁的暂时性。私密性的深层表现是人们心理上的一种自由境界,是对自己与外界在视觉上、语言上、精神上以及肉体上的联系,能够随心所欲地自由开敞或关闭的一种心境。
这在设计上,表现为提供一个纯粹的、旁人无法进入的封闭空间。这种空间,常常表现为一种角落空间、有边界的空间以及凹状的空间。比如,湖边一个小平台上的坐凳坐着 一对情侣,那么路过的人就不能再进入这个小平台,否则就有侵犯他人的私密空间之感。
2. 建立信息的百科全书
对场地进行观察并记录,按照观察的结果来进行设计。如比,在大树下被踩出来的一片坏了的草地上有很多烟头,则说明这里常常有青少年来,则可以在这里进行设置坐凳;改造之前,在湖边有很多老人在钓鱼,就把那个地方改善成更加舒适的钓鱼场所,而不是用篱笆把它围起来;项目完成后,设计者还可以亲自到实地走一走,感受一下身在其中是一种什么感觉,使用起来是一种什么感觉,这个地主设计得合不合理,要不要保持,要不要改进等等。
在观察的时候,关键是要看五点:什么人,在什么地点,什么时候,做什么活动,为什么。进行多次这种观察并记录,形成经验总结,使用在下一个设计当中,完成探索的积累。
3. 改造设计程序
把“调查、设计、施工”的线性设计程序,改造成“调查、设计、施工、使用后评价、把结论加入调查”的闭环型设计流程。使人性化设计的积累得以有效促进。
总结:
本书主要探讨了如何把人看人、个人空间、地域性、私密性等行为心理学运用于公园设计之中的对策,并阐述了其实施的困难在于设计者与行为学者未能进行有效地协同合作、公园设计者与使用者的诉求分歧以及行为理论与设计成规之间的冲突。
....................................................................
本文属于:
21天X2小时日更创作文鬼特训营第1期
践行第7篇,用时2.5小时。
欢迎加入《1分钟商学院(星球)》特训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