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主人公奈娜把这句话演绎者淋漓尽致。她的裂痕是她与生俱来的妥瑞氏症,不能控制自己,总会发出怪叫,同学们都嘲笑她,老师把她赶出了班,被十二所学校劝退,甚至她的爸爸也要放弃她,送她去特殊学校。长大后拿到双学位立志做一名教师,5年被18所学校拒绝。这样艰难的处境下,奈娜通过自己的坚持不懈,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个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坚定不移要做一名老师的信念无比重要,同时妈妈无条件的爱和可汗老师的博爱,也起到了无比关键的作用。
当爸爸也要放弃她,送她去特殊学校时,妈妈坚定地认为,奈娜是正常的孩子,必须接受正常的教育。在家庭教育上,奈娜母亲的选择很重要,没有特殊对待,正常教育,守护在奈娜的身边。母爱的伟大坚守让人动容不已。
奈娜在学校礼堂观看表演时不断发出怪声,被校长叫上台,她以为会受到斥责,可汗校长告诉她:我们会像对待其他学生那样对待你。他博爱的精神给了她希望,给了她面对世界的勇气与动力。这件事让她在被别人接纳的同时也学会接纳自己,并最终促使她立志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可汗校长当众给予她的承诺鼓励照亮了奈娜心底灰暗的角落,校长不经意又坚定的善意像一束光、一只火种,陪伴奈娜一生,又指引着奈娜去点亮更多孩子的灵魂。
“一般的老师教授知识,优秀的老师教人理解, 如果他更优秀,那他会告诉你如何运用它,有些老师也会永远激励着我们。”可汗校长和奈娜老师赋予学生们启迪和智慧、爱与包容,让我知道教师职业的真谛。
家长会空无一人,奈娜老师决定家访 ,家访过程中,她发现这些贫民窟的家长不是不爱孩子,而是他们要维持基本的生活,必须要工作。要改变这些孩子,首先要让他们愿意学习。她顶着压力,因材施教,把教室搬到操场、球室,利用每一个孩子的特点,找到他们擅长的科目,提高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正因为奈娜老师有着接纳自己“裂痕”的经历,她能更敏锐地觉察到每个学生的“裂痕”,并且以此为突破口,教会他们学会接纳自己的缺点和恐惧,让光照进来。
正如可汗校长当时在舞台上问奈娜的“你需要我们做什么?你需要什么帮助?”有各种行为偏差的孩子都是需要帮助的,甚至孤立无援的。这个片段让我联想到现在所教的班级,家访过程中深有同感。家长们也很不易,生活在勉强维持精力时间和理念都达不到,家访确实可以使我更了解孩子,他的行为带着原生家庭的痕迹。我们也许并不能改变太多,但了解理解共情,是一起改变的第一步。
“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的这幅对联是奈娜老师和F班孩子们的真实写照。
影片落幕,我心久久不能平静,学习之路、教育之路、人生之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爱和信念的力量让我们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