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开始在简书写作,到现在已经4个多月了。上过多次的首页、热门和编辑推荐,也屡屡被拒稿。
李笑来老师在他的公开课上说过,写作是就是自己跟自己沟通。
写作或做自媒体的,都想通过不同的渠道进行变现,虽然现在很多人批评简书或微信公众号上很多文章都是“心灵鸡汤”,读了用处不大,只能图一时之痛快。
但是,你们有没有想过,他们在简书写作或更新公众号的文章,所花费的时间精力却是值得我们敬佩的。
通过4个多月的写作,我明白了以下3个道理:羊群效应、片面认知、高估自我的错觉。
1.羊群效应
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每当媒体或投资顾问说了哪支股票会飞涨,或是市场出现牛市的时候,就会一窝蜂地盲从购买哪些所谓“权威”的推荐。
过分地盲从,等市场行情出现瞬间崩盘的时候,股民只能惨赔出场。这就是我们的通病所在。所谓的羊群效应,也就是“从众心理”的体现。
在过马路的时候,明明是红灯,但是只要有大部分人都冒着红灯过马路,剩下的小部分人也会跟着他们一起闯红灯。
为什么我们会盲从大部分人的语言和行动呢?
因为我们都坚信大部分人的决定都是对的。越多人选择,就越不会出错,大部分都会盲从这些权威而人云亦云,缺乏理性的思考。
国庆前后,很多人写文章批评简书一哥“彭小六”,说他自从名声大噪,出书后就经常写“心灵鸡汤”,大书特书他的成功经历,而不再写他的干货文。大家都觉得他被“钱”迷失了方向。
不可否认,每一个写作或做自媒体的小伙伴,都想通过不同的平台进行变现,都想把自己变成一个“内容营销”工作者。人称“六妈”的彭小六同学的确在最近的文章上,大部分是关于他的成功事迹,当然也有很多粉丝为他辩护。
“六妈”用自己的知识创造效益是无可厚非的,每个知识创造者在某些阶段都会有他的创作倦怠期,永远保持“高产高质”,几乎不可能。
他忙着“微课”和做一个教育工作者,通过“教育”进行变现更加无可厚非。同时,也希望“六妈”可以珍视那些“批评者”的建议,继续写他的干货文让广大读者受益。
其实,这也算是一种鞭策吧!“批评”或“辩护”,都是“羊群效应”的结果。
希望大家在“批评”或“辩护”过后,能够理性思考,不要盲从别人“非理性”的观点。
2.片面认知
一般的人只听自己想听的,只说自己想说的,这就是所谓的片面认知。
片面认知跟“盲人摸象”的道理基本上是一致的。基本上,这个是人性的弱点。
在现实生活中,算命先生、理财规划师、财务投资专家或者保险从业人员等,他们为了吸引客户,只会跟你说一百个案例中成功的三件。把成功的事情无限放大,以此获得顾客的关注或购买。
简书的读者,大部分觉得看了鸡汤或干货文没有用处,是以为看了文章就可以包治百病。大部分的文章只是涉及某些成功案例,有些可能是艺术处理过的,就算是有用处的部分也要通过思考对其进行吸收。
每个人的阅历、能力都不尽相同,思考问题都要全面考虑,尽量避免“盲人摸象”的情况出现。
3.高估自我的错觉
没有一个人可以赢得过市场,一时的成败不足以影响整个时代的进展。诚如很多世界500强企业那样,排位也有不断被更替的情况出现。
《细节》一书有说,“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在做决策时,他们会把所有的信息都考虑到,然后作出有理有据的明智决定,找出最正确的做法。”
他们很自然地觉得别人肯定也是这样做的,所以说服他人的最佳方法必定是,把一切都得到的信息都提供给对方,同时告诉他们为什么应该关注这些信息。
所以,在简书写作的很多作者,因为一时进入了首页投稿就兴高采烈,因为被拒稿而变得情绪低落的大有人在。
见到彭小六、剽悍一只猫和入江之鲸的成功,大家都在不断跟随他们的脚步。以为随便写文章就可以取得成功,而忽视了他们这些已经取得成功的所谓“大咖”背后的努力,而盲目高估自我造成错觉。
《罗辑思维》的一个专辑“如何成为一只网红”里说到,网红都是头顶效应,每个人的注意力都是有限的。就算是“彭小六”等大咖一时的成功,也不代表他们不会被替代。江山代有人才在,一代新人换旧人,要不断吸引读者的注意,就需要在内容上不断地推陈出新。
有道说,“骄傲使人退步。”无论是否进了首页,还是偶尔写了一篇热门文章,甚至于做了签约作者,也不能忘记成长和创新。
写作就如投资自己和创业,需要良好的心态。
花开花落终有时,在写作的征程中,你必须承受各种迷路的可能,也必须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是有史以来信息超量最严重,各种刺激最饱和的时期,在匆忙的生活中,时间总是不够用,各种事情都在争相抢占注意力。
写作就如经营自品牌,希望通过自己书写的语言去提升自己的影响力和说服力,更通俗的说法就是“传达信息”。
传达信息的质量,决定你可以走得多远。
不要盲目高估自我,胜不骄败不馁,请永远保持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