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尘埃落定,高中录取通知书陆续到达,又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的时候。现在我们这儿高中录取率控制在50%,另一半没有考上的孩子得去各种职业高中或技校上学,毕竟社会需要各种类型的人才。
今年我继续去改中考试卷,去年改了阅读理解,今年改作文,碰见去年一起改卷的老师,我们互相嘲笑说自己成了改卷专业户。三万多份试卷,白天黑夜的加班,工作强度是很大的。七八百字的作文,扫描出来在电脑上改,且不说文采飞扬了,文面美观的都不并多(不知道是不是扫描的问题),一些孩子的字笔画不清,横不平竖不直,放大了几倍还是看不出写的是什么,好像天书,反而是工工整整的方块字看的很清晰。
最可怕的是随着改的份数的增加,发现了一些学校学生应试作文的统一模式,比如一定要用题记,有的题记甚至有一百多字,洋洋洒洒一大段优美的文字,但是和正文基本上没什么关系,看完之后完全不知所云,只是为了形式而形式。有一些作文以引用名人名言作为开头,结尾又以引用名人名言结束,我看的一头雾水,难道是为了严格的做到所谓的首尾呼应吗?什么但丁说、鲁迅说……通通都冒了出来,但是我很怀疑那些话是否真的是他们所说,难道是我才疏学浅,不知道鲁迅先生在什么时候说过“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的名言,如果不是改卷时上交手机,我真的很想百度一下,每一个某某说的真伪。还有的学校学生背了固定的开头和结尾,有一句结尾,像魔音绕耳一样,出现了不止几十遍,“这篇文章已经写到了尽头,人生还将要继续……”看到第一遍的时候还好,看到十几遍几十遍的时候,简直想倒扣分。
心里不由感慨,难怪不少出名的作家都不是科班出身,孩子的创作能力早早的就在模式化的应试作文中被消磨了,还好,我的学生还能在作文里说自己的心声,或许会缺少一些技巧,看起来会很质朴,但是用真情实感打动人的文章总不会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