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好书是值得反复读读的。
很早就读过《平凡的世界》,那时还很年轻,还不会做笔记写感受。就像读其他小说一样,读得非常快,一目十行来,走马观花地读,速度自然很快,读了之后也确实感动一阵子,再之后就没了。再读这本书,不出意外地发现了许多以前注意不到的内容,让我的心灵再一次受到洗礼。
苦难,是那个时代最深刻的记忆。
镜头落在在陕北的一所高中,我们主人公,孙少平正在这所高中读书。对于孙少平的介绍,作者写了很多,但是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们的午饭,即以三种不同区域---欧洲、亚洲、非洲所代表的三种不同等级的馒头,以及少平打饭时的情景。困窘、无奈、不甘多种情绪交织少平的心头,这是哪个时代普通农村青年的缩影。
我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我上中学时已经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即使如此,农村依旧有很多家庭生活艰难。那时候的中学食堂,倒是没有等级之分,老百姓交不起伙食费,就将自己地里产的白菜、萝卜、南瓜交上来,做饭的大师傅五十来岁,将脚在灶台一蹬,大喝一声“打饭了”,大家才鱼贯而入。饭是家常便饭,除了咸还是咸。
我的发小,年龄与我相仿,但是他与我仿佛是两个世界的人,一套衣服整整穿了三年,到第三个年头,衣服裤子已经洗得发白,膝盖和屁股打着不同颜色的补丁,裤腿也由原先的长裤变成九分。
说实话,农民过上好日记还是到了新世纪之后。农业税免除了,农民们可以安心地走出大山凭自己的一把子力气打工挣钱了,日子才逐渐好了起来。因为经历过贫穷,所以我们这一代人不怕吃苦。我的许多同龄人在不到十八的年纪就扛上了养家的重任。他们像成年人一样,开着拖拉机在崎岖的山路上运送着“磙”(铁矿石)。那路该有多陡呀!上坡的时候,需要有两个甚至三个人压住车头,这样拖拉机才能保持平衡,爬上陡坡;那车该有多重呀!为了多拉,载重五吨的车硬拉了十吨的货,颤颤巍巍地像走钢丝一样行驶在乡间小道上;那工作的环境该有多差呀!路上到处是被拖拉机碾碎的尘土,像面粉似的,随风起舞,每个人的耳腔、鼻腔都是尘土,就连擤个鼻涕,吐口唾沫,地上都是黑乎乎的一块。
有人说,他们太贪了,为了钱不要命,我想说,你懂什么,他们只是不愿意再受苦罢了。
有人说,吃苦是一种美德。我说,这是吃饱了撑的,净胡扯,说这话的人一定没有受过真正的苦,他们根本不知道苦难究竟为我们带来什么。
少平第一次去田晓霞家实际是一个偶然,但是那场景足以让少平困窘的用脚趾扣个一室三厅来。书上这样描写道:
“少平一下子感到脸像碳火一样发烫。他首先意识到的是,他的一身烂脏衣裳。他站在这个又洋又俊 、穿戴漂亮的女同学面前,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叫花子到他家讨吃来了。”
困窘、尴尬、无奈、自惭形愧,无论用什么词来形容少平的内心都不过分,因为贫穷,即便是优秀的孩子,也不敢再自己心仪的女孩面前,表达爱意。
我还记得第一次去同学家。那是家属院的三楼,打开门,首先引入眼帘的,是厚厚的,有着美丽花纹的地毯。我傻眼了,一下子变得不知所措起来,看着自己脏兮兮的两只鞋,赶忙脱下,放在门外,再低头一看,被大拇指顶穿的袜子不争气在眼前闪来闪去。沙发很大很软,而我却蜷着身子把屁股搁在一个小板凳上,主人很热情,我如坐针毡。
那一天,我第一次知道了世界原来如此“多样”,第一次明白,虽然是上下铺,我和同学并不生存在同一个世界。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不是他们更懂社会规则,而是他们更早知道生活的艰辛,更早懂得自己除了会吃苦,实际上一无所有,而读书才是自己唯一的出路。
那时,我的发小白天开拖拉机,晚上开始自学电视机维修,后来又学习水电装修,现在它不仅儿女双全,又在城区最好的地段买了套一百平米的房子。我之所以喜欢少平,就是从他身上看到了很多农村孩子的影子。他们出身寒微,但从不自暴自弃,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将自己的人生过得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