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站稳了您再挪步啊!”现在轮到我们这样叮嘱母亲了。
生命敌不过岁月的流逝,母亲一天天苍老,一辈子田间劳作的腰,佝偻了。
母亲年龄大了,难免有病痛,我带她去医院时,医生关照,人老不能久坐,久坐下肢静脉血流不畅,容易形成血栓,更会心脑梗塞。医生又说,老人怕跌,如果跌跤骨折,卧床了容易肺部感染,受伤的地方也会形成血栓。
不能久坐,而走路又怕摔着,两难。由此,便想到李商隐《送母回乡》诗中的句子:“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真正感同身受地体味到诗人哀怜母亲的痛楚。
几年前,给母亲买了根拐杖,她不肯用,不服老。去年住在妹妹家时,外甥小两口给她买了折叠轮椅,可以放在汽车后备箱里,在风和日丽的日子,常常带着她到公园和长江边晒太阳,观江景,吹江风,他们是怕老人久住小区高楼心烦。
可是,今年天气一暖和起来,母亲还是执意要回农村老家。她说,老家好,有邻居走动,菜蔬新鲜,大太阳天天晒着,又不喧闹。拗不过,只好遂她的愿。
陪着母亲住在老家,便按照医生的要求,叮嘱母亲,多在门前走动。多年不肯用的拐杖,终于拄上了。手里忙着活儿时,我总叮嘱母亲:“双脚站稳了,再迈步子。走一段路,到邻居门前,要坐下来歇歇。”走出几十米了,我还在她身后喊一声:“不能走太远了……”
嘴里喊着,刹那间眼睛发潮,儿时的一幅幅画面便从心底浮起。“站稳了再挪步啊……”,这不就是当年我们兄弟姊妹学步时,母亲搀扶着说过了无数遍的话?当年蹒跚学步,谁不是小手满把抓紧母亲一根手指,然后小脚挪动,歪歪扭扭,趔趔趄趄,一步一踉跄,才学会走路的?
“不能走太远啊……”,这不正是小时候每当我们出门疯玩时,母亲在背后远远的叮嘱吗?七八岁了,三五个一般大的孩子,在村里结伙乱窜,翻墙上树,捞鱼摸虾。母亲在身后的每一声叮咛,都是对孩子安全的牵挂,一百个一千个的不放心。
记忆中有一次,与小伙伴们在门前河里玩水,相互甩烂泥巴,浑身只剩下两只眼睛骨碌碌转动,母亲一见大吼:“水那么深,不要命了!”一个箭步冲下河坡,喝令我们赶紧上岸。那时候的母亲,脚步多有力气啊!爬上岸来,沓拉沓拉地往回走,母亲看着我泥猴一样,高高扬起手臂,似要惩戒,可巴掌在半空中停了下来。到家了,拿水瓢舀上半桶清水,兜头给我浇洗冲淋,吆喝着穿上衣服,赶紧上桌吃饭,咕噜噜乱叫的饥肠,立马得到填充。
直到后来,外出读书、工作,临行前母亲总会挪动双脚,送至路口,再三叮嘱,别受风着凉,别喝酒误事,别鲁莽处事,出行注意安全,等等等等。这样的声音,离家百里千里,总是久久地在耳际萦绕。
现在,角色转换了。“走路步子慢点”,“出门小心点”,“不能摔着”……成了我们时时对母亲的叮咛嘱咐。生命就是这样一个轮回,让人们在婴儿时学着爬,学着坐,学着蹒跚走路,兜兜转转一圈,人老了,又回到走路不稳、坐下去站起来困难的时候,最终还将会回到不会走路的婴儿状态。这是天道,是自然规律。
母亲一辈子晓事明理,温良随和,现在年届九旬,仍然大脑清爽,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对生活的乐观热情,我们当然希望她永远这样。我们想做的就是,能像当年她对我们一样,让她逐步适应由老变“小”、乃至将来重回“婴儿时代”的日子,让她感觉到子女没有嫌弃她,生活没有冷落她、亏待她,让她享受着别人羡慕的高寿,安然走过生命的最后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