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络一篇文章特别火,《欲毁一个孩子就给他一部手机》,文章控诉了手机的十宗罪:
1、成绩直接下滑;
2、考试作弊,带坏学风
3、色情泛滥 ,腐蚀心灵
4、身体虚弱,精神失常
5、近视成灾、影响择业
6、带坏他人,影响一片
7、性格冷漠,亲情疏远
8、乱交朋友,校园欺凌
9、盲目攀比,不择手段
10、性格扭曲,频现命案
一看,挺吓人的,手机这么恶,把小孩都搞坏了。很多家长坚定没收小孩手机,学校加强管控手机的措施。
但我想追问几个问题?
一、以上十宗罪的罪魁祸首都是手机吗?
没有手机是否就没有盲目攀比,没有手机是否就没有性格扭曲,没有手机是否就没有近视成灾,没有手机是否就没有色情泛滥,没有身体虚弱,没有考试作弊,没有性格冷漠……?。
在没有手机的70年代,80年代这些罪是否就没有?
电视,MP3,VCD,电脑,网吧,每一样新事物的出现,家长和老师都很紧张,禁令频出。但几十年过去了,好像没听说哪个高材生是因为遵守禁令而打造出来的,倒是更多孩子因为抗争禁令而出事的。
沉迷手机确实不利孩子成长,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手机只是一个工具,是一个方便生活,连接未来的必备工具。孩子玩手机带来的十宗罪,错不在手机,而在于教育,在于家长、学校没有正确的引导。
好比强奸罪的发生,难道是因为女子太美貌,太有诱惑力?而不是因为罪犯的恶行?
在智能手机与通讯、购物、出行、学习、工作紧密相连的今天,你让孩子与智能手机绝缘,你觉得合适吗?在众多名校学生使用iPad用于翻转式学习,许多学生用学而思APP进行精熟化学习时,你让孩子与智能手机绝缘,你想把孩子培养成文物宝贝吗?
二、管控手机就有效吗?
某寄宿制学校,制定了专门的手机管理条例,走读生一律不许带手机进校,住校生须把手机交给班主任保管。每天进校门,先走安检门,电子监测仪发现有电子设备,保安扣下交班主任;政教处、宿管员、班主任每周不定期用电子监测仪在教室、宿舍检查四次以上。
结果呢?
首先炼就了学生丰富的地下工作经验。
经验一:学生一脸诚恳相,主动上交一个手机,赢得老师信任。转身书包里又掏出一个手机,这才是真正好用的手机。
经验二:甲同学先进学校,一副好学生的表现,安检过关后,左转右转来到偏僻的围墙边,一声咳嗽,围墙外的乙同学扔进一个小包包,内藏几部手机。然后乙同学一副好学生的表现,极其配合安检,顺利进校。
经验三:带进学校的手机,用胶带纸张贴在宿舍马桶背面,或放置卫生间通风口。晚上宿舍集体玩手机,轮班站岗放哨。
经验四:把手机寄放在超市的储物柜,放学后取出,玩一两个小时,又放回去,经常更换超市。
经验五:……
如果不在一线做班主任,你是绝对不知道现在的学生有如此聪明。孩子的那些奇招妙招哪里学来的?不都是在抵抗学校、家长管控措施的实践中演练出来的吗?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学校、家长总是一厢情愿地打着“都是为了你好!”的旗号,实施严惩重罚的手段。如果严刑酷法有效,秦始皇的万皇梦早就实现了。如果严刑酷法有效,解放前的革命者就不用革命了。
“都是为了你好”,不许玩手机真的是为了孩子好吗?还是为了你想要的升学率!
被严惩重罚吓倒的孩子都是老实孩子,调皮一点的孩子,根本不怕。他们对形势的研究比你更透彻。一个学生在宿舍培训室友:“你们不要怕老师,老师不敢打我们,他要是打了我们,他吃不了兜着走”。“你们也不要怕处分,不要怕记过,这些东东对我们以后找工作一点没关系。”“你们也不要怕开除,现在义务教育不能开除人。”“你们也不要怕考不好,以后我们送快递,送美团,只要会骑车,会用手机就可以。”
严格管控,只能把学生往绝路上逼。
其次塑造了众多学生苦逼的脸,空洞的心。
严格管控的家庭与学校,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必然很对立。世界那么大,社会那么妙,学生却自小学到高中,十几年圈养在家庭与学校两个屋内。时代造就了电视、电脑、手机,给孩子开了一扇了解世界的窗口,却被大人堵死。孩子试图打开那点窗口,寻找成长的乐趣,当一次次遇阻,就陷入绝望。学习没兴趣,生活没乐趣,一张张苦逼的脸,就这样多起来了。孩子内心焦虑,表情麻木。少数走极端的孩子,就跳楼了。据统计,某市2016年共有16位学生跳楼自杀。
认同管控手机的家长和学校,简单粗暴,从不从孩子角度想问题,教育理念落后,教育方法简单,培养大批的考试工具。听话,懂事的孩子,服从学校管理,顺从家长管教,自觉封闭自己的心灵,一心只读圣贤书,不问世事,不问生活。除了考试能行,其他沟通能力,生活实践能力、组织能力、社交能力等等都不行。即使如家长所愿,考入了大学,也常感到内心空洞,找不到自己真正的想要,就像漂泊在茫茫大海上的孤岛一样,感觉不到生命的意义和活着的动力,甚至找不到自己。校园裸贷、毕业啃老越来越多。
对手机只知道管控的家长和学校, 是自私的,是不负责任的。对手机一禁了之的行为,是简单粗暴,偷懒省事的做法。只知道管控的家长和学校,他们逆时代的发展,只看短期效果,只追求自己的需要的结果,而不顾学生成长的需要。他们不愿意沉下心来研究学生的心理,不愿研究未来的趋势,不愿意研究真正的教育。
三、手机除了管控就没有其他办法吗?
90年代的老师上课没收学生的小说,00年代的老师进网吧抓学生上网,10年代的老师没收学生的手机。
00年代学生不时兴看小说,10年代学生不时兴进网吧,是老师和家长管出来的效果吗?不是,是因为电脑比小说好玩,手机比网吧好玩。
由此可知,孩子之所以迷恋手机或电视,并不是因为他有多爱,而是他从来就不知道比这些更有趣的东西。除了这些电子产品,还有什么更好玩?当你禁止孩子玩某样东西时,必须有一样更有意义的事情取代,让孩子主动的放弃。
法国影片《放牛班的春天》校长用“犯错——惩罚”的简单办法,极端惩治学生,但结果是学生的犯错行为变本加厉,最后调皮学生“蒙丹 ”点一把火把学校烧了。校监马修,把恶劣的学生组成合唱团,让孩子渐渐知道音乐比恶作剧好玩,整个学校变好了,学生不需要惩罚了,五十年后诞生了世界上最优秀的指挥家。
马修用有意义的歌唱艺术让孩子们主动放弃调皮行为。
因此与其管控不如疏导!
认知要深入孩子心里,而不是简单粗暴的干涉。捕捉到有利的教育时机,与孩子认真讨论迷恋手机的危害。除了视力的下降、颈椎腰椎的酸痛、睡眠不足等身体健康方面,还要让孩子认识到学习效率变低、现实人际互动减少、情绪易烦躁等等心理层面的隐患。
约定要与孩子共同制定,而不是家长一方强制规定。耐心与孩子商定使用手机的时间与内容。引导孩子认识哪些内容有益,哪些内容有害。规定时间内玩小游戏或学习知识,观看新闻,阅读书籍。时间到了没有结束,实施一些惩罚,比如第二天取消玩手机的时间,让他意识到自己不守时就不能玩手机。
拓展孩子的视野,尝试更多的生活方式。不是总是窝在家里,带着孩子一起走进自然,融入社会,一起看到更美的风景,一起享用更好的生活。带孩子去游山玩水,既锻炼健康体魄、又开拓视野。可以到图书馆、新华书店、科技馆等地方读书学习、了解科普知识、增长见识,与孩子一起摆脱思维局限。当见识多了,兴趣爱好自然渐宽,就不会沉浸在唯一的“电子游戏”中。
不久,你与孩子可能会有以下对话了:
“孩子,你怎么不玩手机了”
“我没时间,我要和同学去科技馆“
“孩子,你怎么不玩手机了”
“我没时间,我要和同学去踢足球“
“孩子,你怎么不玩手机了”
“我没时间,我要和同学去图书馆“
“孩子,你怎么不玩手机了”
“我没时间,我要和同学去公园,公园的荷花开了“
“孩子,你怎么不玩手机了”
“我没时间,我要……“
最后一点,家长要以身作则。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父母做什么他就学什么,这就是身传言教。如果家长经常在家里玩微信、打游戏、玩手机麻将,看电影,那么孩子心里能不痒痒的吗?因此,属低头一族的家长,一定记得不要在孩子面前拼命地玩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