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互联网从业人员,我一直不反对家里的小朋友适量的玩一些电子游戏,但昨天跟小朋友的一场对话让我对游戏内容设置上的一些问题隐隐不安。我没有想到一款儿童水战游戏汤姆猫战营对孩子的影响这么大,甚至是世界观层面的影响。
事情起源是孩子跟我聊学校美术课上画的一幅画,主题是“外星人基地”。他画的基地外形是个马克杯形状,内部规划了不同的空间和用途,我觉得很有趣,就着重问了下有个房间的用途,下面是我们的对话
这是什么?干什么用的?
是飞船停机坪,因为他们要经常驾驶飞船出去探险。
哇,探险呀,去哪里探险呢?
去黄色星球,带着武器去攻打对方的基地。
武器?!主动攻打对方?!
对呀,可以去抢他们的金币和资源,然后再运回来。就像汤姆猫战营里面攻打别人的营地一样。
为什么是去抢东西呀,不能是去交朋友吗?
因为我的基地没资源了,所以去抢一些。
我……
说真的我很诧异在孩子设想的外星探险故事里的初衷是去“抢劫”,而且是毫无前置条件的抢劫,只因为自己缺乏所以就去抢……还会专门挑选比自己更弱小的基地来攻击……
在我质疑他的探险目的不够友好时,他很疑惑的问我,可是汤姆猫战营里面就是去攻打对方的营地,然后获得奖励的呀,为什么外星人基地不可以。
我意识到自己在孩子游戏选择方面有遗漏了,这个标明是4岁以上孩子可玩、最好玩的水战游戏、动画形象突出鲜明深受孩子喜爱的游戏,没有在游戏情节引导方面照顾到低龄儿童的认知发展,没有告诉孩子为什么要去攻击别人,没有告诉孩子主动攻击和保护自己的区别,没有告诉与别人交往的初衷应该是友善、交换、互利而不是暴力、劫掠、攻击。孩子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获得是我怎样才能更快更好的打败别人,包括更高的武器配置,挑选合适的攻击对象……
我不想说什么黑暗丛林法则,什么养狼不要养羊,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够充满好奇童心的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充满友好的对待他人,等他再大一些、成熟一点再去面对那些不太美好的事,即使它是现实也不必那么着急去经历。
如果儿童对战型游戏不增加适当的剧情引导,在游戏玩法方面注意对孩子观念塑造的影响,那么它是否真的如介绍所说“适合4岁以上儿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