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人人都喜欢笑脸,因为别人的笑会让自己放松,我想这应该就是”大脑偏爱笑脸“的表现吧。走在人群中,如果看到一个迎面走来的陌生人脸上洋溢着笑容,甚至觉得他似乎是在对我微笑,虽然会有些莫名其妙,但也会自然而然的产生”我是不是在哪里见过他?“的疑问。笑展示的是友好,没有人会拒绝友好,即使是陌生人。
这么想的话,可以追溯到人类进化史:远古时的人必须群居才能生存,所以必须保持和他人的合作,而保持合作最好的方式当然是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的友好——这和拆页中提到的”大脑中产生乐观情绪的神经系统随时都准备启动“是一脉相承的——表达友好已经和生存本能联系在了一起。
对于这个拆页,我的新知是从”最有优势“这个角度而来的:什么时候需要有优势呢?自然是与别人形成竞争的时候。时至今日,我们在物质上已经没有对彼此那么高的依赖,张扬个性和抢占资源的潜意识让我们大多数时候都在自觉或不自觉的给孩子传授竞争的技能。有趣的是,竞争中最有优势的”微笑“,竟然是、原本是引发他人共鸣、亲近——这正是合作的能力。给孩子一个微笑的习惯,将会成为他受益终生的礼物。而要养成一个”习惯微笑的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他有一个习惯微笑的妈。
A1:
有一次参加一个工作坊,老师邀请大家自主配对选搭档。因为开始有些活动让我对这个工作坊感觉不太好,有点传销洗脑的意思。所以当其他人四处走或相互攀谈时,我只是保持微笑站在原地没动。在我自己,这时的微笑其实仅仅是出于礼貌,因为当时我已经有点排斥的感觉了,但这时一个小姑娘走过来问我:姐姐,我可以和你一组吗?我笑着说“好啊。”当天中午吃饭的时候,她告诉我,她才上初三,这个工作坊是她妈妈替她报名的,她本来很抵触,不想来,一开始也不愿意主动参与。但在选搭档的时候看到我的微笑,一下子觉得很亲近,就不由自主的走过来跟我一组了。虽然后来的活动让我感觉很不好,甚至很想提前离开,但我和小姑娘的交流却很开心。
这个案例让我想到,即使当时我的微笑只是保持礼貌,并非出自真心,但依然为我赢得了陌生朋友的好感和信任。
A2:
下一周跟孩子一起制作“笑法表”,讨论有哪些时候可以随心所欲的笑,哪些时候需要有意识的让自己保持微笑,还有哪些时候很难保持笑容。
这些我以前没有尝试过分类,我想跟孩子探讨一下,可能孩子会有不一样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