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相如,蜀郡成都人,字长卿。自幼喜爱读书,也曾学习击剑,后来因为仰慕蔺相如的为人,将自己的名字改为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的家中还算富有,后被选中郎官,派去侍奉汉景帝,当上了武骑长侍,但司马相如并不喜欢这个职位,后来见到梁王来京朝见皇上,便跟着梁王来到京城,以生病为借口旅居梁国,梁王让司马相如和儒生们住在一起,司马相如因此得以和那些儒生,及游士相处几年,写下著名的《子虚赋》。
后来司马相如家道中落,来到邛临县王吉的身边,王吉知道司马相如的身价,每年都去探望他。司马相如起初还不接见,后来推说有病,派仆人谢绝王吉的拜访,但王吉并不生气,更加谨慎恭敬。
后来县令知道了这件事情,就和卓王孙邀来的宾客好几百人为司马相如准备了酒宴,司马相如谈了一两首曲子,被寡居在家的卓文君听到,卓文君从门缝里偷看,暗自喜欢上了司马相如,只见他有车马相随,举止雍容大方,风度翩翩,还总觉得自己配不上他。而司马相如表面上是为了表达对县令的敬重,以琴曲表达敬仰之心,实际上是以琴声向卓文君表达爱慕之情。
当晚,卓文君便从府中跑出来,相如驾着车马和卓文君返回成都,到了成都老家,家里四面墙壁,什么东西都没有?卓文君毫不介意,他的父亲卓王孙非常生气,他说:“这个女儿真不成才,又不忍心杀她,但也不会给她一文钱。”
日子一久,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日子便拮据起来,他们卖了车马,盘下一家小酒铺,做起卖酒的生意,卓文君看见司马相如也系上围裙,和伙计们一起干活,刷洗酒器,心中不忍。卓王孙听到这个消息,也感到羞耻。为此不愿意出门。
后来皇上读到《子虚赋》,非常欣赏,以为是前人所作,感慨的说:“我偏偏不能跟这个作者生在同一个时代。”他的太监说:“有个叫司马相如的,这篇赋就是他做的。”皇上大吃一惊,派人找来司马相如,司马相如说:“的确是我做的,但这篇不写的是诸侯的事,不值得读,请允许臣下写一篇关于天子游猎的赋呈现给皇上,司马相如挥毫泼墨,很快完成了另一篇佳作《上林赋》。
司马相如后被封为郎官,后来又任命他为中郎,将持节出使。卓王孙这时才暗暗感叹,觉得女儿嫁给司马相如是对的,后来他又分了一些家财给卓文君,让她得到跟她的兄弟一样多。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自古以来便被传为佳话,《史记》专家韩兆琦认为:《司马相如列传》可称得上是中国古代才子佳人小说的开端,这个故事对后代才子佳人小说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后来在才子佳人小说中,经常出现的“丫鬟代传书简”“男女私定终身”、“顽固父亲嫌贫爱富”“才子进京求官”,“而后衣锦荣归,喜庆团圆”的情节在这里已经大体完备。
从这个故事里,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个启示,所谓的爱情,除了心灵上的契合,还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来支撑,不重视现实的爱,可能只是一时的浪漫情怀,无法结出丰硕的果实,历来评论这个故事的人多佩服卓文君敢为爱私奔,更佩服卓文君不惜抛头露面,为谋生而当街卖酒,这在她与司马相如的爱情故事里,他她付出的其实比对方还多,卓文君可说是封建时代里的新女性,她在2000多年前的作为,至今仍激励着许多现代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