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八佾第三,孔子和子夏参加了一场婚礼。我不是学者,也不为做理学的研究,读书的初心,仍是为着实用。孔子和子夏参加婚礼,可以在平常的情景中,寻找和感悟社会人生的真理,往往是天赋异秉的人,恰恰也是敏而好学的人,所谓“学而时习之”,“圣人无常师”。
这次婚礼,新娘子是孔子和子夏的老师,孔子又是子夏的老师,子夏也是孔子的老师,他们从一个极其普通的切入点,却可以生发深度的想像和思考。
子夏问: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对这段对话的理解,宋元明清以来,很多学者辩论不休,互相指责,有的很不客气。我毕竟不是学者,不做专题学问,也不去探究古代绘画上色是后于素还是先于素,单说在日常生活中的观察思考,能够自我觉醒、自我启发,思想的火花无时无刻不在闪烁,就弥足珍贵。
这段对话强调的是礼或者仁的重要性,这应该是肯定的。
我前天参加了朋友女儿的婚礼,余喜未消,因此趁热想象还原孔子的故事。大概如此:孔子和子夏收到了朋友婚礼的请柬,兴致勃勃地盛装参加婚礼,子夏趁着司仪讲话、双方父母致辞时,细细地观察静静等候的新娘子,被她美貌所动,情不自禁说“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看着老师来一句“何谓也?”——还能怎么说呢?您说是不?好漂亮啊!
子夏感叹连连,一时忘情。并期望老师也一同感慨一番“好漂亮!”可是孔子见到子夏情不自禁,马上用一句来自百工的经验之谈——绘事后素,把子夏从忘情中拉了回来。子夏反应很快,思维一下跳跃关联到学问上来,同样情不自禁地问“礼后乎?”孔子吃了一惊,感慨被学生启发,赞扬子夏“你启发我了”,所谓教学相长。
关于“后素”,有两个解释,我觉得没有对错,只有角度和立场。一种理解是“后于礼”,绘画设色在素描之后,素描是“礼”。凡是漂亮的事物,是应为本色原本很好,不要忘了观察本色。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要被假象迷惑。
另一种理解是“礼后于仁”,绘画顺序是先上色,最后补素,是“素”衬托使得“色”更绚,所以说“素以为绚”。礼是绚丽表象,仁是严肃本色。
婚礼上平常的情景,师生之间极富文采的对话,成为一次载入历史的思想搏动。我们怎么理解,完全可以自己按照工作生活的特色,在平凡的过日子中,细心地体悟。每一件事物,有面子,也有里子,有现象也有本质。我们经常追求的是面子,可是里子不好,面子就是来负责搞笑的。
对面走来美女,我心头一动,希望认识她,只是因为她的美貌。我没有分辨色彩和本底的定力。
-END-
论语上河图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