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剑拔弩张之际,烛之武巧退秦师,使晋文公度势之下,以不仁、不知、不武为由放弃了灭郑的决定。由此观之,晋文公作为一开始看似拥有绝对主动权的一方,最终落得十分被动。
细细发掘,主动,因为在道义上看,晋文公曾经流离受郑国不义对待,最终在秦穆公的护送下,归国为晋国国君,是为晋文公,秦晋交好。这次郑国首当其冲,秦国出师助晋国一臂之力,这是仁义在起作用。所以秦晋仁义上的交好之下,郑国危若累卵。但在利益上看,晋为了向东扩张就把矛头对准了郑国,而对秦国,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灭郑是不明智的决定,晋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只会带来威胁。烛之武就是把握住了这一点,摆明了秦晋只是仁义上交好,但利益上冲突的事实,也道出了晋不过是仁义上主动,利益上被动的尴尬局面。
结果,秦伯的果断放弃了晋而与郑结盟。而为什么说即使仁义上有主动但还是会败在了利益上?因为在春秋时期, 诸侯争霸,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掠夺土地、人口及争夺对别国的控制权,是不义之战。
所以综上,不仁在晋文公的口中不过是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换个角度去看不仁,其实也无非是在春秋这个背景下,有着一定的游戏规则,各国之间直接相互作用,依靠各国的国力,选择各自的策略行动,以实现利益最大化和风险成本最小化。这,就是一场国与国之间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