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黄磊的女儿黄多多因为染发、打耳洞的一组图片登上了微博热搜。一时间,黄磊夫妇的教育问题也成了网友们热议的话题。
对于大部分的孩子而言,在中学时代染发、打耳洞这都是不能被允许和接受的。
很多网友也提出了质疑,黄多多作为明星的孩子,也算是公众人物,是否应该严加管教。
但黄磊夫妇不一样,他们把孩子当成了独立的个体,尊重孩子在每个年龄段的好奇心,并给予了适当的引导,让多多可以更加主动和自由地成长。
很多父母总是以单一刻板的“乖孩子”标准去衡量和定义孩子,要不就是拿“别人家的孩子”来比较。
在《少年说》这个节目上曾有个女孩就被妈妈口中的“别人家的小孩”所压制,她鼓起勇气站在勇气台上对台下的妈妈发出了质问:你的孩子也很努力,也很优秀,为什么你不看下呢?!”“我知道别人都很厉害,可是我一直在努力,你却从来没有看到过呢?”这个小女孩本身也很优秀,可是总是被妈妈口中“班级第一,年级第一”的“别人家的小孩”来比较而觉得自己在妈妈眼里一无是处。
很多父母也很纳闷“我一心为你了,为什么你就是不理解我的良苦用心?为什么就是不听话?”
为什么亲子关系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到底要怎么克服这个亲子难题,还孩子和父母身心自由,建立良性的亲子关系呢?
在《被讨厌的勇气》中我找到了答案。这个书的作者是岸见一郎和古贺史健。岸见一郎是日本的一名哲学家。高中时便以哲学为志向,进入大学后屡次到老师府上进行辩论。1989年起致力于研究专业哲学和阿德勒心理学。主要活动领域是阿德勒心理学及古代哲学的执笔与演讲,同时还在精神科医院为许多青年做心理辅导。
古贺史健是一个自由作家,以对话创作(问答体裁的执笔)见长,出版过许多商务或纪实文学方面的畅销书。他创作的极具现场感与节奏感的采访稿广受好评,采访集《16岁的教科书》系列累计销量突破70万册。本书中他以希腊哲学的古典手法“对话篇”进行内容呈现。
通过阅读这本心理学著作,让我明白了想要改变僵化的亲子关系,建立和谐自由的亲子关系,作为父母需要明白这三点: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中、放下孩子的课题、人生意义由自己决定。
一、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中
武志红在《为何家会伤人》这本书中提到一些高知家庭的父母压力是极其沉重的,有个家庭,父母都是某师范大学教师,他们为孩子设计了一套“完美”路线,要求孩子严格按照该路线去发展。孩子小时候还不错,但年龄越大问题越多。第一次高考时,没考上重点大学。在父母的要求下,他第二年参加了复考。就在考试成绩公布的前一天,因为担心自己考不上父母要求的重点大学,他跳楼自杀了。
作为大学教授,显然无法容忍“自己的孩子教育不成功”这样的结果。因为在他们看来,这种结果无疑是对自己职业的嘲笑和否定。父母害怕被别人否定,因此把期待都压在了孩子身上,而孩子也活在了父母的期待中,最后因害怕父母失望而选择了不归路,实在令人扼腕!
阿德勒心理学明确提出否定寻求他人的认可,他认为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如果一味地寻求别人的认可,在意别人的评价,那最终就会活着别人的人生中。过于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我们就会迷失了自我,而按照别人的期待去生活。
阿德勒建议我们不要因为在意别人的眼光而失去了自我,听从内心真正的声音,要为自己而活。
就像《少年说》这个节目上,有个出身在跆拳道世家的小男孩,从小就被妈妈强烈要求学跆拳道,而且经常让他与比他大几个吨位的人同台竞技,他内心是极力抗拒的。他勇敢地走到勇气台上对着他妈妈大喊”我再也不要学跆拳道了!”他告诉他妈妈他想学的是街舞。他就是听从内心的声音,不愿按照别人规划的航道前行,选择了做自己,走自己的路。
所以,作为父母,一定不要把自己地期待强加于孩子,让孩子活在我们预设的人生轨道上,把选择自由权还给孩子,让他们自己来主导自己的人生。
二、学会放下孩子的课题
第91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包宝宝》中,有一个爱做包子的妈妈,一天早晨,当老公吃完包子上班后,又留下了孤独的她。就在她准备吃下最后一个包子的时候,这个包子突然活了过来,成为了她的“包儿子”。她欣喜若狂,开始悉心照料包宝宝。
包宝宝一天天长大,慢慢有了自己的想法。他想去和朋友踢足球,唱歌,都被妈妈拉了回来。妈妈不准包宝宝离开他的视线。母子之间的分歧和对抗越来越多。
直到有一天,包宝宝带着行李箱要和女朋友一起离开,妈妈三番五次都拉不回来。一气之下,妈妈一口把包宝宝吞了下去,这样儿子就永远不会离开自己了。
短片折射了中国式亲子关系的真实状况。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控制欲强的父母,觉得孩子只有在自己的掌控下,他们才能安心。但拽着孩子的那根线如果太紧,亲子之间的冲突就无法避免。
阿德勒认为,这样的亲子关系是因为没有做好“课题分离”。
苦恼于与孩子之间的关系的父母往往容易认为:孩子就是我的人生。总之就是把孩子的课题看成是自己的课题,凡是都给孩子考虑,孩子的学习、工作、结婚对象甚至是日常行为都要严加管教才觉得是尽到了为人父母的职责。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的父母都是命令孩子学习,甚至成天以分数、成绩来衡量孩子的好坏优劣。自己的苦口婆心不仅没有得到孩子的体谅,反而引起了对父母的不耐烦,造成更加僵化的亲子关系。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就在于父母不懂得学习其实是孩子的课题,不是父母的课题。如果强迫孩子学习,孩子不仅不会爱上学习,反而产生抵触情绪,还有可能引发更大的亲子冲突。
无论父母再怎么背负孩子的课题,孩子依然是独立的个人,不会完全按照父母的想法去生活。想要父母和孩子都过得轻松自在,那父母就要懂得把孩子的课题还给他们,而父母只需要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和需求爱好,然后加以引导和适时的帮助即可。
”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
阿德勒强调: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的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的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只要父母和孩子之间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亲子关系会发生很大的改变。
那么来辨别究竟是谁的课题呢?
阿德勒也给出了答案——只需要考虑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
三、人生的意义自己决定
撒贝宁和何炅是我们孰知的优秀主持人,他们活跃在荧屏上,深得观众的喜欢。他们的身高在节目里也常常成为被吐槽的对象。在大型公益节目《梦想合唱团》中,官方微博发布了一张撒贝宁和何炅同台主持的照片。
在发布的照片中,把头发吹起来的何老师身高看起来和身旁的小撒一样高。谢娜则调侃到,“口说无凭,有图为证,你俩显得一样高,我比你们矮”。原本普通的一张照片,谢娜把重点放在了身高上,立刻引来了网友的围观热议。
网友们调侃何老师,“应该是发型沾了不少光”,还有网友笑称,小撒是赢在了脖子上。甚至有网友已经开始计算起了两位主持人的真实身高,更是得出了165-168cm的目测数字。对于小撒和何老师而言,他们的身高只是一个低于平均数的客观测量数字而已。他们并没有因为身高而自卑,相反却常常把身高拿来自嘲,活跃了节目气氛也化解了自己的尴尬境地。
所以,把身高看成是优点还是缺点,完全在于我们自己的选择。面对嘲讽,我们是选择逃避还是积极乐观的面对,选择权都是在自己手里的,人生的意义也会因我们的选择而变得不同。
孩子成长的道理上,会面对风云变幻的境况,而父母作为“引导之星”要教会孩子用正向积极的人生态度去选择生活方式。让孩子明白人生的意义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想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作为父母只需要把控好自己手中的转筒,让孩子这只风筝在我们的有限的引导下放飞自我,自由翱翔。再亲密的关系之间也需要呼吸,有了顺畅的呼吸,身心才能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