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同学在私募工作,经常可以听到他推荐这股票那股票,回过头看多数股票都不错。有一天,我问他,“你推荐的这些股票都买过吗?”“没有”。
在生活里,经常可以听到这种表达,“如果是我的话,我会怎样怎样”,吧啦吧啦一堆。但终究“不是我”,所以结果是没有怎样。话说起容易,但说完还要去做,还那么容易吗?你去做和我去做,是不是也会有大的差异呢?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个不假。但如果据此认为旁观者比当局者更适合做决定,很可能是错的。旁观者清是清,但有些因素被我们忽略了。
首先,旁观者在决定时是不用考虑承担决策后果。去年宝万之争,有人建议买万科股票,事后看万科A确实涨了一波,但如果跌了套牢了,你去找建议的那个人索赔?人家会说,“我说的是建议”,人家没拿枪逼着你买。听人建议,“盈亏自负”。想想,如果是赚钱,你也只是口头感谢和赞赏其了得。如果建议是错的,旁观者是没有心理压力的,也没有任何损失。证券分析师在用词时一般是模糊两可的,股票无论涨跌他都是对的。
其次,旁观者在建议时不涉及到执行,故没有过程。还是以买股票为例,有人建议买某股票,现价15元,说可以涨到30元。你很相信他,买了,而且这回他也说对了,股价涨到33元。但试问会有几个人一直持有至涨到30元那天才落袋。为什么?持有和不持有的人,对股票涨跌的反应情绪是截然不同的。从15元涨到30元,一般不会一路上去,通常是涨涨跌跌,几个波段后到达30元。不管是新手还是老司机,99%会在上涨中卖掉出来,差别是盈利百分比的不同。如果不是波段上升,天天一字板或大阳线,更让人胆战心惊,更可能是早早中途出来。最后给建议的人会说“不听我的,少赚了多少钱!”。换作是他,也未到能吃到全部涨幅。如果股票最后涨到29元,你没卖,他会说你固执和贪心。
再者,旁观者只管给建议,不会面临机会成本。仍以买股票为例,有人说了一只好股票A,你买入;没多久,又有只好股票B,你可能没钱买了。假设第一次你用了1/2仓位,这次有1/2只仓位可以买。但不管怎样配置仓位,好股票是不断的,往往几次后就会满仓。为什么那个同学推荐的好股票有些他都没有买,就是因为他满仓了。调仓是有交易成本的,除非十分确定新股票的上涨幅度和概率,否则轻易是不动的。有时买的股票,刚开始继续下跌,这时给建议的会说,补仓,还可以调低成本价。道理是正确的,问题是一开始是完全信任他,满仓买入,哪来的钱补仓?
在做决定时给建议是容易的,拍板则会艰难。一旦拍板,特别是为自己决定,意味决定引发的一切后果,无论好坏,都得承受。人想到未来好的或坏的结果时,内心会恐惧、担忧、害怕、兴奋、激动等,这些情绪则影响着做出的决定,至少影响做决定的快慢。关于读不读研,征求别人时,理由一二三四,结论去读吧。其所说的四点好处早已知晓,但想想首先得考上研究生才行,第一年考不上,第二年还考不考,这是个问题。读研的好处比较容易清楚,可读研也是要付出代价或者说有负作用的,如少2年的工作经验、错过招聘的大年(有些岗位存在大小年情况)、学费的压力。
可能正是这些差别,会出现这种现象(可能是假象),当给别人建议时,一般比较准确,但给自己做建议时,一番分析后还是错误的。如果是这样,不是应该多听别人的建议么?错也。建议的错误率高一些不要命,要命的是一个错误建议带来的损失异常大。多听别人的建议,最害人的地方是养成依赖性,而错过培养自己做决定的能力。喜欢征求别人意见建议的人,心理学分析更可能是少主观的人。听别人建议炒股,十次赚钱,有一次亏清光就足够了。学会自己选股才是股市的生存之道。
为什么有些人做决定时总爱向别人征求建议,因为在心理上可以减轻责任感。凡事都是有风险的,人是害怕风险损失出现。如果在决定时,多几个人参与,未来承担责任的人就多几个,有时还会因责任人太多而放弃惩罚。想想机关单位、国企,为什么有那么长的审批流程,要去那么多部门盖章,需要这个证明那个证明,不就是为了分散责任吗?
事前“聆听”不同意见了,感觉决定会更加有保障,但实际上“人们不过是听取了想听的意见”,潜意识里才有答案,不过是想确认罢了。事中拉人过来一起做,可能是合作、合伙,也可能是害怕孤独。事后出风险、有损失了,实际掏钱所造成的心理感觉、思想负担等也就会好很多,“早知道不应该听谁谁的意见”、“我自己是没想到,他们几个也没想到吗?”、“本来不会亏这么多,但他们谁谁在中间的时候没有配合好”……有抱怨的对象、分析时有更多涉事主体,失败的挫伤感不会百分百自己承担。
提倡少听别人的建议,努力提高自己做决定的判断力,敢于承担风险,不断从错误汲取经验教训,这是一种更好的成长方式。
反过来说,在具体事情上,我们也少给具体建议。可以帮忙一起分析、提供理论支持、翔实数据,说明自己的角色,同时明确告之要自己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