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雷雨之夜,天鹅绒般的夜空上闪电蛇一样爬行,忽而雷声大作,忽而只剩下淅淅沥沥的雨声,整个世界就在狂暴的闪电和静谧的雨夜中轮回。有一个太阳!一个散发着橘黄色光芒的圆形光源,在空中缓慢地浮动,跳着优雅的舞蹈,吹着尖锐的哨子,像一个得意地享受着观众惊诧目光的演员。光球兜兜转转,最终选择扑向它的观众,把他们带到量子态概率云的世界。
剩下的人的命运,将会在这个雨夜被翻转。
有人遭受到打击会萎靡不振,也有人选择与打击他的东西相伴相生。陈和林云显然都是后者。陈在目睹最亲近的人被球形闪电化为灰烬之后,决定用一生的时间来追寻球形闪电的足迹,他想看看魔鬼究竟长什么样。此后,他的人生轨迹就像被一只无形的大手在某个点硬生生地改变了斜率,成为一条直奔着球形闪电前进的直线。陈错过了许多东西,快乐的童年,青涩的初恋,还有很多被我们习以为常的普通温馨的东西。但另一方面,他有真正让自己着迷的东西,成为了陈父口中非常幸运的那类人。不出意外,陈将穷经皓首一辈子攀登高不可及的山,最后像张彬和那个俄罗斯人一样蹉跎一生。
陈很幸运,最终从梦靥里走了出来,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娶妻生子,在学术上也有所成就,他剩下的生活将是幸福平淡的。和陈一样心有执念的还有林云,但她对武器的狂热的爱和不择手段的行事风格,注定毁灭是她最好的归宿。也许在量子态的概率云中林云和其他量子态的生命其乐融融地生活在一起,就像丁仪珍藏的那张照片。
大刘的世界真的很迷人。他不是凭空捏造出华丽却毫无意义的空中楼阁,就像他自己说的,科幻应该是幻想不存在的东西,在过去不存在,在未来也不存在,但是在某一个世界里它应该是真实存在的。这就需要构造出一个完整的世界观,在那个世界里所有的事物在逻辑上应该是自洽的,除去最开始的假设,其他条件都应该能维持整个世界的顺畅运行。说真的,有好几次我都在怀疑,球形闪电到底是不是小说里写的那回事儿,为此去浏览器里一阵翻腾,却发现对于球形闪电人类其实了解很少,那些奇妙瑰丽的大胆设想,是大刘对我们世界的善意揣测。可人类要是真的生活在存在宏原子和多维宇宙的世界里该多有意思,在那里消失的人们化作量子态的概率云,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一直陪伴着我们。就像林云放在陈花瓶里的蓝玫瑰,虽然很少看见,但背过身去,玫瑰的香气就会隐隐约约地飘出来安抚人的神经,那是比有神论更浪漫的世界。
除了那宏大迷人的世界观,大刘对人物性格和命运的描写也是细致入微的。虽然有好多人觉得大刘的文字不够精巧,但我个人觉得还是不错的。大刘没有钱钟书那种玩弄文字的技巧,他的人物描写更像是人物自己写的日记,把生活中一幕一幕的场景记录下来,对于展现人物的内心是有帮助的。
比如林云,整篇文章很少去直接描述她的过往,都是在别人的感觉和评价中我们感觉到这是个有故事的女人,危险又迷人。她有着旁人难以理解的对武器的变态的依恋,极端的性格帮助她取得非凡的成就,可以说林云就是整个故事里的助推火箭,没有林云的偏执,陈早就在西伯利亚之行后就变成凡夫俗子了。没有林云的强大背景,对球形闪电的研究根本无法推进。在故事的最后,量子态的林云袒露出深藏心中多年的秘密,林云的人物形象丰满了起来,读者们也豁然开朗,原来是幼年种下仇恨的种子决定了林云的命运。
丁仪也是非常有魅力的人物。最早是在《三体》里认识他,大史评价说,那是个有大智慧的人。从丁仪年轻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天才与普通人之间的鸿沟的确是不可逾越的。
丁仪加入不久就破解了许多人穷极一生也找不到答案的谜团。用原文的话来说就是丁仪的思想很终极,他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用思维的眼睛。他像是能预知命运似的,在宏聚变试验开始之前就劝林云离开,在众人包围林云的时候他拒绝前去,他早就知道结果。
大刘写的是科幻小说,主题还是人。他小说中的人物总是让我久久不能忘怀,每个人好像多少都有那么一点哲学思想,代表着某一群体的画像。我在大刘的小说中看到很多对人性的深刻探讨。从这个层面上来说,阅读大刘的小说是有关于科幻和现实的双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