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能力很不错,前面两位面试管都对你赞赏有加。现在我需要再进一步对你做一个了解,请你回答一下下面几个问题:
1、结婚了吗?
2、有孩子了吗?
3、有想过什么时候要孩子吗?三年之内有这个打算吗
4、有打算要二胎或三胎吗?
你在职场面试中HR有问过你这些问题吗?我盲猜一下如果你是男性,大部分应该都没有碰到过这些问题。就我个人而言,7年的职场经历,面试过数十家公司,大部分公司不会问我上面的问题,极少数会问我有没有结婚。但是如果你是女性,这些问题在绝大部分公司几乎都是必答题,甚至它的答案会比你的能力面试的作答更能决定你的去留。
一个关于女性职场的共识
在继续话题之前,我想我们应该达成一个最基本的认知共识——女性在国内职场中想要达成与男性相同的成就或待遇,需要付出比男性多得多的努力
如果你对这个共识还存有疑虑我们先来看几组数据
这些数据是来自世界经济论坛《2020全球性别差距报告》。从报告中我们可以读到不同性别在同一岗位的待遇差距;也可以读到女性在公司高层中占比的势微。这不是我个人的信口雌黄,而是这份数据描述的一个基本事实。
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可能你跟我一样也希望能够找到这一问题症结所在。在我探索答案翻阅资料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份由BOSS直聘出具的《2019职场性别差异调查》研究报告。其中在“影响女性晋升的因素”一节中有这样一组数据:
从图中不难看出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对“女性需要花费较多精力照顾家庭”这一因素的认可度都远高于同比的其他因素。甚至女性对这一因素的认可度更是远高于男性。其实也不难理解,一方面毕竟女性自身对这一因素有着更加深切且直观的感受;另一方面是自古以来附加在女性身上的“男尊女卑”、“男统外女统内”、“做一个贤内助”、“相夫教子”等等思想枷锁,以及社会对他们固化的刻板印像都没能随着国内的经济腾飞和社会的高速发展而被彻底抛弃或是被剔除。甚至从《2020全球性别差距报告》中纵观中国十年的变化,在这一方面反而有了愈演愈糟的趋势。
该报告中为了对“女性需要花费较多精力照顾家庭”做进一步的说明引用了2018 年国家统计局《对全国居民时间利用的调查结果》中的阐述:
男性家务劳动的平均时间为45 分钟,而女性为 2 小时 6 分钟;男性陪伴照料孩子生活的平均时间为 17 分钟,而女性为 53 分钟。女性为家庭和抚育子女付出了更多劳动,显然会影响她们的工作参与度和劳动效率。有的女性在成为母亲或需要照顾家庭时会选择离职或转为兼职,中断了其未来可能成功的职业发展。
延长的产假——加剧的职场惩罚
在我们理解了当代社会女性在职场中的不易之后。再来看一下前段时间全国各省为了促进生育率的增长,纷纷出台政策为妇女延长了产假。单从各种媒体平台的留言来看,女性群众对此消息的感受却更多的是焦虑大于了欣喜。正如我们上面数据所反映的目前女性在求职中本已处于劣势。而延长产假,所带来的成本又悉数由企业全全承担,那么就很难说这不会影响企业在选拔人才时会有更加极端的性别偏向性,从而为女性造成更大的就业歧视。从这个角度来看,产假的延长无疑是在给女性本就坎坷的职场之路雪上加霜。使其演变成了一种惩罚。另一方面中国农村有很大一部分妇女外出务工并非全职于企事业单位或工厂,而只是以零工的方式养家糊口,除此之外还有一批在原本的社会环境中就已经主动或被动退出职场成为全职妈妈的女性,她们也根本无从享用这延长的产假。所以如果想以该政策提高我国的婴儿出生率解决人口负增长造成的劳动力短缺,国民收入增长放缓,发展停滞等问题,无疑有点隔靴搔痒。
被“封印”的女性生产力
在《2020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中显示,中国在2020年全球性别差距指数中排名第106位,下降3位;而相较2006年的第63位,已下降了43位。虽然从职场、出生等方面的性别差异来看中国这10几年几乎都是持平甚至拉大的,但有一项却是得到显著的改善,那就是教育。原文有这样一段描述:
中国实际上已经缩小了教育性别差距,男女都实现了全民识字。尽管数据很少,但现有数据表明,接受高等教育的女性比例高于男性。
我也在BOSS直聘的《2019职场性别差异调查》报告中找到了相关数据对于这一结论进行了佐证。
虽然只有从2016年到2018年的白领人才市场教育程度的性别比例,但我们完全可以看出大专及以上的学历中女性白领受教育程度的占比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尤其是本科和硕士,3年中分别增长了7.9个百分点和7.2个百分点。
很多的女性因为是女性而得不到“同工同酬”的待遇,很多女性因为成为了母亲,而不得不短暂的放弃自己的职业生涯。虽说是短暂的,但有的在和自己另一半权衡之后“主动”选择了全职妈妈,而有的则是完全被动的待业在家。看了这么多的数据,我们似乎了解了女性在职场的不易,我们好像也知道历史造就的刻板印象与固化的思想给女性造成了多少的不平等待遇。但我们真的不清楚,表面是是女性在承担这些窘境,其背后确实整个社会劳动力生产力的浪费。下面这一段话是全球经济论坛发表的《关于新生儿父亲和育儿假的5个事实》中基于美国进步中心的数据报告做出的一个阐述:
如果新生儿父亲不能从工作中抽出时间来照顾他们的孩子,那么谁来照顾呢?最有可能的就是孩子的母亲了。据美国进步中心称,这种情况因新冠肺炎而加剧。该中心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写道,对托儿服务的需求意味着许多女性完全退出劳动力市场,或减少工作时间。其结果相当于“每年损失约645亿美元的工资和经济活动”。
这虽然只是美国进步中心基于新冠影响下导致女性退出劳动力市场的一个研究。但其数据却对目前的中国社会有着很大的借鉴意义。虽然我没能查到每年因为生孩子、育儿有多少女性成为了全职妈妈。但是我们不妨观察一下我们身边,有多少女同事因为生孩子或育儿而放弃本职工作,选择了时间自由度更高的工作;又有多少男同事的女眷在家里全职带着宝宝,兼顾着家务与一日三餐。如果美国仅仅因为疫情而造成的女性退出劳动力市场,就带来了高达到645亿美元的经济损失。那可想而知中国因生娃带娃而使得女性退出劳动力市场,带来的经济损失可能会是这个数字的数十倍甚至上百倍。而在中国放弃职场的她们当中,不乏有相当一部分是本科、硕士甚至是博士。随着国家全民受教育程度的提升,职场受教育程度女男性别比的持续增大,放弃工作或兼职工作的高学历女性人才的比例会也在增长。但根据《2020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来看,随着国家全民受教育程度的提升,职场受教育程度女男性别比的持续增大,女性的职场参与度却呈现了下滑趋势。
时代需要释放女性的力量
近年来,几乎每隔一段就会报道一遍我国出生率又创新低,我们正加速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我们将面临人口红利不再,劳动力市场资源短缺,国家经济增长放缓等一系列的连锁问题。但我们可以考虑一下,尝试从解放女性劳动力角度去解决或者缓解这个问题。
当我们中国的社会发展到了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相较于不断使用各种短期刺激性的政策如控制离婚率,单纯延长女性产假并将成本嫁接给企业等方式来保住或提升婴儿的出生率。我们是不是可以将目光放在长远的改善女性就业环境,减少同工不同酬的以及生育给女性带来的职场惩罚,从而提升女性的就业,增加女性收入,间接增加家庭的总收入。这即保证了劳动力市场的人效供应缓解人口老龄化加速造成的影响,同时又为家庭抚育孩子产生的成本带来一份保障,很大程度上也提升女性的社会地位,价值感与成就感。再配合着控制房价、实施双减等降低育儿成本的政策一起,为家庭减少育儿开支,增加可支配收入,减少家庭内因经济问题带来的家庭矛盾,大幅度提升家庭生活的质量。
我想这会是打开生育意愿的阀门。当代年轻人的特点就是很难说在自己的生活过的稀里哗啦,一塌糊涂的时候还满心欢喜去迎接一个新生命到来,并跟我们一起一塌糊涂。什么不一定非要达到什么水平才能生孩子,什么孩子生下来后面就顺了,什么穷有穷的养法,富有富的养法。鸡汤——我们当然也都听过,但日子,总是要我们自己一天一天的过。
探索解封之路
探索解封女性劳动力的的路是道阻且长的。这种层面的问题也更多的需要依赖国家和政府的力量,如果仅仅依靠个人的自省那就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了。我们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一点好处,就是我们遇到的问题,国际社会已经对此有过比较深入的探讨。
比如对于平衡性别带来的职场差异,在国际劳工组织2018年发布的《性别薪酬差距背后的原因是什么》针对女性化职业或企业被低估的问题,就给出了实行同工同筹的方案。
为了确保男女同工同酬,越来越多的国家通过了国家立法,禁止同工“低酬”或同等价值的工作“低酬”
此外,为揭露男女薪酬差距,一些国家采取了提高薪酬透明度的措施。例如,自2018年初以来,德国要求有薪员工不低于200人的企业根据其员工的要求,公开其员工的收入(无论性别)。英国也有类似的规定,自2017年4月起,雇用人数不少于250人的企业和公共部门组织都必须公布其平均工资、工资中位数与奖金间差异的数据,以及在不同薪级的性别薪酬差异。
近年来,一些国家实施了积极的薪酬公平法律,要求雇主定期审查其薪酬实践,评估性别薪酬差距,并采取行动消除因薪酬歧视造成的差距。
而针对职场中缩小因母亲身份导致的薪酬差距,该报告也阐述了一些较为成熟且有可实施性的想法:
如何减少因母亲身份导致的薪酬差距?男女更公平地分担家庭责任,以及适当的托儿和养老服务,在许多情况下可以让女性作出不同的职业选择。换句话说,一些女性的选择或期待可能是长期以来陈旧性别观念以及无偿护理工作和家庭责任不平衡的结果,也可能是儿童保育服务等领域缺乏适当公共政策或企业没有关于灵活工作时间的适当政策造成的。支持女性在生育后重返工作岗位方案的缺失也会导致女性在长期缺勤后恢复工作时面临工资惩罚。虽然所有工人都会面临这样的工资惩罚,但对女性来说惩罚似乎更大。提高男性享受育儿假的权利也有助于改变雇主(女性和男性)对女性有薪雇员作为母亲的看法。
其实针对上面描述中提到的托儿服务想法,目前国内也已经有了一个初期的探索方案就是普惠托育服务——“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并提出支持150个城市利用社会力量发展综合托育服务机构和社区托育服务设施,新增示范性普惠托位50万个以上。
而针对上面描述中提到的关于提高男性享受育儿假的权利。国家也已经将其列入了“十四五”规划和2035草案,原文是这样说的,“探索实施父母育儿假”。而在今年10月我国四川、贵州、江西三省均发布“育儿假”政策。根据当地修改后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子女3周岁以下的夫妻,每年分别享受累计10天的育儿假。不过如果想要以此来帮助雇主改观对女性有薪雇员作为母亲的看法,仍旧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或许我们可以参考欧洲一些发达国家如瑞士、挪威等国家的一些相关政策。但这绝对是个好的开端,希望后续的改进也不会离我们太远。
当然除了对职场性别差异的平衡,还有一个同样重要,但我想想不出能有什么有效的政策去帮助改进的问题,那就历史遗留在我们脑海和血液中的那些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以及一些其他对女性的的传统思想观念和刻板印象。
当我这么说的时候,很定很多人可能都在笑。都是读书人谁还会有这样迂腐陈旧的思想呢?有没有我不知道,但有几个问题不妨问一问我们自己:
- 如果你去面试,面试你的是一个女性,看着年龄与你相当,你会觉得羞辱吗?
- 如果你的上次是一位女性,你会不会觉得很没面子
- 如果你的公司里有一位年轻漂亮的女性成为了高管,你是否会和同事议论他是靠能力意外的东西上位的?
同样的问题,你在将女性换成男性,看看自己的答案是否会有变化。
对于这个问题老实说,我没有很好的方案和建议。唯独希望,在其他的问题得到解决后,女性的社会地位能够得到相应提高,而这些刻板印象,也能随之消散。当然如果你有什么想法也可以评论区留言,一起讨论一下。
写在最后
写这篇文章的初衷是,在全国多地增加女性产假的政策出台以后,我也很乐于和一些小伙伴聊这个事情,有的人觉得还行,也有的人觉得更糟。后来我想相较于我们一小撮人在一起歇斯底里。不如写点东西,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爱因斯坦在《我的世界观》中说了这样一段话
我从未做过任何系统性的工作来改善人们的命运,去和不公与压迫做斗争,或是改进人类关系的传统形式。我唯一做的就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每当遇到让我觉得非常糟糕、非常不幸的公共问题时,都会就其发表看法,因为沉默会使我有罪恶感,觉得自己犯了共谋罪。
虽然他最后一句有些言重了,但我也觉得只有合理且理性的发声才有可能促进世界变得更好,而沉默不能,抱怨也不能。
女性在当下这个时代,确实会遇到很多的问题。但希望我们可以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待,它们相较于过去肯定是少了;但相较于现在,未来也一定会更少,我们可以一起共同发声。最后借用安妮·海瑟薇在联合国演讲的一段话结束这篇我写了10多天的文章:
the whole world grows when people like you and me take a stand , because we know that beyond the idea of how women and men are different, there is a deeper truth that love is love and parents are parents.
当像你我这样的人站出来发声,这世界就进步了。因为我们深知,在超越男女性别差异的观念之后,有一个更深层的真理,爱就是爱,父母就是父母。
参考文献
- 《关于新生儿父亲和育儿假的5个事实》—— 世界经济论坛
- 《2019职场性别差异调查》—— BOSS直聘研究院
- 《2020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 世界经济论坛
- 《对全国居民时间利用的调查结果》—— 国家统计局
- 《性别薪酬差距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国际劳工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