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刚结束,对于有些人来讲,分数只是带领他们走到一个更高更好的起点,而对于另一部分人而言,分数成为了父母再次为他们奔波的罪魁祸首,为了使得自己安心的父母会再次为孩子筹谋,希冀将来孩子会如自己所愿得到一个好的未来或者说一份好的工作。
这份良苦用心绝对是没有错的,因为我也曾经是它的受益者之一,但是在走过这条捷径后的某一天,我忽然发现自己得花费更多的时间才能走回属于自己的道路,这是一条我可以清楚看清自我,不再因外界任何言语而坐立不安,同时能够确定自身价值,建立自信和理解,不再一味等待他人(父母)做决定,能够为自己的选择负责的路。
看到这里你也许会困惑为何我会说出这些话,因为大部分人从出生到成年的心理状态其实都是破碎、不清晰的,直到他开始独自碰撞 外界和向内看向自我,完成一系列的整合以后稳固并沉淀自我认知,这一刻的他才是一个完整的人,而这也是今天我所要介绍的陈婕君的《可塑的我:自我发展心理学的35堂必修课》(下文统称为《可塑的我》)这本书的核心内容。
作者陈婕君,毕业于美国波士顿精神分析学院,美国麻省执业精神分析师,也是北京壹源心理健康中心联合创始人。
在我接下来的介绍中,你将能得知:无论你身处何种年龄阶段,你所做的一切、所想的一切究竟是因为过去的某种逃避,还是何种缺失所造成的?当你想要继续往前走,想要停止焦虑,你该如何找到前进方向和行为动力。
此刻开启你的真正成长
文章开篇我便提出找寻自己的道路这个问题,并不是希冀你突然做出巨大改变,或是马上远离现在的生活,而是一种提醒,提醒你回看自己的生活。比如,是否时时不满意自己的生活?是否总是让别人来决定你的人生选择?是否做任何事总是无法坚持?
陈婕君在《可塑的我》中就指出,很多成年人身上出现的问题其实都是跟小时候的教育有关。比如18个月之前家长应该尽量多满足孩子正确的需求,5-8岁是培养孩子基本的意志力和实干能力,6-12岁培养孩子将一件事情贯彻执行直至完成。
当然,并不是说一定要让孩子在这个阶段成长到何种程度,而是家长要懂得培育孩子时所要学习的内容,这样以便于孩子将来能够更自信、更确定的走在这条人生旅程中,不过现实中,能够每一步都走得正确的人少之又少,所以许多人往往在成年后为了更好的身心发展,通过不断追溯童年或寻找心理咨询等方式去治愈、完善、整合自己的内在冲突,成长为一个新的自我。
在《可塑的我》中陈婕君提到,“从心理学角度上来看,成年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大概在18-28岁进行”,并且“人们在高中时就会逐渐开始思考人生,开始思考要读什么专业,要成为怎样的人”。但在我的读书时期中,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强调的都是把学习作为主要任务,其他都是次要的。
也就是说,原来应该去了解、观察、学习自己的人生榜样,确认自己是谁,找到人生目标等等一系列阶段任务因为只顾着考试而被推后,当然也包括各种家庭教育所导致的问题,这会使得孩子在心理和精神上产生各种矛盾,又因为得不到及时解答,成为将来人生发展的绊脚石。
但是幸运的是,进入大学以后,它相当于一个进入社会的缓冲期,你在这三年的时间里可以开始重新思索以下问题:我到底是谁?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应该如何获取自己的力量?而你应该去做的事是:我该如何获得自信?余生中最重要的事是什么?怎样建立适合自己与自己、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当然,这些问题并不局限于年龄,而是任何时候当你对人生有疑惑时,当你灰心丧气时都可以拿出来问问自己,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也因为人类是追求意义的生物,有些人会觉得很重要,有些人会认为无所谓,但我觉得能读到这里的你应该属于前者。
那么除了想这些问题,我们还能够做些什么呢?在《可塑的我》中陈婕君推荐我们多阅读人物传记,通过了解别人整合自己。我还记得在大学期间我看得最多的就是各种畅销类书籍, 像刘同、孙晴悦,那个时候,他们的故事打印在白纸上,文字简单易懂却特别振奋人心,是那时的我非常向往的生活状态。
现在再回头看这些故事,更加明白他们能够讲出来,是由时间和经验浇筑的无畏和勇气,再经由一些好运,而他们背后的努力和辛苦,你会发现总是在文章一笔带过,不过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那时是这些激励着我一直不停地探索自己的边界,没有虚度大学时光,以及在后面工作以后坚持写作到现在。
想起庆山所写道,“书籍的对照作用,在于它们传递大量生命的状态与信息。”我觉得不止书籍,观影和与人交谈也同样由此效果,但需要更仔细择取,而书籍相对来讲,无论从历史角度,还是选择方面,都更加方便。
在《可塑的我》这本书中陈婕君曾提到一些对小孩塑造的问题,我在后面会说到。在这里我直接跨度到进入大学这个时期,是因为根据我有限的阅历,影响自己看法的人往往是最亲近的人,大部分的成年人已经拥有固定的思维逻辑很难改变,所以尽管只是物理层面的远离,却可以让孩子拥有一些自由,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上,都是非常好的。
就像我这节开头提到的那些问题和应该做的事,都是我在进入大学后才思考和行动的初衷,为此也崩溃过,痛哭过,再通过各种努力,除了找寻答案,也去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自信和确定。
这也是为何陈婕君老师指出这个时期非常重要的原因,因为存在感和意义感是所有人都渴望获得的,对心理和精神而言是极其重要的养分。
寻找自己内在的根源
不过这些对于个人成长来讲还是不够的,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你会不断追寻自己内心缺失的来源,也就是所谓的原生家庭所带来的的伤害或缺失。
比如《我的内在无穷大》这本书中所提到的,“当一个孩子处于悲伤中时,父母通常的反应是努力帮他盖住这种悲伤,或是给他一些简单易得的快乐,迅速稀释悲伤。孩子对这种处理方式的学习是潜移默化的。天长日久,孩子对悲伤情绪的本能反应可能也是迅速地覆盖它,或用一些非常浅层次的快乐将它冲淡。”
比如《可塑的我》所提到的,“如果在小时候习惯了自己的需求被拒绝,长大之后自然也不会觉得自己的要求应该被满足,也不会认为伴侣不满足这些要求是伴侣的错”。
这些问题在当时来看也许仅仅是父母想要偷懒的一个小举动,但对孩子的人格发展来讲却成了一个隐藏的心理缺陷,以至于长大后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或者与自己相处时,总是无法正确的表达自己而产生割裂的结果,这个后果的严重性因人而异,但它就像定时炸弹,你无法确定它爆炸的时间和威力。
在《可塑的我》中陈婕君就提到一个弗里曼博士所研究的心理模型——依恋循环。这个模型可以很直观描述一个人从小到大的日常生活如何影响到将来的人格发展。比如遇到压力的感受、归因、处理;比如当处于小孩与父母的互动会影响在将来形成何种人格和性格以及行为模式。
就如《可塑的我》写道的,“依恋循环模型包括四个步骤:需求——表达——满足/不满足——心理结果。在第三步中,如果需求被满足了,就会感到这个世界是安全的。”
而在这个模型中,需求首先分为生理和心理需求,比如生理需求就包括食物、接触和运动,婴儿哭泣可能是饿了,及时的喂食很重要,而另一边婴儿同时也需要父母的触碰,就像美国依恋心理学家玛丽·安斯沃思通过多年跟踪观察发现,如果父母能短时间内安抚哭泣拥抱哭泣的孩子,会形成安全依恋,同时在带孩子时,你会发现孩子会根据你抱他的方式而给予不同的信号,这也是一种运动需求的表现。
那么对应的心理需求又分为哪三种呢?爱的需求、联结的需求、情感流动的需求。
根据调查,在同时期的美国心理学家哈里·哈洛就利用基因接近人类的恒河猴,做了“恒河猴母爱剥夺实验”,将刚出生的幼猴放在没有母猴安抚拥抱的笼子里,只定期提供食物,在这样的生存模式下,三个月以后的幼猴变得孤僻、极易惊恐,很难融入同类群体。
通过这个实验你可以看到,人类婴儿不仅需要食物,还需要别人的关注,因为这种身体层面的接触会使得婴儿有安全感,同时虽然父母听不懂婴儿在说什么,但父母下意识会回应他,这也是一种情感流动的表现。
书中得出结论,“当这六个需求被理解、被感知并被满足时,个人基本上就可以健康发展。”不过这也只是第一步。
第二步是表达需求,让孩子懂得只有被表达了,别人才会知道,同时父母要懂得衡量这个需要是否正确,假如它是不恰当的,要及时告知孩子,如果是正确的,要合理回应他,这样会让孩子对父母、对周围环境以及内化为对自己的基础信任感和安全感。
这样的良性循环是孩子发展人格和心理的重要基础。就像陈婕君在《可塑的我》中所强调的,这会帮助他在将来与他人的情感互动中,既懂得表达自己需求,也允许别人拒绝自己的需求,在别人拒绝自己时,他能同时考虑自己的需求和对方的难处,不会把一件事情上升到对一个人也包括自己的否定,这也是一个人自尊稳定的表现。
不再被焦虑困扰
上面两节我主要讲述的是成年时期的自我成长和对原生底色的追溯,因为大部分人通过心理方面知识的学习能更加深刻剖析自己所存在的矛盾与冲突,但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后又会面临外界所带来的压力,比如赚钱数量,社会地位,保持身体等等。
可是你知道吗?大部分感觉人生失控的根本原因是,想要的东西太多,但能力太低。但也有另一种极端的想法,“只要不定目标,不再对未来有希望,就不用经历失望”。
而在《可塑的我》中陈婕君开篇就提到所谓的中年危机其实就是一种心理状态,就像我们常常提到的自律,大部分人认为自律就是按照规定的时间完成计划的事,但其实很多人都理解错了。
书中写道,“自律并不是一定要每天按照时间点完成相应的事情,而是可以在这一段时间之内很好地平衡需要完成的事情。”也就是大部分人以为的控制过程就是自律,而不是对实现目标的掌控。
不过就像作者陈婕君说的“人的发展是重置的、连续的过程”,每个时代每个年龄阶段的人们首先都是在为生存需求而努力,当满足后又再次推进其他项目,这样的方式能明确自身的能力和界限,而不是盲目前行。
但为什么到了一定时间阶段,人会感到焦虑不安?这看起来是因为眼前的状况而导致的,其实是你曾经想要逃避的东西再次浮现而导致的恐慌。
比如在成长期间选择更容易的那条路,于是当走到一定时间节点,自然这条路变得更狭小和拥挤。这个选择本身没错,但做选择前人应该提早意识到将来可能会面临的局面,有忧患意识。
比如你在开始做一件事,如果难度系数过大,自然没办法轻易上手,受打击是很正常的事情,放弃很容易,但是如果你先选择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完成后不断提升难度或者每天坚持下去,那么你的能力自然与日俱增。
所以你看,成长是立足于每一天的生活,而不是一蹴而就,并且焦虑并不是坏事,它就像你身体的免疫系统为保护你在和病菌打仗,提醒你自己该去思考剖析焦虑的源头,该行动起来了!
但有些人在成长中却没有学会正确处理情绪,提高自己看待问题的能力以及承受力,而是在每次遇到问题总以逃避的方式对待,错过了发展心理成熟期的时机,于是焦虑自然就被无限放大,最终吞噬自己。
但就像《可塑的我》这本书中陈婕君所说的,“人生的改变一定是长期自我察觉、自我规划以及采取改变行动后逐步产生的结果。”所以不要担心,你如今走的每一步都不是白费的。
总归来讲,我们每天都是在以个人的经历去看待世界,去建立自己的眼界,但在此之前,我们更重要的是去成为一个完整的、成熟的自我,而这也是陈婕君写出《可塑的我》这本书所要表达的意义所在。
——完——
作者简介:疯华绝代的四喜,写作者,阅书写感悟,希望所写内容帮助人成长,给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