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简书上看到一篇文章“为什么大多数人宁愿吃生活的苦”,也不愿吃学习的苦”,作者认为学习的苦需要我们主动去吃,而对于生活的苦,每个人都是承受者;而很多人宁愿吃生活的苦也不愿吃学习的苦,除了”懒“之外,主要还是身处环境的局限,自身认识的格局与认知。即,在这些人的认知里,即使吃了学习的苦短期也没有效果,而生活的苦早已适应,并不觉得苦了。
中国古语”没有吃不了的苦,只有享不了的福“说的大体是这个意思,不管生活给了什么我们都可以照单全收,这是我们的生存本能,趋利避害是最低等的单细胞动物都具有的本能反应。而要克服本能,上升到理性层面需要我们强大的意志力。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发展由非意识阶段-意识阶段-意志阶段,刚出生的婴儿生理活动都是都是生存本能,婴儿不断成长,开始对周围环境产生意识,而意志则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克服本能,通过后天不断磨练形成。学习则是需要坚定意志力的高级活动,从这个角度来讲,吃学习的苦是更难的。
我有一个亲戚初中辍学,辍学后一直在一家店铺做销售员,现在已经三十二岁,生活过得很清贫。她女儿也有7岁了,她经常跟她女儿说的一句话是”好好学习,以后去大城市,不要像妈妈一样在小县城“。有一次,我问她”让你重新选择的话,你会好好学习吗“她想都不想”我就不是上学的那块料“。
是啊,既然生活已经很苦了,就不要自找学习的苦吃了,顺其自然地把希望和压力转嫁给下一代,通过拼下一代来证明自己,而不是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这是很多家长现在做的事情。各种培训班的火爆正是家长们焦虑的体现。
记得上初中的时候,我总是喜欢重复做会了的题目,遇到不会的题目会让我焦虑紧张,那时候好希望有一个万能公式可以解决所有问题。后来,上大学、工作、结婚生子,逐渐发现生活永远没办法按照预想的发展下去,生活的问题也永远没有万能公式,如果有的话,那只能是不断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补充自己的知识库。也慢慢认识到学习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问题也只有靠学习才能有所改善,生活的苦需要学习来调剂,来中和。
我是一名2岁孩子的妈妈,因为孩子的养育问题,于今年5月底离职,离职前在一家航空公司人资部工作。离职后的两个月里,每天围着孩子忙碌,虽然充实但是总感觉被生活推着走,没有方向,摸不到头绪。工作的时候,必须不停学习提高专业能力;而全职之后完全靠个人主动性,学习或不学习,暂时都不会影响生活质量,那么很自然地就淹没在家庭琐事中,进而与社会脱轨,导致重新踏入社会时找不到出路,没有社会价值感,我想做全职妈妈最危险的就是这一点。
今年7月份去上海旅游时,跟上海的朋友小聚,机缘巧合他推荐我加入007,当时被“输出倒逼输入”这句话启发到,决定加入007,逼自己学习。加入之后,先是感受到班长的热情洋溢,而各位战友那么有才气确很谦逊,让我自愧不如,这种差距感让我有些许焦虑,更是给了我学习的动力。很荣幸接下来七年跟大家一起成长。七年在一起,请多多赐教。
学习应是生活的主旋律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