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买了一套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平凡的世界》,送给儿子作为礼物。过了一段时间,我问他看了多少,他说看了有一半了,我又问看了之后有什么感觉,儿子又说小说中的人物生活的太苦了,真实的生活会有这么苦吗?我嘴里说着有,思绪却回到了书中,回到了从前,回到了过去的生活,回想自己读这本书的点点滴滴和有关贫苦、苦难的话题……
也许是书中的内容和自己的生活很贴近的缘故,或许还有一些别的情愫吧,《平凡的世界》在我的心中,永远都是一种神圣的存在。在我的意识中,这本书应该和《悲惨世界》、《复活》等名著并驾齐驱,它们都是在我成长的经历中,给我的心灵以洗礼,让我能够认识、区分平庸和伟大,属于给了自己巨大精神鼓舞、永恒精神激励的文学巨著。我会永远将它们置于书架中最为神圣的位置,要是可以,应该每天敬上一炷香,以示虔诚!当我将那一整套书交给儿子的时候,我非常想对他说,苦难是那个时代的缩影,读出苦难其实不难,难的是怎样欣赏主人公经历那些苦难后,仍然坚强的活着,快乐的活着;越是看惯了生活中的尔虞我诈,就越会为小说中人物在苦难中尽力维护那份来之不易的亲情而感动。
哲人说:“苦难是人生的老师”,其实我看未必。越是苦难,才越能看清楚一个人,看清楚一个人的内心。即使是在优越的经济环境中,有多少人为了蝇头苟利争得头破血流,更不要说在苦难的环境中,为了生存,会做出多少伤害别人的事情;也许会有很少的人,能够正面面对苦难,奋起而战,但又有多少人能够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持之以恒的坚持自己的做人原则,主动、积极的维护那一份难得的亲情。
当看到兰香因为家庭经济原因要辍学时,少安对她的安慰和支持让我动容,感觉到那些温暖人心的话,同时也温暖了我的心;当读到少平不听从父亲和少安的建议,执意要到黄原打工,少安“从手头挤出五十元钱,硬往弟弟手里塞”的时候,我又好像回到过去,回到上学时姐姐哥哥对我的关心与呵护时刻;当读到少安的砖窑倒闭,父亲拿出少平为自己箍窑洞的钱,帮他度过难关的时候,我都会想起含辛茹苦的父亲,无论自己怎么缺衣少穿,都要拿出钱来供我们五个孩子读书学习;当兰香考上大学的时候,少平为她跑前跑后,置办所有上学的物品,把准备初到矿上应急用的钱准备全部给妹妹花销完时,我非常替兰香高兴,因为那个时时刻刻替她着想的哥哥。
关于苦难中亲情的文字,每次都能深深的打动我,让我潸然泪下,原因可能都是苦难中的亲情,犹如悬崖上绽开的一朵百合花,让人在绝望中看到希望,又像茫茫沙漠中的一滴水,成为拯救生命的神圣之水。正是那份苦难中的亲情,让孙少平一家人在历经坎坷和雨雪风霜后,还能那么团结、相处的那么融洽,这也许正是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家庭,有着超强凝聚力的原因。每当想到苦难中的亲情这个话题,我都会想到我们自己的家,在一次次的变故中,也像小说中的情节一样,没有因为变故而分开、分散,而是变得更团结,关系更融洽,这又是多么的不易!
最后,我很想告诉儿子,苦难中的那份亲情,将会成为一个人一生之中最为宝贵的财富,与其说爸爸在将《平凡的世界》当成神仙一样的供奉,不如说爸爸是在对困难中的亲情进行膜拜!因为我相信即使我们每个人都必须经历苦难,但我们也要保证永远不丢失亲情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