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来者
初来简书,初次在一个平台上写下自己的想法与感受,我感到十分激动且惶恐,激动的是我似乎在学着以文字的方式来慢慢表达我的感受,我总觉得把想法写下来,才会产生更多的思考, “写”是具有推理功能的,写着写着便会明白许多。惶恐便是我的观点只是代表我浅薄的理解,它基于我较少的生活经验、较短的闲暇思考和不足的知识储备,有些话,可能并没有基于太多硬性条件支撑,所以在开头,我想承认一点,便是我非常无知。
我曾多次引用怀特海的一句话:“忘记了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记得有一次在大巴车上遇到一位小学老师,随意聊了一聊,她谈到自己因繁忙的工作已经没有太多闲暇看书了,而且看了就会忘,似乎也没有太多意义。我便再度和她分享了怀特海的这句话,我相信正是那些没有忘记的情节、奇妙的理论、灵魂碰撞的观念才是书对于你的价值所在,我也总喜欢在写总结的时候先不翻书,写下我最深刻最印象之处,再去回翻那些已经模糊的细节。抱歉,我又扯远了,我本来想大致分享我写读后感受的逻辑,便是根据我印象深刻程度的顺序来分享,至于怎么读书,罗翔老师在书中和b站中都有提过,我也有些自己的想法,在这里,也鼓励自己在未来写一篇关于读书的分享。
读完罗翔老师写的序言,我便喜欢上了这本书。罗翔老师让我想起了大一教专业课的老师,这本书也是那位老师在上课时分享的,他们教会学生不光是课本上知识的内容以及知识背后真正的意义所在。说实话,听完我专业课老师的课后,我信心满满,相信这次回家辅导我弟学习的时候不再是怒气冲冲,应该是心平气和,用平等的目光去与他交流,相信他、鼓励他、引导他,但我回家真正面对我弟的时候,我只能说隐忍了一会儿,但该生气的时候依旧生气。我很惭愧,正如罗翔老师说的:"这个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从马里亚纳海沟到珠穆朗玛峰,而是知道和做到之间。"看来,我仍需修行。
罗翔老师在书本里会分享一些自己的观点,会与你对话,使你也产生一些思考,我觉得这是我读书很难得的地方。我总是看一本书,栽倒到作者的观点里去,少了自己的思辨性。罗翔老师在后记里写的对学生的祝福,让我想起了有些老师在最后一节课收尾总结之时,在PPT上放上几句对我们期望的话与祝福,我便在此又真切地感受到了大学老师很暖心的一面。
前菜上完啦,我谈一谈具体的小点。
关于相对主义
我觉得在这本书中,最大的收益处便是对于“相对主义”的反思。在此之前,我总有一个疑惑,在教育学的历史中,学者们为什么总会走向一个极端即“唯什么什么",为什么有许多学者都坚持、维护各自的派别,而不是“取其精华,去其糟泊",相互学习与理解,我总觉得这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这很容易吃亏。就比如过分强调的理性主义、实证主义、科学主义,甚至全盘否认“形而上学”。当然,抹不开的有历史背景因素,我相信也会有一些群体效应,都让他们意识不到各自观点“相对”的正确性。在这里,专业课老师分享了“钟摆效应”,那我便想若这代代的学者们都以相对主义来思考问题,是否就会大大促动教育学的理论发展?
突然在书中有一段话警醒了我“如果持相对主义的价值观,人类一切的道德秩序都可能崩溃,我们也就失去了谴责罪恶的能力。如果没有绝对的对错,那么喜爱吃人肉不也是一种口味问题吗?”没错,若我们没有一种撼动自己内心的观点、较为坚定的立场与其他观点相碰撞,我们只持一种“每个都有每个的好”来敷衍自己的想法,这是不利于知识的进程、历史绵延的。
我们不难发现,在辩论赛里,正方与反方各有各的破点与立论点,但是打完辩论后,站在我方极端角度的思考后,你便会对这个辩题有了新的想法。而新想法的诞生是站在两端极限思考问题,如果我们一开始以相对主义的方式思考,是否还能形成自己真正的想法?
所以,我们有时候需要给予自己一个坚定的答案,让它成为可以撼动我们内心的存在,当然这不意味着我们不可以学习他人的观点。我们总是先形成一个“唯什么什么”的看法,再与其他思想碰撞,重新审视当初的想法,使得之前的想法再次发展,而不是"横也对,竖也对,各有各的对",那么思想也会逐渐懒惰,相对主义始终没有给我们一个最后的结果,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教育学家们一直追求“教育”一词的概念,一直探索至今。
关于具体的善意
读完书,我便也开始和罗翔老师一同反思自己,所追求的善,是抽象的善还是具体的善。我也常因为一些新闻、电影,为一些人感到不公,同情他们,想要帮助他们,但是这个“善意的表达”是否只表现在个人情感层面,我们是否有真正地付诸行动?
奶奶快近九十,不久之前摔了一跤,上厕所、洗澡都需要陪同,父亲便只好把她送到姑姑家,因为疫情帮助照料一阵,在昨日我问父亲何时能接回她,他便问我“那谁来帮助奶奶?你吗?”很惭愧,我第一反应是我不是很想,但是我又反应到自己是“过分抽象的善意”,抽象的善意是否真正地有意义,是否只是一种自我感动?隔了十秒的思考,我便答应了父亲, “我可以做到”。现在想想,还是很惭愧。
不过,我总觉得抽象的善意不是伪善,这句话像极了我为自己行为的辩解。
罗翔老师在书里引用了许多语句,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两句,一个是卢梭的“人是目的,不是手段”,还有一句便是修女特蕾莎说的一段话:
你如果行善事,人们会说你必定是出于自私的隐秘动机。但还是要行善事。
你今天所做的善事明天就会被人遗忘。不管怎样,还是要做善事。
你如果成功,得到的会是假朋友和真敌人。但还是要成功。
你耗费数年所建设的可能毁于一旦。不管怎样,还要建设。
你坦诚待人使你容易受到伤害。但还是要坦诚待人。
心胸最博大最宽容的人,可能会被心胸狭隘的人击倒。不管怎样,还是要志存高远。
人们的确需要帮助,但当你真的帮助他们的时候,他们可能会攻击你。但还是要帮助他人。
当你把最宝贵的东西献给世界时,你会被反咬一口。但还是要把最宝贵的东西献给世界。
关于偏见
读完这本书使我身上少了许多傲气。现在,我会大方地承认自己的无知,当然这只意味着我对智慧之浩大的肯定,而不是成为我不探索这浩瀚星空的借口,相反,这更让我坚定对知识的追求。这也是在书本里提及的一大对比:苏格拉底否定性的智慧和智者学派的相对主义。
我在之前也会存在一些对自己观点高谈阔论的满足感,地域的满足感,甚至一些专业化知识带给你学术的满足感、与他人不一的满足感等等,读完这本书,你会更坦诚地面对自己的人性幽暗面,仿佛和罗翔老师一起承认那些曾经无知的偏见,变得更有勇气了。人不需要被教导,人只需要被提醒。当我不断反思与回想后,才知道如何做一个谦卑的人,才能正视自己对学术的信念与动力。
只有走出偏见,我们才能以更宽大的胸怀面对人类浩瀚无垠的智慧。
我先写到这里,其实我想说的还有很多,但是那些还不足以分享,不过也有一点就是,我意识到自己写的有些累了,我总是慢慢锻炼,毅力才会强大。
我看完这本书以后,对一些老师提出的案件也产生了自己的思考,还有死刑的存在,秩序存在的价值,不得不再次感叹人性的复杂,不过我们依旧坚持完善法治的细节,人类一直在追求公平正义中不断前行。这本书中我留了一个值得我不断思考的问题,正是卢梭说的“人是目的,不是手段”,待我看完相关书籍,再去回过头来理解此话之含义。
我想以罗翔老师于一次开学典礼演讲的最后一段话来收尾:
各位同学,愿我们在共同体中,拥有持续行动的勇气,获得源源不断的热情,在使命中超越我们有限的今生。我们无需关注未来,我们只需要活好今天,因为永恒由每个今天构成,每个今天都可以触摸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