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流浪地球》,结果不如预期。随后我发了一条朋友圈,内容是这样的:
《流浪地球》我是冲着大刘的名头和预告片去的,但看过有些失望...其实是很失望,跟《三体》差太多了。大概是中篇,施展不开手脚吧。场面可以了,漏洞太多。如果架空背景,不是“流浪地球”,是“流浪星球”,就好很多。
电影就是这样,为了达成商业目标,往往过度宣传,过度抬高预期。但就科幻题材而言,欧美已有大量优秀作品在前。观众看完后,很容易在心中判断高下。
先说这部影片的一个“硬伤”——时间跨度与文明发展相悖
故事背景是太阳进入“生命晚期”,因自身引力不足以制衡核聚变所产生的张力,因而持续膨胀并将吞噬整个太阳系,人类携同地球开始星际流浪。
确实,所有恒星都有自己的寿限,太阳衰亡,合情合理。但问题是,这个时间点距现在未免太长了点。
有多长呢?不是一万年,不是十万年,也不是一亿年,而是五十亿年!
这是多么巨大的一个时间跨度!
一部科幻片,既然出现了观众熟知的事物,他们必然会与现实产生联想和对比。而时间线,是人们心中不言自明的评判标准。
所以你能原谅,五十亿年后人类文明还停留在地球表面,靠采矿机、运输车、各类人力操控设施与天斗、与地斗、与木星斗吗?
五十亿年后,人类如果还在,即便没有征服宇宙,起码也制霸银河系,把太阳拿来照明采暖。顶不济也可以大量建造宇宙飞船,进行空间跃迁、穿越虫洞,直达幸福彼岸。而决不是倾其所有造发动机,把地球这个庞然大物整个带走!
你不想抽这些后辈一巴掌,骂他们:孙子!你们这五十亿年是在冷冻箱里睡过来得吗!你们这是要把老祖宗死死地气活吗!
所以前面说“架空背景”,因为流浪的如果不是地球,这些人不是地球人,那科技文明如何如何都可以解释。但只要是地球,就很有问题。
这也是许多科幻作品塑造出星际探险、外星人入侵、生化战争或电脑取代人类等情节,却不去碰太阳灭亡这个“大灾变”的缘故。那都是下个一千年甚至几百年内都有可能发生的事,而五十亿年之后的世界根本无法想象。
魂斗罗?加特林?上海?杭州?
除了这个“硬伤”,还有几个明显的漏洞。
第一,“领航者”空间站没有武装力量。
这不是吹毛求疵,委实这点给我一种很业余的感觉,让我一度怀疑《流浪地球》是大刘早期或练手作品。
2500年的流浪之旅,地球本身没有保护就罢了,连“领航者”也没有。
且不谈什么外星人袭击,就算碰上个彗星群、小行星群、太空垃圾等等,每次都兜圈子绕开还是直接撞上去?是不是有个激光炮、核磁炮、等离子炮什么的直接击碎更方便些?
然而并没有,不然刘培强也不至于在最后“自爆”牺牲了。
第二,刘启是抓不到朵朵的。
这一点大家都说过了,不再赘述。其实我想说的是,足以推开地球的力道怎可能不对地表形成破坏?何况救生球都被撕破,面罩也已泄露,刘启最终牺牲才合情理。之后以背影出现,留着寸头的人我以为是朵朵,然而又不是。
第三,这点我不确定——“领航者”空间站的燃料应该是核燃料吗?30万吨核燃料爆炸不会毁灭5000公里之内的地球吗?期待科技大牛解惑。
第四,角色塑造生硬。
看过第一幕,一度认为刘培强父子关系良好,刘启对父亲充满了仰慕依恋及思念之情,怎么长大后就变成了“仇视”呢?是当时孩子小,没告诉他母亲离世的真相吗?没有交代。
女主朵朵除了“吹泡泡”,全程无亮点。
救援队长王磊,很“闷”。他可能是要塑造一个美国大片中冷峻强硬的战士形象,但完全没把那种“外表冷酷内心紧张”的感觉演绎出来。
紧不紧张其实很简单,就看眼神动作,动起来快不快,有没有力度。
王磊全程给人一个感觉,茫然,迟钝,慢吞吞,不发力。当然这也跟给的镜头有关。
达叔半世英名,重又回归龙套。
至于其它人,都是想给戏份但给得很突兀的。正常来说,他们的来历需要一些简短但不可缺少的镜头来交代。如果不交代,那就是纯路人,后面也不出现。而不是话剧式,后台化好妆,上运输车作个自我介绍,完了就生猛开怼。很尴尬。
第五,还说运输车。
夸张一点说,这部电影前半部分是在“车上”,后半部分是在“天上”。而“天上”也没什么,只有三样东西,木星、地球和空间站。
说好听一些,是避重就轻,侧面迂回,说不好听就是偷懒。
但话说回来,作为国产科幻电影的“开启”之作,大家自带“宽容滤镜”吧。
第六,镜头衔接不连贯。
到最后点燃木星阶段,你都不知道谁受伤、怎么伤的、谁救了谁。该远镜头时用近镜头,该特写的却忽略掉了。这是导演的锅。
以上,是我对电影《流浪地球》的评价,打分的话,勉强及格。
目前来看,它的票房很好,我想大部分观众和我一样,是受到了宣传片和大刘名头的感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