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卫星
本学期我给青年教师推荐的阅读书目是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这本书在几年之前我就拜读过,其中有很多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尤其是对于新入职的青年教师来说,更是一种培训和引领,它给我们指明了教育的方向。李镇西老师有很多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但是我们不能生搬硬套,也要活学活用。
只希望通过一起阅读这本书,能够给我们的青年教师带来一些有价值的思考,让他们感知什么是有温度的教育和对教育的爱,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价值观,更加坚定我们教育的初心。
张老师今年三十出头了,是一位很有经验的班主任,在今天的青年阅读交流时,她首先发言。她有针对性的谈到了“后进学生”的教育与转化问题,很有自己的想法和方法,能够理论结合实际,活学活用。
她说,教育要民主,用心灵赢得心灵,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能歧视学生。教育和转化“后进学生”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但其基本的教育思想却应该充满“民主、科学和个性”的精神。爱,是教育的前提;但是,对“后进学生”来说,这种“爱”应该是真诚的。换句话说,教育者对“后进学生”的爱,绝不应是为了追求某种教育效果而故作姿态的“平易近人”,而是教育者真诚人道主义情怀的自然流露。当我们自然而然地把“后进学生”看作朋友时,这些顽皮的“后进学生”也会不知不觉地把我们视为“哥们儿”。
第二个发言的是今年新入职的李老师,也是班主任。她今天也重点谈到了“后进学生”的教育与转化问题。她说,教师要善于巧妙地把自己对学生的表扬或批评转化为集体舆论的褒贬,让集体的每一个成员(不只是“后进学生”)都意识到:自己有了进步,是全班的光荣;自己犯了错误,是全班的耻辱。相当多的“后进学生”诉说,他们从小学起就被老师冷落、辱骂,甚至体罚。这种歧视,不一定是教师的自觉行为,但后果却是不但使这些学生丧失了自信更丧失了自尊,更严重的是在他们心中播下了对教师乃至对教育的敌意的种子。
这让我想到了李镇西老师笔下的“万同”同学,一个精神和感情的双重孤独者。他从小几乎没有什么亲情之爱,读小学起便总是生活在集体舆论的对立面,成绩太差使他很难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干涸的心田,渴望真情的雨露,可是,谁来满足万同作为一个“人”的最起码的精神需要和感情企盼?
我们不应该把所有的“后进学生”看作思想品德坏、学习成绩差的群体,而应该视为一个一个具有自己丰富而独特精神世界的“个体”。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不要让上课、评分成为人的精神生活的唯一的、吞没一切的活动领域。如果一个人只是在分数上表现自己,那么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等于根本没有表现自己,而我们的教育者,在人的这种片面表现的情况下,就根本算不得是教育者——我们只看到一片花瓣,而没有看到整个花朵”。
“后进学生”必将是一个长期、客观存在的话题和现象,我们不可否认,更不能逃避。相反,我们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爱。因为这不仅是我们应尽的职责,更是我们对于教育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