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学习
和60万日语爱好者在一起
春风吹拂,万物竞生。
今天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是每年白昼长过黑夜的第一天,各地的人们以自己的方式庆祝春分,或祭祖、或踏青、或采菜、或竖蛋。这天之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滚滚春雷酝酿云间,农民们也开始忙碌的春耕。
日本也过春分节「春分の日(しゅんぶんのひ)」,并把春分、秋分设为法定假日。最初,是以皇霊祭(こうれいさい)的形式,在这一天祭奠历代天皇、皇后及其他皇室成员。后来改称“春分日”“秋分日”,成为国民休日。因此今天很多日本的社畜是不上班的,学校也会放假。
以春分、秋分为中心,包含前后各三天在内的一周称为「お彼岸(ひがん)」,第一天叫作「彼岸の入り」,最后一天叫作「彼岸明け」。日本人在这一周的时间内扫墓、念佛、祭神。有一句日本谚语叫「暑さも寒さも彼岸まで」,句中的彼岸便是指春秋分时节的这个“彼岸周”。
彼岸花
“彼岸”这个词原本是佛教概念,我们常听到的“波罗蜜”一词便是梵语“至彼岸”的音译。自然,春季、秋季的彼岸周就带上了浓厚的佛教色彩。
中国人过春分,除了踏青、放风筝之外,还要去田间采摘“春菜”,拿回家与鱼片同滚,做成春菜鱼片汤。听名字十分鲜美,但小编的家乡没有这种习惯,因此没有机会尝到味道,很是遗憾。南北方对这“春菜”是什么菜定义不同,在此就不赘述了。
虽然常常能看到名叫「春菜(はるな)」的日本女孩,不过当然此菜非彼菜。那么,日本人庆祝春分时吃什么?
就是这玩意
这看起来像是在米饼外面包了一层红豆馅,我们知道日本人嗜甜,光是看看图,可能都顿时有一种牙疼的感觉。
关于这东西究竟叫什么,就连日本人也很难一次性说全正确答案。因为这小小的点心,在一年中随着四季变迁,各有一种叫法。做法也不尽相同。
春秋之差:牡丹饼vs萩饼
お彼岸时期用来上供的这种点心,究竟该叫牡丹饼(ぼたもち)还是萩饼(おはぎ),是个连日本人都会头疼的问题。很多商家为了方便,把这种红豆和米做成的甜味点心统称为萩饼,但从它的由来上看,这么做其实是不对的。本质上虽然一样,但春分时牡丹盛开,秋分时萩怒放,这种作为供品的点心也就随之更换叫法。
牡丹(左)与萩(右)
牡丹饼(左)与萩饼(右)
也有人用「能清晰看到一粒粒豆子(つぶあん)的就叫萩饼,把豆子磨碎包在米团外面(こしあん)的就叫牡丹饼」来区分这两种食物。
据说是因为秋季时红豆刚刚收获,皮软味甜,所以不磨碎也很好吃。春天的红豆则经过一个冬季的洗练表皮变硬,为了追求口感才要磨碎。但制作这种食物的材料不局限于红豆和米,还可以用到黄豆粉、青海苔、芝麻甚至毛豆泥,所以还是看送进嘴中的具体时节来决定最为妥当。
夏冬对比:夜船 vs 北窗
乍一看这两种称呼没头没脑,甚至不像是食物的名字,和春秋季节的画风可以说是天壤之别。那么现在考察日语水平的时候到了,其实它们的语源是相同的,都与一个文字游戏有关。
在这里还是要推荐下我自己建的日语学习裙:632843026,裙里都是学日语的,如果你正在学习日语 ,小编欢迎你加入,不定期分享干货(只有日语学习相关的),包括我自己整理的一份2018最新的日语零基础教程,如果你是学习日语的欢迎加入。
大家生活中很少接触到牡丹饼,但对年糕(餅/もち)肯定不会陌生。捣年糕的时候,捣杵撞击捣臼会发出“啪嗒、啪嗒”的声音。
ぼたもち虽然也是もち,制作方法却与普通的もち不同,不需要用到捣杵,这样一来就不会发出声音。住在隔壁的人只能看见你吃饼,却不知道你是什么时候捣出来的,这就叫作「搗き知らず」。「搗き」与表示抵达的「着き」又是同音,晚上天太黑,看不清船只是什么时候靠的岸,引出「夜船は着き知らず」,由此得名。
捣年糕是个体力活
同样的,冬天的称呼也是来自于「搗き知らず」。这次的「搗き」与「月」同音,变成「月知らず」之后,引出「月が見えないのは北側の窓」,于是得到“北窗”这一称呼。
顺便一提,除了吃牡丹饼以外,日本人在春分日还会吃素斋,当然,这也是受到佛教的影响,素斋在日语中叫「精進料理(しょうじんりょうり)」。
即便中国的春分不是法定节假日,但在这万物复苏的时节,就算不出门踏青,从繁重的工作和学业中抬起头,忙里偷闲地泡上一壶清茶,再来两个牡丹饼,看看窗外树上抽出的新芽,天空中偶尔掠过的飞鸟,也不失为一种乐趣。
豆知识
牡丹饼曾经是咸味的,因为江户时代的砂糖很贵。明治时代之后平民也买得起砂糖了,才渐渐发展成今天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