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这一节「刺激反射原理」,给我最大的启发是,我体会到自己在外部环境中的行为反射和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是不一样的。在外部世界中,由于信息环境错综复杂加上节奏很快,身体为了在这种情况下生存下来,很多行为是大脑来不及加工、思考、选择的、本能性的条件反射。这也就是自己总是后知后觉地做了一些行为,但当时没有意识的原因。就像,过去无数次过马路的瞬间,在那个时刻我都无法从「我」中抽离出来,意识到我来到了“红绿灯路口”,我的所有行动都是按照刺激信号的指示行事,比如,绿灯瞬间冲出去;红灯就停下来。
意识不到的原因是因为信息环境太嘈杂了,需要处理的事项太多,比如过马路的时候在听歌,在发微信,打电话,刷短视频,想事情,注意力被这些事项占据时,人的行为只会按照信号的指示行动,处于自动模式。这让我回忆起刚开始学开车的时候,手忙脚乱,因为在开车驾驶的瞬间需要多个动作同时完成,一开始身体不熟悉这些动作和流程的时候,脑袋是高热的状态,而到后来大量练习之后熟悉了开车的动作,并且开车的路线也固定了下来,在开车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在跑神,只有开新路线的时候才会格外的专注。
开车的这个过程就让我明白,一个行动反射是如何从「意识层面」到『无意识层面』的。人在做熟悉的事情的时候,通常情况下是处于「无意识」的状态,同时因为信息环境的嘈杂和混乱,这个时候所有反应都是不假思索的,本能性的,按照刺激信号的指示做出的。比如,开车的时候看到红灯,就会踩刹车;而不是看见了这个灯,识别出灯是红色的,然后意识到红灯的时候要踩刹车,然后踩刹车。我突然明白,后面的反应过程是小时候牙牙学语,认识这个世界的过程。
认识世界到底在认识什么呢?
我想到了华楠老师讲道的:“人类世界的基本结构是符号与意义的结构”。
也就是说,认识世界其实也就是在头脑中建立符号与意义之间的关系。比如,从小妈妈领着过马路的时候就会叮嘱,过马路要走斑马线,要学会看红绿灯,过马路的时候要左右转头看来车,等等等。在这样一个又一个的瞬间了解社会的运行,学会了如何在社会中生存。这些也因为长年累月大量重复的经历储存在了潜意识中,而非意识里。意识或是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新的、陌生的、不熟悉的事情上。
也就是说,自己有意识地进行思考-选择-行动和无意识地行动是两个不同的瞬间和状态。就像在电脑上看到一个广告版面和在线下参加活动时看到的同样的广告版本,会有不一样的状态。在外部世界会做很多不知不觉地无意识地反应,这些反应是受到「刺激信号」的影响而做出的不假思索的、无意识的行动。
华杉老师讲道:“品牌是一个应用学科。所有应用学科,都要往它的基础学科去找。品牌的基础学科是传播学,传播学的基础学科是符号学,符号学的基础学科是心理学。”
华杉老师这句解读,让我对「品牌」这件事有了学科层面的理解。在工作中,『品牌』出现的语境总是与战略息息相关,都把『品牌』看作是战略重心和要地。但「品牌」这个事情是多学科综合而成的产物,它的背后是传播学、符号学、心理学。也就是说,如果抛开这些「做品牌」,只谈战略其实是在企业内部顶层设计搭建的层面,而非对外营销传播的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