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我:你为什么喜欢上海啊?
有时我也说不上来为什么喜欢,就像是你没有原由地喜欢一个人,说不出个所以然。
01
第一次到上海只是到虹桥机场,并没有太深入地走进它。原本那天是可以有时间出去转转的,但是我怕出去之后就找不到回来的路了,就一直在这个偌大的机场转悠着,转悠到午饭点,又继续转悠着,转悠到手机没电了,依旧继续转悠着,一直到登机。
今年冬天因为偶然的一个机会,我第二次来到了上海。我以为这个南方城市的冬天不会很冷,看过温度也确实还可以啊,于是在去之前,我脱下了厚重的羽绒服,摘下了暖暖的手套,像是过春的装束。
我还在想象着到那里之后我要跟朋友讲:在这个和我们居住的城市纬度只差7度的地方,冬天却是温暖的。然而到达之后才知晓是我想多了。一走下舷梯,便感受到空气里裹挟着的凉意,冷嗖嗖的气流迎面扑来,夹杂着细而冷的雨丝。幸好我提前看过了天气有备而来,撑开伞,踮着脚尖踩着湿漉漉的地面跑进摆渡车。
转过一次地铁到住的地方,老板娘也刚好外出回来,使劲裹了裹身上的棉衣,随即带我进房间,还不忘抱怨着:“这天气真的冷死了!”
我把随身携带的东西归置好便出门吃午饭,转过一条条小巷,看到一家小炒店,进去简单吃过后沿着路漫无目的地走着。
马路是一个城市的缩影,是一个城市气质的沉淀。所以在上海那几天,我不知道干什么的时候,就骑着ofo从这条街穿到那条街,然后再S形地沿着不知道南北排列还是东西排列的平行街道骑行,从天亮骑到天擦黑再骑到被黑色淹没。
冻的像只傻狗似的我左右手不断地倒换着抄在衣兜里,最终也依然冻的没有知觉,脸颊也冻的生冷,嘴巴被冷风吹的讲话也不自然。原来,这里的冬天也可以这样冷,我一直以为就算冷,也应该冷得很温柔的呀,此行颠覆了我这个错误的认知。
02
上海是个融会着中西,饱含着独特的岁月痕迹,承载着历史沧桑又必为繁华一方的城市。我初识上海是发哥的《上海滩》,唯美的像一场风花雪月的爱情。
上海的人很多,车也很多,这里集中了全国各地的车辆;这里有很多山东人开的店铺,“老山东手工水饺”、“正宗山东炒货”、“山东水果批发”;这里有个店叫“FamilyMart”,24小时营业,可以满足你日常饮食所需;这里小黄车多到每个小区,每个景点,每个学校都在门口放着“共享单车禁止入内”的警示牌的程度;这里的地铁十二号线称为换乘之王,几乎站站都能换乘。
在上海的那几天,我也才知道发糕并不是像黏黏的糯米团子一样的,而是像松软的馒头一样的;足浴店称作扞脚店;在泔脚桶是用来装剩菜剩饭的;在邻近重庆路的交大食堂,学生可以从早坐到晚,可以吃饭和学习。
同样地,我也才知道我竟然可以笨到换乘上三次依然换不对我所去方向的地铁。那晚和妈妈通过电话,我也才知道竟然从我妈到姨妈们,都是不同程度的路痴。
03
从豫园地铁站出口出来,右手边一瞧便可以看到东方明珠,过马路随着人群往前走,一直走到外滩。
沿着黄浦江边走,我看人也看景。即便是很冷的天,晚上的外滩依然集结着形形色色来自世界各地的旅人,他们三三两两并肩而行,哈着热气谈笑着,拿着手机亦或是相机拍着夜景,拍着夜景下的同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