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新闻,听到卖官鬻爵一词,其中的“鬻”字是第一次见,就想搜搜它有什么故事。
在《康熙字典》里这个字,作如下解释:
【唐韻】【集韻】 之六切,音祝。 【說文】䭈也。 【註】今俗作粥。 【爾雅·釋言】鬻,糜也。 【註】淖糜。 【儀禮·士喪禮】鬻餘飯。 【註】以飯尸餘米爲鬻也。 【左傳·昭七年】饘於是,鬻於是。 【註】饘鬻,餬屬也。 又【集韻】【正韻】 余六切,音育。 【左傳·昭三年】有鬻踊者。 【註】賣也。 又【莊子·德充符】四者天鬻也。 天鬻也者,天食也。 【音義】鬻,養也。 又姓。 【前漢·藝文志】鬻子名熊,爲周師,自文王以下問焉,周封爲楚祖。 又【集韻】居六切,音鞠。 【詩·豳風】鬻子之閔斯。 【傳】鬻,稚也。 【朱傳】養也。 又【集韻】忙皮切,音糜。 通作 。 又叶余律切,音矞。
从中可以看出“鬻”字的读音。这个字读音yù,一种是zhōu。yù的读音比较常见,它的意思是卖,出售,或者出卖。
比如说,“鬻画”就是卖画,“鬻文为生”就是靠写文章赚钱,“鬻狱”就是利用讼案收受贿赂,“鬻爵”就是出卖官爵等等。
zhōu的读音现代比较少见,它的意思是粥,用米面等食物煮成的半流质食品。
古代也作“育”解,表示养育,比如生儿鬻女。这也更形象了。同时,也作姓氏,比如鬻熊,楚国始祖。
现代日常更常用到这个词,就是“米汤鬻(yu)出来了”,就是平常煮饭,煮汤,煮面,水开满溢出来了,就是鬻锅。
“鬻”字为什么有两种读音和两种意思呢?
这就要从它的字源和字形说起了。“鬻”字是一个会意字,它由“鬲”和“米”组成。
“鬲”是煮饭的炊具,上面有两个“弓”,表示热气腾腾。“米”就是大家都知道的米。
所以,“鬻”的本义就是粥,用米在鬲里煮成的食物。
这也是为什么“鬻”的古代同义词是“育”,因为粥也可以表示生、养、滋润的意思。
“鬻”(zhōu)的本义后来被另一个字取代了,那就是“粥”。“粥”字是“鬻”的异体字。
“粥”字的形声更明显,所以它逐渐代替了“鬻”的本义,成为了表示粥的常用字。“鬻”字则被假借为“卖”的意思。
“鬻”和“卖”的区别
其实,“鬻”和“卖”的意思基本相同,都可以表示出售、出卖、使用、盗取等含义。
但是,“鬻”字更多地用于文言文中,而且往往带有贬义或者讽刺的意味。
比如说,“鬻技”就表示出卖技艺以谋生,“鬻歌”就表示卖歌以歌唱谋生,“鬻事”就表示盗取事名,“鬻权”就表示弄权等等。
“卖”字则更多地用于白话文中,而且可以表示中性或者褒义的含义。
比如说,“卖力”就表示努力工作,“卖艺”就表示表演艺术,“卖国求荣”就表示背叛国家谋求荣誉等等。
汉字之所以博大精深,就是因为它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涵,多样的形式,灵活的变化。共同珍爱和传承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