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还未深入了解本书之前,仅仅只是对于这个名字很好奇,读完小说之后就更好奇了,一个英国的作者在没有到过中国藏区的情况下,通过照片和想象,把中国藏区描绘成了“乌托邦”式的环境。小说中只字未给读者解答消失地平线或者与之相关联的内容,那么,为什么又以此为题呢?
作者在译后记《破解“香格里拉”之谜》一文开头说到,每一个认真解读希尔顿的《消失的地平线》这部传世之作的人都会随作者的妙笔神游一番“香格里拉”,让自己的意念同小说的主人公一道感慰,却又同时拥有得而复失的沉重的失落感,从而明白《消失的地平线》这一书名的深刻寓意。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世上许多神奇美妙的事物往往就被拥有它们的人们所忽略。
“香格里拉”就是如此,它如此虚幻迷离地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与精神世界之间的地平线上游荡了整整半个多世纪,至今仍散发着诱人的感力,始终是世人内心深处向往的一片“世外桃源”。
我想“消失的地平线”这一标题的含义就在于她把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和平的期待与我们所处的现实做了一个很好的对比。得而复失之后你会更加珍惜失去的东西,作者是想借着这篇小说来呼吁世界各国停止侵略和战争,回归到“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中去。当然这是我的臆测,詹姆斯.希尔顿是否也如我所想不得而知。
在作者希尔顿的笔下,香格里拉的故事宛如真实存在一样,正是这个原因,书的封底才够格地印上这几个字——这本书造就了西方乃至世界的世外桃源“香格里拉”。叙事视角的独特是本书成功的原因之一,但关键的原因是,世人几乎都相信有这么一个地方,仍然安安静静地存在于我们难以到达的僻静之处,像原始的梦幻一样缠绕在被现代文明压迫者的心底。在这个未被现代文明糟蹋的天堂里,一切的一切都是谜。希尔顿说,这里还是一个希望:当风暴来临,每一朵文明之花都遭受蹂躏,人类的一切都被摧毁,史无前例的“大黑暗”带来之时,香格里拉将拯救一切文明。
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四个西方人被迫地意外进入了神秘的中国藏区(后来才发现并不是什么意外,这一切其实早有安排。),这个在任何地图上都没有标注的小山谷,几乎无人知晓。在这里,“地平线会像帘幕一样升起,时间一直延伸而空间不断缩小”。时间足够静止,空间足够凝固,这里只有智慧在不断地扩展。修行的喇嘛,山谷里耕种的居民,他们过着的岁月是静谧得消弭了年龄的。四个外来者,外与内的冲突,闭塞山谷与外界的矛盾,在这里,一切交融都看不见地展开着,每个人似乎都是入世的,但当他们都消失时,却没有丝毫出世的迹象。
《消失的地平线》首版出版之后,很多人开始了寻找香格里拉的旅途,有人说在西藏,有人说在云南迪庆,有人说在巴基斯坦,还有人说在印度和尼泊尔,反正众说纷纭,大家都各执一词。 1997年9月4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在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研究基础上,通过组织专家科考、评审,郑重向世人宣布香格里拉在中国云南的迪庆藏族自治州,揭开了这一世人久久不能释然的“世界之谜”、“世纪之谜”谜底。随着世界各新闻媒体的争相报道,云南迪庆藏区成为旅游,探谜的热点,蜂拥而至的游客对迪庆的神奇自然景观赞叹不已。
但是对于作者而言,香格里拉可能只是那一道地平线,即使可以望见,也终是不可企及的。而且,也只有让人可望而不可即的地方,才有可能一直保持圣洁,一直蒙上神秘的面纱,人们才会对她产生敬畏之心。其实,我们的心灵何尝不是这样?
当然读者也完全应该看得出,作家用自己的丰富想象给“香格里拉”加进很多虚构的成份, 作者赋予了香格里拉许多神秘、奇妙的东西。小说中这里居民都十分长寿,许多超过的了百岁并显得年轻。长期修藏传密宗瑜伽的最高喇嘛有250多岁,理政香格里拉已100多年。然而,香格里拉的居民如果离开了山谷,便会失去他们的年轻。 中央供暖设备,现代化的浴缸,各种手工艺术珍品,藏书极丰的图书室,摆放着钢琴的音乐亭,莫扎特和肖邦的名曲等,而更令人惊奇的是那一座神秘的寺庙,居然是佛教和基督教共同的产物。所有的这一切似乎都是没有依据不可能存在的,但在最高喇嘛和张的交代中慢慢的又觉得合乎情理。
小说中的香格里拉,给了人们充足的时间。250多岁的活佛,100多岁的张,将近100岁的罗珍。这里有充足的图书,资料,信息不阻塞,你可以充分掌握外面世界所发生的一切。在这里你又充分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充分去体味人生,去做自己的事业。
而作者最终要说明的是,在我们有限的时间里,正是因为我们不完美,或者说不中庸的性格,使我们浪费了更多的时间。所以我们一直在追求,一直在失去,一直在伤感。正如康维觉得这里像牛津一样。也许大学就是心目中的室外桃园吧!在这里你又充分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业。香格里拉的喇嘛们,甚至用自己现有的资料去预测遥远的未来。
此外,这本书谜团重重,蓝月亮山谷、卡拉卡尔山、康维、活佛这些谜团扣人心弦,越到小说的最后越能抓住读者。显然作者写这部小说的重点不在写景,而在对人生意义和生命的完美诠释。
有了时间,有了安宁,生命中还缺少什么呢?我想这是詹姆斯留给我们最深刻的思考。而我们的一生也像香格里拉一样,像梦一般无迹可寻,但即使无迹可寻,人们在好奇寻找的过程中,香格里拉就已经在我们心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