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首先要相信孩子
文/张爱敏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要相信孩子,没有不想成为好孩子的儿童。
一直以来,我也是这样认为,也一直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向好的,也一直坚信信赖往往创造美好的境界!
于是,我努力去发现每一个孩子独特的能力、潜在的力量和才干,并极力去寻找机会,给他们创造条件,让他们身上最美好的东西得到最充分、最理想的施展。
珂喜欢唱歌,那就撺掇她去参加合唱比赛;星酷爱舞蹈,那就抓住机遇去参加舞蹈比赛;帅在朗诵上有特长,那就创造机会去成就……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每个儿童身上都许多‘根’,这‘根’向全身输送养料,滋养着他们精神上的美质”。那么,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应当保护这些“根”,并对他们爱护备至。
昨天是例会,我选择与学生聊天,聊入学时美丽的愿景,聊绅士风度,聊优雅淑女,聊读书,聊即将到来的初三,也聊聊生活。早上阅学生一日随笔,发现大部分孩子都把昨天的例会留痕了。大部分说要改变自己的不足之处,提升自己的素养,实现班级愿景。但也有个别学生质疑,为什么要做淑女呢?女汉子不好吗?
当时,我哑然一笑。不禁想起15年前,又迎来一届学生,可谓是倾其心力,身兼数职。但学生却不领情,甚至有学生埋怨——老班啥都管,连走路的姿势都想统一。再一次反思:我是不是又一次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塑造孩子,去管理孩子,去要求孩子按照自己设定的路径去学习,不能越雷池一步,并把孩子锻造成为自己想象中的模样。如果是这样,那么必将导致师生关系的紧张和对立,也会因此使孩子逐渐丧失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教育是一种心与心的交汇,如果孩子拒绝学好,也许,我们任何一个教育者也无法硬让好的东西在这个孩子心里生根。
又想起上周,教导处查课堂,发现多起学生看课外书情况,于是,年级在班级群发通知,要求本周将所有的课外书带离学校,期末考试前不允许看课外书。我认为有点走极端。出现不良书籍进教室,发现课堂有学生看课外书,需要反思的不仅是学生,还有学校和任课老师。面对一个学业极度困难的学生,我们讲着他一句也听不懂的课,还要求他正襟危坐,不能有丝毫走神现象,一坐就是十几节课,这就是我们的人性化教育吗?同时,总有孩子在我们的课堂上看课外书,其他老师课堂上为什么没有?我们的课有趣吗?自己是个有趣的人吗?我们经常说因材施教,个性化教育,甚至说“人人有发展,个个有收获”。可我们实施如此“一刀切”,效果何在?效益何处?只能让一个个再无精神寄托的孩子悄悄离开。
我们还是一起来重温一下苏霍姆林斯基的研究成果吧!他通过对大量学生的观察和分析发现“孩子们往往正是先在那些能够充分发挥其才能,显示其力量的领域里做出成绩,然后从这些成绩里汲取精神力量,来克服自身某个方面,其中包括某门课程成绩低劣的弱点。”
所以,我们教师首要的任务不是补短,而是扬长。善于发现并挖掘孩子身上“最好的东西”,唤醒它,激励它,点燃它,尽量避免用各种规定的框框去约束他。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一个孩子的身上都潜在的这种或者那种特殊的优点。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而言:通向儿童心灵的道路,不是一条只需要教育者及时铲除杂草(儿童的缺点)的、平坦而洁净的小道,而是一片肥沃的田地,儿童的各种优秀品德,像幼苗一样,将在这块土地上逐渐成长。如果我们能让儿童的各种优点像幼苗分蘖似的迅速分枝,那么,他们身上的缺点就会自然而然的连根除掉。
所以,我们不要打着“爱”的旗号,干着“摧残”孩童的事。真正的爱,是尊重,是理解,是共情,是设身处地用孩子的思想和感情来生活,把孩子们的忧伤、焦虑和为之激动的事情统统装在自己的心里,要精心呵护孩子的自尊心,就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
当然,对于违规犯错的孩子,不是不批评,也不是不惩罚,而是要智慧对待。每一个孩子的性情不同,考虑问题不一,同样的惩戒也要因人而异。如果千篇一律,必然是拿着鸡蛋往石头上碰,两败俱伤的事最好还是少做或不做。切记:我们任何时候的惩戒都是为了让学生向善的脚步更近一点,如果失去这个初衷,甚至适得其反。那就听之任之,顺其自然,静观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