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接触过不同的「发展阶段论」。其中最常见也最广为人知的形式大约就是「三阶段论」:
- 「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老禅师)
-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国维)
- 「一拳是一拳,一脚是一脚」「一拳不只是一拳,一脚不只是一脚」「一拳不过是一拳,一脚不过是一脚」。(李小龙)
- 「浪漫阶段」「精确阶段」「综合运用阶段」。(怀特海)
- 「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皮亚杰)
- ……
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因为在我看来,心理意义上的学习和发展也是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的。通过这样的三个阶段,我们可以描述并讨论一种很有趣的现象。这正是这篇小文章的目的。那么,且允许我大而化之,也斗胆提一个我自己版本的「三阶段论」出来罢。
第一个阶段我称之为「本能阶段」,也就是以天性的、自发的、感性的方式接触和学习。这就好像我们小时候通过游戏、观察、模仿和试错来认识世界一样。我们不见得很明确自己为什么要做一个动作,也谈不上对一个对象做多么精细的操作。我们只是跟着自己的天性和热情前进,被某种内在的力量和兴趣所驱使。这对应着怀特海所谓的浪漫:「从接触单纯的事实,到开始认识事实间未经探索的关系的重要意义,这种转变会引起某种兴奋,而浪漫的情感本质上就属于这样一种兴奋。」在这个阶段,我们对事物的觉察和认识是具体的、形象的,我们可能隐约会感觉到一些规律的存在,但不能说出所以然。我们只是本质上会因为学到新的东西感到兴奋。所以「看山就是山,看水就是水」,却不会觉得厌烦。这是我们在初学阶段的学习状态。
第二个阶段我称之为「逻辑阶段」,也就是用原则、规范、步骤和理论来认识世界。我们利用这一阶段学习和总结的规律,解释上一阶段开始累积至今的直观经验,将其分类,变成有体系的知识。反过来,这个逐渐成型的知识体系又帮助我们不断同化新的信息,把更多的知识纳入这个体系。这些新的知识进一步完善了这个体系及其结构。这个体系是倾向于自洽的,也就是说,其中的各种规则能够自圆其说,一旦出现矛盾,某些作为前提的规则就必须被修正。这个体系也要与已有的知识相容,能解释已知的现象而不会被其推翻。最后,我们还要用这些规则指导更精确的学习:以学到的理论分析事物,将它还原成更微细的元素,认识并把握其内在结构,以便更接近其蕴含的本质……等等。这可以看做是怀特海的「精确」或皮亚杰的「形式运算」。通过这样的学习,山不再是山,而会成为一沙一石、一草一木;水也不再是水,而会被分解为水分子,再到氢原子和氧原子,等等。我们在高中、大学和以后的阶段所受的学术训练,以及为了精进某一领域而做的系统学习,当属此类。
第三个阶段我称之为「直觉阶段」。经过第二阶段的学习和训练,我们能够综合运用自己学到的原则和理论,有了相对比较完善、成熟的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我们已经对这些操作非常熟练,以至于不需要刻意专注就能自动化地将其完成。更重要的是,在已有的、对某个领域精通的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用迁移、类比等方法更快地理解一个相对陌生的领域,甚至不必非得经过前两个阶段的有意识学习,而可能在较短的时间里「直接」将这个新的东西学会,做到触类旁通。这就是怀特海所谓「综合运用」,或者王国维所谓「灯火阑珊处」之妙境。经历过类似「一万小时」而精通至少一个领域的人,大约会开始接近这一阶段。
直觉阶段的学习和运用看上去很像本能阶段,故而有人觉得这是一种对本能的「复归」。但在我看来两者本质差异极大。首先,从本能阶段到直觉阶段,中间要经历逻辑阶段的艰苦训练。经过这些训练到达直觉阶段后,我们并不会再像本能阶段那样「全凭感觉」、瞎做一气,也不必像逻辑阶段那样有意识地遵循特定的步骤,而是在熟练的基础上达到了自动化的程度。在别人看来,达到直觉阶段的人好像做事毫不费力,但背后有逻辑阶段的努力作为支撑。也可以因此推论,逻辑阶段是从本能阶段到直觉阶段的必经之路,不能省略。以令狐冲学独孤九剑为例:一个没学过任何武功的人,拿起一根骨头随便指向令狐冲,这是本能地摆出来的「无招」,故令狐冲说「无法可破」。但令狐冲只要随手使出任何一招,这位无知者恐怕都无法抵挡,只有死路一条。这样的「无招」毫无意义。后来令狐冲看过华山石壁上的各派剑招,记住了每一招的变化,理解了每一招的破法,就实现了逻辑支配的「有招」;然后再学会更多剑招、融会贯通,才能成为独孤九剑的「无招」。也只有这样的无招,才能真正胜过有招。
那么问题就来了。第三个阶段显得很牛,人人都想做到。但为了达到第三阶段,我们要先完成第二阶段的苦练。这个一万小时的辛苦可不是谁都能轻易承受的。偏偏第三阶段看起来又很像第一阶段:返璞归真乍一看和原生态的朴素实在很像,甚至不需要伪装。于是就可能出现一种偷懒的做法:明明还在第一阶段,却装出已经达到了第三阶段的姿态,甚至鄙视还在第二阶段的人「过于理性」「学得太累」。这会导致一种逆向的发展,或者说倒退;我称之为「混沌态」。
混沌态是非常有欺骗性的。我们容易听到这样的人大谈自己的修养多么高,自己对这个领域已经有了多么深入的洞察和理解。同时,因为他们是退回到本能阶段,而不是真的进化到直觉阶段,他们会对处在逻辑阶段努力工作的人表现出不屑:你们这样太没境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另一方面,他们会更容易标榜自己不需要那么多世俗的利益和好处,而这看起来比处在逻辑阶段、努力追求好处的人似乎显得心态更健康。一个人这样骗自己也就罢了,偏偏 TA 可能拿这一套来骗别人;有人还真就可能因此上当,被骗财骗色甚至骗走性命……这该如何是好?
解决之道源自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的第二点差异。直觉阶段的人做事虽然看上去不费力并且实现了自动化,但由于他们经历了逻辑阶段的训练和学习,所以在有必要的时候,他们有能力对自己自动化的行为进行反思。也就是说,他们潜意识里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做,只是没有刻意去想。而混沌态的人是停在本能阶段,完全凭感觉做事,没有这种反思的能力;即使碰巧做对了,也不能说明其原理,更不能保证下一次还可以做对。这就好像著名的「猴子和打字机」的思想实验:猴子在极其偶然的情况下当然可能打出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但它们既不知道为什么,也不能保证在有限的时间里再打出一首十四行诗来。
那么,要想判断这人是骗子还是高手,就必须「听其言,观其行」。一方面,若这个人道理讲得很大,做事却没有表现出相应的水准,就基本可以肯定他是假装的直觉阶段。处在逻辑阶段的人,一般更倾向于「多解决问题,少谈主义」。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请这人讲讲自己做事的道理。达到直觉阶段的人在技巧上已经自动化,对中间的原理和规则却是很清楚的。所以我们可以请他复盘,讲讲自己刚才是怎么做到的。如果他讲不出道理、不能自洽,甚至恼羞成怒,就很可能是骗子。如果他能摆事实讲道理把自己是怎么做到的说清楚,那就很有可能是高手。
另外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会有人想要伪装第三阶段,以及,为什么会有人自欺或上当。这样的选择多半和现实利益或心理上的好处(比如满足病态自恋)有关。相比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我们人生的大半可能都要耗在中间的第二阶段。孔子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直到七十岁才能「从心所欲不逾矩」,也就意味着在第二阶段走了四五十年。作为还在路上的人,我们也不知自己还要经过几多努力,面壁多久,才能迎来顿悟的一刻。偏偏人生命有限、欲望无限,于是我们就很容易为此感到焦虑:我到底能不能在死之前达到更高的境界呢?我能不能更快地达到更高的阶段呢?在现代社会,更高的阶段往往意味着更高的能力,即更多的名和利,我们的焦虑也可能指向这种好处:我什么时候才能得到这些财富和利益呢?如果有人碰巧想要偷懒,想要得到好处但不肯付出代价,那么自欺欺人就是非常合乎逻辑的选择了。「吃了我的大力丸,不用苦练三十年,马上就能陡增一甲子功力」……有多少人能忍住这样的诱惑?「好死不如赖活着」「难得糊涂」之类流行的处事之道中,弥漫着的就是一股浓浓的混沌味道。
做学问也是如此。每当听到中国的学者开会时大谈「我们不需要搞西方人实证的那一套」,或者乐观地说「将来 XX 学的潮流一定在东方」(恕我直言,心理学圈在这方面风气很糟),我就忍不住要皱眉头。我们做学问,在逻辑阶段差了西方同行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功夫。这种巨大的差距会让我们焦虑,这也正常。但因为焦虑而想要吃大力丸,就没什么好处。仔细想想,就算有朝一日西方同行穷尽了逻辑阶段,大彻大悟,意识到东方文化是解决方案,要来学习我们的「东方智慧」,恐怕仍然是人家先练出独孤九剑。我们那些拿大腿骨随便摆出姿势,「不搞西方那一套」的同行,也就只能欺世盗名,弄得一塌糊涂。
除了买卖大力丸,「混沌态」的个体还可能使出许多别的花招。一种就是如前所述,选择退缩、回到天真的儿童状态,假装自己已经「返璞归真」「无欲无求」。因为我境界已经很高,所以世俗的利益我可以不屑一顾;我并不是没有能力,只是我不屑于做那么没品的事;如果我和别人一样努力,我其实也能做得到的。第二种是活在幻想中,「如果我有钱的话……」「如果我实现了财富自由的话……」。 还有一种是追悔过去,「要是我没浪费那些时间,该有多好……」。还有一种是生个孩子,将一切焦虑和责任丢给后代,把拼爹变成拼娃。「我当年就是因为 XXX 没做成 XXX,你现在还小,大好的机会,可不能错过啊!」……如此种种,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内。总之,我想说的是,心智的成长和赚钱、升学、健身……一样,都容不得打马虎眼,必须清楚明白。
然而,话说回来,我不觉得每个人都有能力(或者必须)走到最后一个阶段。皮亚杰之后有些心理学家做研究,发现很多人一辈子也没达到所谓「形式运算阶段」;换句话说,就是逻辑都还不完善。道德发展也是同样,不少人一辈子停留在习俗水平,达不到后习俗水平。这和人所处的环境和时代、所受的教育、所在的阶级……等诸多因素相关,在此不能尽言。但这些人也都活着,且并不该死,有些甚至过得不错。故而,我们至少应该考虑接受这样的现实:并非只有发展到更高的阶段才能过上好日子。
但接受还不够。我们既不能也不应该消灭自己个人成长的需要。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呢?窃以为唯一的办法就是放下幻想,脚踏实地,老老实实学习。这是从第一阶段走向第二阶段应有的态度。我在教 GRE 课程的时候总是会这样说:要按照正确的方法,做足够多的练习,提升自己的能力,这样一来,得到理想的考试分数就是应有的结果。不提升能力,只想着靠奇怪的「解题技巧」拿分,考试成绩就是随机的;就算碰巧拿到分数,考完试出去留学,照样得回来补课。最快的办法,就是按部就班慢慢来。
仔细想想,我们经历逻辑阶段,花费一万小时,为伊消得人憔悴……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大彻大悟、满足装逼和自恋的需要么?显然远远不止于此。我们大概还是希望自己活得更清楚,更快乐,更富有,等等。可见达到某个阶段、付出多少努力,全都是手段,而不应该是目的。或者说,学习和思考的过程本该为我们带来快乐,带来满足。只是我们往往焦虑于人生苦短,觉得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太大,又不愿意把大目标分解为小目标一个个实现,然后就放弃了学习。于是就会有人欺人或自欺,说「每个人都能成佛」,只要重复一句简单的口号、听我们的号令去打仗送死,死了就可以成佛。如果换一个流派,大概会变成「死后上天堂,主赐你七十二个处女」之类。……这些话专门骗没逻辑的小孩子。遗憾的是,上当的人似乎不少。
而驱使我们多问几个问题、和那人一起复盘、试着鉴别骗子和高手……的能力,叫做「批判性思维」。这恰恰又是从第二阶段通往第三阶段的必备工具之一。
……
也正因为如此,能笑傲江湖的人才少之又少罢。
2016 年 11 月,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