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11日至15日,锡市一中一行四人,赴东北师范大学及其附属中学进行为期五天的研修,收获颇丰,现谈几点感触和一些疑惑。
研修第一天,邓涛和孙惠两名专家分别从“核心素养”和“课例研究”两个方面做了培训。
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关键能力
思考:老师们不由得反思起自己的课堂,重新从核心素养的高度审视我们一直在做的实效课堂。一节好课的标准应该从是否落实核心素养方面去评判,课堂上绝不是只教知识。从“双基”到“三维目标”,从“素质教育”到“核心素养”,课改对课堂的要求绝不是仅仅为关注“知识”,更关键的是要关注“态度”。而态度的培养也最难。但如果教师没有探究精神,学生如何有?如果老师没有质疑精神,学生如何有?那么中国的顶尖人才从何而出?
思考: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仅应该在各种学科活动中,不仅仅依靠校本课程的开发,他的根应该在课堂。老师们如果节节课能把“素养”当成这一课的最终目标,那么这节课的高度已然与之前不同。“态度”形成了,“能力”提高了,知识呈现出的分数就更不必说。
思考:3+2=5,你认为你教会了,其实没有。再问2+3得不到答案的时候,你会不会反思,孩子们学会了没有?教3+2时是否自己或许或许简单粗暴?是否从学科素养的高度,真正给孩子们从实物到抽象符号的学习过程?是否让孩子们真正意义上理解什么是加法?
思考:孙老师辞去了教学副校长职务,回归到进修学校,做一个能质朴做事的普通教研员,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觉得更有意义的事,踏实。看得出孙老师是一个能遵从本心、有情怀的实干家。“公开课”、“优质课”、“示范课”;“同课异构”、“一题多课”、“一课多上”,这些每天学校都在做的事情,有几个老师能像孙老师这样,把一节课研究的如此透彻。每一个环节的设计,是否都能找到理论依据?每一个问题的设计,是否都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如何落实到每个孩子身上?一节课上完,写一个课例研究的报告,一个名师冉冉而起。
(文字:卫有涛)
研修培训进行中。
第一天聆听了邓涛教授关于“核心素养”高屋建瓴式的解读,让我们醍醐灌顶,更加明晰了教育教学的终极所在。尽管教育教学路之漫漫,但每走一步,我们都可以知道方向在哪儿,出口在哪儿。今天听了赵延辉老师“优化教学组织形式”的讲座,以尊重学生学习差异为前提,针对学习速度,学习能力,学习适应性和学习兴趣经验的不同,采用最朴实的研究方式,通过深入课堂、长期观测、反馈总结改进提升,研究出个性化教学实践模式,并生成“个人学—小组学—集体学”的课堂教学基本范式。除了获得了货真价实的宝贵经验,还触动并引发了我们更多的思考。
1、教学研究要有工匠精神。无论是“课例”这样具有针对性的突破式研究,还是“教学组织形式”这样具有变革意义的研究,都需要长期躬耕课堂,立足教学,切实关注学生学习发展过程,边实践边研究,切磋琢磨,才能打造出实效课堂,真正关注到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发展。两位老师的讲座告诉我们:正是因为有这种“十年磨一剑”的工匠精神,才能在教育教学上实现真正的突破和创新。
2、教学研究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教学不能盲从跟风,不能搞自己还一知半解就生搬硬套的“拿来主义”,更要摒弃浮夸热闹搏眼球式的表演做秀。两位老师讲座都是以自己学校真实的教学研究状态、一个个真实的课例来展示教研过程,立足课堂,立足学情,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反复实践不断革新,艰苦卓绝但步步坚实。教研来不得半点虚假、投机和功利,只有做真事、做实事才能做出有价值的事。
3、教学研究要有“螺丝钉”精神。两位老师的讲座让我们感受到教学研究要有“把小事做精,把大事做细”的螺丝钉精神。因为只有在自主教研的过程中,才能敏锐地发现教与学中存在着各类问题的细枝末节,才能想办法不断的去解决,逐步优化教学活动。那么就必须有这种持之以恒精研细钻的螺丝钉精神,才能把日常教学和长期研究做到位。
跟岗研修对于我们而言还只是推开了一扇门,但要走出自己的路,除了需要这些必备品格,还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关键能力。特别是要有教学研究的意识,要针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找准教学研究的突破点或是课题,加强教研团队的建设,当然还需要有强大的教研平台做支持。只要动起来,走一步,再走一步,就能不负初心,不辱使命。
(文字:徐智鹏)
在东北师大附中跟岗研修期间,适逢师大附中第37届教学百花奖活动。听了初高中两节语文课,分别是《十五从军征》和《归园田居 其一》。课后聆听了师大教授、省内专家对这堂课的精彩点评。听课和评课的过程中引发了我们很多的思考,可谓收获甚丰。首先应该向点评的专家学者和老师致敬。他们犀利尖锐的、并带有极强专业指导性的“会诊式”点评,充分体现了师大人严谨治学、尊重学术的精神品格。其次像做公开课的两位老师致敬,他们在授课之后,即应对答辩式的点评。两位老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充分解读,并且坦诚的面对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正是有这种求真务实的学术作风才使这种教学活动变得格外有意义。
而通过这次教学活动,我们结合专家的点评和自己的思考,也有一些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1、关于学生的提问
这两节课呈现出的“三段四环抛锚式”教学范式,是该校语文组正在实践的一种语文教学模式,课堂上主要的教学活动就是教师将学生对于文本的质疑进行汇总,然后组织小组合作学习,通过讨论交流和老师的引导点拨来答疑解惑,从而落实教学目标。学生的提问有知识层面的,有思维层面的,有关乎教学内容的,有关乎写作手法的,有的与学习目标有关,有的于课堂学习无关。总之林林总总,不一而足。面对这种“棍扫一大片”式的混沌问题,我们认为老师要对所有的问题进行甄别遴选,整理归类,要围绕教学目标精准设计问题,适时地进行任务推送。也就是说老师要有“枪扎一条线”的目标指向,让一节课从始至终师生的活动都知道从哪里出发,要走到哪里去,目标清晰,路径明确。
2、关于诗歌教学
诗歌教学一定要建立在学生充分的阅读基础上,要通过对诗歌语言进行品评鉴赏,通过对诗歌文本进行深入研读,最终来实现诗以传情的教学目标。不读、不品、不究,任何脱离文本、脱离言语的教学都是天马行空,核心素养难以落地。
3、关于小组合作学习“讨论”。
首先,讨论之前应该有学生自主思维的过程,为接下来讨论做铺垫。第二,讨论的问题要有价值,有思维含量。第三,讨论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要人人参与,形成结论。最后是各小组成果展示和组间的交流探讨,这样的讨论有思维训练的过程,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4、关于作业的布置。
作业是对教学目标的达成进行的检验和反馈。所以作业设计必须要与教学目标相一致。在我们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努力做到教、学、练、考的统一。
综上,我们的教学要有三个意识:目标意识,文本意识,学生本位意识。
(文字:徐智鹏)
感悟和思考:
这几日观测了东北师大附中的课堂,包括“百花奖”示范课的观摩,再了解“三问四环抛锚式”教学范式,首先敬佩于东北师大附中对教学的探索精神,尤其是评课的模式,毫不留情、毫无保留,有啥说啥,去伪存真!我觉得,搞课堂教学活动,就应该这样搞,要拿出研究学术的精神,不要怕把问题陈列在桌面上。
但我更深深有感于我校的实效课堂,这是真东西,这几年发展的成果是真成果。什么是实效?目标明确、过程有效、当堂练习。首先,这节课的目标如何设置?考虑学情了吗?考虑学科特点了吗?你想让孩子们学会什么?过程是否紧紧围绕这个目标而设置?设置的过程是教的过程还是学的过程?是否始终考虑自己的课堂每个阶段孩子们在做什么?设置的学习环节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吗?学生们能接受吗?学会了吗?当堂练习的内容自己作业和本课的教学目标有没有关系?能不能起到巩固课堂的目的?这些都应该是实效课堂的本质。一些老师就是看不清这些,才导致无效课的出现。如果教学设计完成后都能这么问问自己,这课想无效都难。又怎么犯一些方向性的教学错误?
所以“实效课堂”是遵循学科规律的,是崇尚学生本位的,这样的课堂无论课改怎么改,都永远不会落伍。近年来教育部又提出要注重学科素养的培养,我觉得,这对于实效课堂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目标设置一个环节上,必须要结合学科素养,让自己的教学更有高度,然后通过有水平的“问题设计”可以实现。所以,本学期我校实效课堂推的“目标叙写”和“问题设计”我觉得根本在“素养”,要从根本上让老师们树立好教学的观念,深切思考我们要教会学生什么,如何去教。
听了好多课,有些课热热闹闹,学生表达的很好,老师乐开了花,下了课,一脸的满足,高兴的不得了,随即学生问老师,我们配合的怎么样?老师答,非常好。其实很可悲,到底应该谁配合谁?课上完了,老师们是不是想一想,你教了些什么?学生这节课学会了什么?
有效的课未必热闹,热闹的课未必有效。一节课下来,学生说的很好,但是有几个学生在说?一节课没几个学生说,但都落实到了笔上,都深深学会了哪怕一点知识,谁敢说这是无效?鲁迅说:“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同样的道理:一节课有无实效,不是看你几个优等生说的有多精彩,也不是唱歌、表演、人声鼎沸,更不是老师个人特长的展示,要看每个孩子的神态,看他们的笔下,看课堂的参与度,看当堂练习和检测,哪怕安安静静,这是真东西。
(文字:卫有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