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阅读一本书,尤其是小说的时候,通常关注的是小说中写的具体内容,像某人干了一件荒唐可笑或令人发指的事情,惹得我们捧腹大笑或义愤填膺,我们跟随着情节跌宕起伏,仿佛自己也在完成一趟神奇的旅程。这样非常好,至少说明你有兴趣来进行这样的一个短暂的旅程,躲开这个烦躁的世界来体验一下自己不曾做过甚至从来不曾想过的另一个自己。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样还不够好,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总是觉的旅行就是旅行,吃饭就是吃饭,天气就是天气,生病就是生病,没什么特殊的呀,但是在一个文学教授眼中,这些普通的事情却极具深意。
区分文学教授和普通读者的关键有三点
一、记忆
每当拿起一本新书,或看一部新电影时,我们就应该在想,我在哪好像见过这样的场景,这样的布局,这样的人物特点。这当然也和我们的阅读量有关,读的越多,联系到的也就越多。而这些似曾相识的画面也有助于我们理解现在所发生的事情。比如说有的人受过基督的洗礼,当他阅读时发现有人落水或跳河的情节时,面前或许就会出现一个受洗的场景,而这既可以帮助他理解书中的内容,也可以从书中得到一些以前还不知道的东西。
二、象征
象征非常有趣,似乎所有的一切都有象征意义,我们几乎都会问这样的问题:这个东西意味着什么。认为凡事除了本身的意思,同时还代表别的什么东西。象征可以同想象力联系起来,我们可以尽情的想象这些东西还代表着什么。因为文学创造本身就是一种想象,你可以从中想象到自身,想象到社会,想象到自由和尊严,想象到生死。总之可以想象到一切,但是千万不要脱离了作品而漫无目的的想象,那就成了空想了。
三、模式
有个人从国外回家探亲,路上搭了一辆出租车,走了段路程后,这个人忍不住对司机说:你的发动机有点小故障,你去检查一下零件吧。司机非常惊讶:对呀,发动机确实有故障,但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原来这个人在美国通用公司当工程师,他是靠辨认模式来判断发动机的故障的。当我们在阅读时可以在某些时候跳出书本,做一下抽离,超越纯粹情感的层面来分析故事的情节和人物,那么我们收获到的将会更多。
在我们的心目中,魔鬼的样子就该是面目狰狞,身材巨大,长着犄角和蹄子,最好还会喷点火,但有时并非如此。在西方文化中,像浮士德式的与魔鬼做交易的故事历史悠久,主人公都会面临一些他非常想得到的东西,比如说爱情、权力等,而得到这一切的筹码就是放弃灵魂。
这就像披着羊皮的狼一样,虽然从外表上来看,这就是一只羊,但是狼吃肉的本性是改变不了的。所以魔鬼也就可以是象征意义上的,这也是本书作者在最开始时硬是把一个唯唯诺诺的人说成是魔鬼的原因。简直是脑洞大开,听起来不可思议却又合情合理。
这样的例子在书中比比皆是。在旅行中,目的地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追寻什么,在不同的环境中开始新的人生还是在完成自我的救赎,这又或许是我们成长中必不可少的阶段吧。我们一起共进晚餐,代表着我们有着最起码生活要素,而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可以互相包容,互相理解,消除隔阂。人往往用春、夏、秋、冬四季来比喻人的一生,春天是孕育,是希望,是生机;夏天是成熟,是恋爱,是激情;秋天是疲倦,是衰退,但也是收获;冬天是冰冷,是冷酷,是死亡。心脏病也不只是心脏病,还有着孤独怨恨、优柔寡断、冷漠无情、残忍狠毒的意义。
宗教,圣经,莎士比亚,吸血鬼,性爱,童话,希腊神话……所有的这些都组成了唯一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无所不包,无所不有,它可以是从古到今的一切故事,也可以是我们现在所经历的故事,而我们的故事又会不断的汇入到这个唯一的故事中,成为这个故事中的云彩,而这些云彩又可以被作者随手摘下,写入他的书中,讲述着这个亘古不变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