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要一个家,和一个男人有一个家。有一间房子,有青草的气味,有晾在绳子上的床单,有一个在喷洒的水中跑过的孩子。”
这是《耕种 食物 爱情》作者克里斯汀·金博尔向往的婚姻生活,因为一次偶然的采访认识了农夫马克,这个梦想不仅实现了,更像童话故事一般的美好。
我在被生活闹心最严重时偶然翻到这本书,当下的我正经历失业的迷茫,对未来不确定的焦虑,对疫情反复的无助,找不到情绪宣泄的出口。看到这本书,我看到了作者就算拥有常青藤名校的学历,读过很多书,游览过很多地方,在世界上的大多数角落都能在鸡尾酒会上谈笑自若,在面临人生的选择时也会担忧,放弃当下打拼来的一切,凭着爱情的力量去一个陌生的农场没有把握的重新开始,如果失败了怎么办,更有对婚姻的恐惧和逃离。这些常规的人生难题,每个人都会经历,经历的方式不同,解答的过程不同,但总要交卷,卷面得分只能靠自己。
作为环游世界的旅行作家和都市丽人的克里斯汀,拥有让人羡慕的工作和光鲜亮丽生活,结识的都是大家眼里的成功人士,在最繁华的纽约过着都市丽人的生活。因为一次偶然采访认识了农夫马克,夏天相识,秋天开始约会,还没有到冬天,他们就要开始一段意想不到的人生旅程,没人会想到克里斯汀会放弃纽约大都市的灯红酒绿,对爱情的坚定,跟着农夫去开辟一个不确定的新农场,一个完完全全的手工农场。
这个故事情节有点类似今年热播剧《去有风的地方》,北京来的都市丽人的许红豆爱上回乡创业小伙谢之遥。但克里斯汀和农夫马克的工作量和挑战确却是前所未有的,他们两个人承包了农场的所有大大小小的事情,在冬春夏秋季节轮转中,在耕食生活中,克里斯汀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学会了开枪,杀鸡,躲开飞奔而来的公牛,驾驭受惊之后的脱缰之马。我学到的这些东西中,最艰难的就是,你如何通过农耕改变这片土地,农耕也会如何改变你。它渗透到你的血液中,一如尘土栖居在你粗厚手掌的褶皱和指甲里。它向你的身体不断索取,让你耗尽心力,在你五十岁的时候摧毁你;当你醒来时,会发现自己膝盖劳损,肩膀失灵,耳朵因机器的长期轰鸣而失聪,而且一贫如洗。农耕扎根在你的生命里,排挤掉其他的活动,让它们看起来微不足道。你的土地成为你的整个世界。
这本书最打动我的,不仅仅是两人的美好爱情,更多的是克里斯汀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以及吃苦耐劳的品质,还有马克对自己理想的坚定,对生活的热情,对土地的热爱。他认为,食物是表达爱的方式——爱生活,爱周围的人——从种子一直到餐桌。
因为马克描绘了一幅美好的田园风景图,女生就恋爱脑上头了:五十英亩的良田,一间农舍,大大的厨房里有擦得发亮的木头餐桌,一个漂亮的果园,牛和马在牧场里吃草,小鸡在院子里跑来跑去……这不就是当下农村的务农日常吗?不过差别在于没有五十英亩的良田,可能只有几亩吧。要是一个男孩理直气壮说没车没房,因为爱你想要娶你,劝你放弃在城市打拼多年的成就,和你白手起家,一起在农村打拼,给你一个摸不着的未来世界,估计很多女孩都会就此打住了。就像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中谢之遥说的:为什么男人理所应当地认为女人就应该为了爱情做出更多的牺牲和妥协,而男人就只需要一句口头的保证'我会一辈子对你好。
两人来自不同世界的人,相处过程有矛盾,需要磨合,也需要反思,作者也怀疑和逃离过这种生活。结婚前她不完全确定自己想要将这件事进行到底:如果我母亲的表情说明的一切都是正确的,我该怎么办呢?我是签下了一个什么合约呢?贫穷、繁重的工作,还有一个男人?尽管他有很多优点,但正常人还是觉得他难以相处。客观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好的赌注。结婚后她也有过短暂逃离,接受了以前工作过的旅行社提供的一份为期两个月的临时工作,将农场的所有工作都留给丈夫,但当在另一个城市中,发现也有和马克一样的人,过着一样的农场生活,作者得出的感悟是:世界上根本就没有逃离这一说,只是用一些困难交换另一些困难。我想要逃离的,不是马克,不是农场,也不是婚姻,而是不完美的自我。可无论我走到天涯海角,她都会紧紧跟随,直到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