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步入中年,生活的重压和内心的挣扎似乎成了无法避免的挑战。
在这个阶段,如何找到内心的平和与坚韧,活出最好的状态呢?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或许能给我们答案。
这本书,是杨绛先生在92岁高龄写的一本回忆录,不仅记录了她和丈夫钱钟书、女儿钱瑗的生活点滴,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家庭在动荡中保持的乐观和坚韧。
透过他们跌宕起伏的一生,读到杨绛先生内心的平和和坚强。
都会让我们获取一种力量,一种在漫漫人生中,看开得失,扛住苦难的勇气。
无论生活给予我们怎样的考题,只要手里有书,心里有梦,眼里就会有光。
01
失意时不抱怨
1935年,杨绛与钱钟书新婚不久,便前往英国留学。
钱钟书以公费生的身份入学牛津,而杨绛是陪读却要自付高昂的学费。
她在牛津大学文学院当旁听生。在旁听的过程中她曾自卑失落。
她选择多读书,于是定下课程表,每天到图书馆读书,没想到收获很多。
女儿钱瑗出生后,因国内外战事紧张,他们提前回了国。
他们借住过亲戚家,挤过破旧狭小的办公室,还曾在女儿学校宿舍里过冬。
社会的动荡中,为了赚钱养家,杨绛当过家庭教师、小学代课老师,写过剧本,钱钟书也收过拜门的学生。
然而,再难的日子,他们总是一路欢歌。
他们会去逛公园、动物园,也偶尔下馆子,还饶有兴致地安排上“看戏”,听食客们的对话,乐此不疲地猜故事。
三人也会玩“石子”的游戏。他们分别的日子里,会各自记下所见所闻,称之为“石子”。
聚在一起时,他们就拿出这些记录分享欣赏,把苦日子过得有声有色。
书中,杨绛先生讲述了他们在文革中的遭遇,生活困苦,尊严受辱,但他们从未抱怨,而是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
这种在失意时不抱怨的心态,正是我们中年人在面对生活的挑战时,应该学习的。
02
得意时不浮躁
中年人的生活,充满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纷繁的事务。如何在复杂中保持内心的平和,是我们需要学习的。
而杨绛先生讲:“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这句话足以指引我们走过人生的下半场。
回国后,钱钟书翻译了毛主席的诗词,完成了《管锥编》初稿,杨绛则翻译了《堂·吉诃德》。
1990年,钱钟书的小说《围城》被拍成了电视剧,很多人慕名而来,而这夫妻俩却躲了起来,继续读书。
杨绛在《我们仨》中感慨:“假如他没有名,我们该多么清净!”
而很少有人知道,为了创作,钱钟书和杨绛蜗居在年久失修的储藏室里,只为能离文学所的图书资料室很近,还能跟外文所的年轻人交流学习。
正如杨绛自己所说:“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而居住的房子年久失修,外墙裂出大缝,他们就用书架隔出卧室,睡在两张行军床上。
办公的书桌很小,仅能容纳稿纸和一本书,而杨绛只能将翻译所用的大词典摊放在床上,进行翻译。
冬天太冷了,供暖不足,他们就烧蜂窝煤,还差点中了煤气。
上级领导几次提出要为他们改善环境,都被他们委婉拒绝了。
他们的一生低调,却活得充实而有着淡泊之气。
懂得删繁就简,保持心境平和,才是人生的大智慧。
03
无常间不屈服
人生无常,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
在《我们仨》中,杨绛先生一家三口经历了生活的起起落落,但他们从未屈服,而是以坚韧的态度面对生活。
1994年,钱钟书患上膀胱癌。1995年,钱瑗又被查出了肺癌晚期。
面对最亲的人得了癌症这样的厄运,没有打倒杨绛,她表现得淡定并坚强。
她在两家医院来回奔波,操持着这个家,奔走着去照顾陪伴爱人和女儿。
1997年,钱瑗——她最爱的女儿离世;一年后,钱钟书也离开了她。
命运把日子揉成了苦难,面对丧女、丧夫的接连打击,她咬牙坚持着,硬是在笔下把一个人的日子过成了灿烂生花。
她日夜奋战,翻译了柏拉图的《斐多篇》,写出了《我们仨》、《走在人生边上》著作。
更值得一提的是,她对钱钟书的爱,一直都理解并支持他的事业。
钱钟书去世后,她花了13年时间,辛苦整理出了钱钟书所有的学术遗稿。
面对双亲的离去,与命运的无常,她选择从容,接受,释然。她拼命翻译工作的过程虽然孤独,但造就坚韧顽强的个性,造就了坚持走下去,她比我见过的人都强大
她曾风趣地自嘲道:
“我现在要做的事很多,那么多的事只有我一个人来做,我现在是“绝代家人”,这个“家”是家庭的“家”,不是“绝代佳人”,我没有后代,我不去做就没人能做了。”
这种在无常间不屈服的精神,正是我们中年人在面对生活的挑战时,应该学习的。
当我们用坚强对抗了苦难,时间终会带走伤痛,我们会发现自己早已比从前更强大。
写在最后
杨绛先生曾说:“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在中年的道路上,我们需要的正是这种深度。
不抱怨,不浮躁,不屈服,以平和和坚韧的心态面对生活的挑战。
愿我们都能像杨绛先生一样,活出自己的光芒,走过长夜,迎来黎明。
正如罗曼·罗兰所言:“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让我们带着这份热爱,勇敢地大步向前吧。
你看过这本书吗,欢迎你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