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切实有效地,培养起一个长期的习惯?

1、误区

许多人在培养、建立一个新习惯时,往往容易陷入这几个误区。

1.1 结果导向

想一想你的计划,它是不是长这样的:

  • 今年夏天之前,我要减肥 20 斤(提醒:夏天马上就到了);
  • 我要在半年内学会 Python;
  • 我要在3个月内掌握 2000 个单词;
  • ……

这种设定目标、并去达到目标的过程,就叫做结果导向(Result-oriented)

这种做法当然没有错,这些目标也都很好,明确、具体、可衡量,完全符合 SMART 法则 —— 但往往也正是这一点,让我们的习惯培养无疾而终。

为什么呢?原因非常简单:过于追求结果导向,会把你的目光聚焦到结果上,以及结果与现状的差距 —— 这会给你不断带来阻力。

想一想:你每天在锻炼前,都想着「还有20斤的目标要去达成」;每天背单词前,都想着「还有1870个单词」……久而久之会怎么样?你会一直生活在压力之下,被压力驱使着去行动,一步步逼近目标。

这个过程对你来说是痛苦的,所以,我们才需要去「坚持」—— 这种现象,我称之为「被迫的自律」

然而,好的习惯为什么需要「坚持」呢?

一个有效的习惯,一定是能够给你良好反馈的,能够让你体会到乐趣、幸福感,让你感到每一天都在进步、成长,这才是可持续的习惯养成模式。

依靠自律、坚持,是低效乃至无效的。我们要去引导大脑,而不是跟它作斗争。

简而言之,更好的方式,是将「结果导向」转换为「过程导向」,去享受培养一个习惯的过程,而非让自己去「忍受」「坚持」这个过程。

1.2 完美主义

我相信,你一定有过类似这样的经历:

设定了计划:每天要看50页书。这样坚持了两周,有一天因为加班晚了,实在困得不行,就对自己说,先休息吧,明天再继续。
结果到了明天,下班后头晕脑胀,想着「反正昨天也没看,那就再休息一天吧」……

久而久之,这个习惯就在「反正也坚持不了了」的自我安慰中,被放下了。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all-or-nothing」(满分或零分),非常常见。有研究显示,它是造成习惯难以坚持的罪魁祸首。

它和破窗理论非常相似:维护一个东西,需要小心翼翼、日复一日的努力;但打破一样东西,却非常简单,只需要一道裂痕就可以了。

但事实上,这种心态就是不合理的:我们去建立、培养一个习惯,是为了能够从中获得提升,成为更好的自己,而不是为了完成任务。实际上,连续打卡一个月,和坚持半个月、放下半个月,并没有本质区别。哪怕你一个月里只坚持了两三天,也是一种进步。

重点在于:要让习惯的培养成为一种享受,而非一种痛苦和折磨。

举个例子:你昨晚读了30页书,困得不行,但一想到「不行,还有20页没读」,于是挑灯夜战,「坚持」把任务完成,这种做法对不对呢?

显然是不对的。这样做,只会在你潜意识中建立起「读书 - 痛苦」的关联,导致你今晚去读书时,会首先在心理上产生畏缩和担忧,从而在无意间增大「阻力」。

1.3 无本之木

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

你的计划是「每天学一会 Python」,这很好。然后,下班了,吃完晚饭,洗了澡,又玩了一会游戏,上网逛了一会,不知不觉就到了12点。于是赶紧刷牙、洗漱,上床后,才突然想起「哎呀,今天是不是还没学 Python?」

我相信,这应该是很多人犯过的毛病 —— 很多时候,我们有动力,也愿意坚持,但往往就是什么呢?忘掉了。

其实,这不能怪你。

行为科学家 BJ Fogg 提出过一个经典的「福格行为模型」(Fogg's behavior model):B = MAT。

这里,B表示行为,M表示动机,A表示能力,T表示「触发器」(trigger)。

什么是触发器?它指的是,一种来自外部或内部的信号,能令你注意到某个事物。举个例子,我们感到困倦时就会打呵欠,这个动作就是一个触发器 —— 它会让你意识到「我困了」。

一个行为要想成立,这三者缺一不可。

显然,我们看到,在上面的案例中,缺乏的就是什么?触发器。

如果缺乏触发器,我们要想「坚持」一个习惯,就必须靠大脑或外部提示来记住它、训练它 —— 而这是非常消耗认知资源的。

因此,它会在不知不觉之中,提升我们去践行习惯的「阻力」。

可以看到,这三个误区,本质上都是什么呢?它们会增大你去采取行为的阻力。

你一定还记得,我在许多文章里,都提到过:关于行为、习惯、自律,我一向不喜欢用「意志力」去描述,而更愿意用「动力-阻力」的框架去分析。

一个行为,动力超过了阻力,你就会去做;阻力超过了动力,你就会踌躇不前、犹豫不决,就这么简单。

而在习惯的培养中,由于动力很弱乃至于没有 —— 习惯的收效往往是长期的,短期内我们得不到收获 —— 这就会导致,只要阻力上升,我们就很容易停滞不前,或是干脆放弃。

2、「3T习惯养成法」

那么,如何才能降低阻力,提高动力,让我们把一个习惯长期地践行、落实下去呢?

我想跟你分享一套经过我检验的「3T习惯养成法」。

2.1 最小化步骤(Tiny habit)

行为科学家 BJ Fogg (就是前文提出福格行为模型的那位)是研究习惯和行为的专家。他告诉我们:要想培养成一个习惯,最好的方式,就是从最简单、毫不费力的步骤开始 —— 他把这称为「Tiny habit」。

那么,什么样的行为才算是 tiny habit 呢?

Fogg 提出了三项准则:

  • 1)每天至少1次,也只需要1次。
  • 2)每次不超过30秒。
  • 3)你可以毫不费力地开始它。

举个例子:每天背 50 个单词,可能是个很辛苦的事情,你需要下定决心才能去开始它。但如果是「每天看3个单词」,甚至不需要背,是不是就毫无压力了?

这就是 tiny habit 的精髓:不需要你「勉强」自己、「要求」自己去开始一个行为,而是通过最小化的、可立刻触达的行动,帮助你从心理上打破障碍,慢慢把它变成习惯。

当然,对这种方式,你可能会有两个疑问:

  • 1)这跟「目标分解」有什么区别?
  • 2)每天不到30秒的习惯,能起到什么作用?
第一点,两者是完全不同的。

我们熟悉的目标分解,是先设定一个大目标,再把大目标分拆成多个小目标,具体到每一天。

比如:我希望 3 个月内掌握 2000 个单词,那么平摊下来,就是每天 22 个单词。我希望一个月读 1000 页书,平摊下来就是每天 30 页。这是一个目标分解。

但 tiny habit 并不要求你有一个明确的、具体的目标,你只需要知道「我想往哪个方向发展」就行了。它的思维是:理清自己的现状,找到不满足的地方,基于这些「不满足」,为自己设定微小的、毫不费力的「最小化步骤」。

它并不关注结果,而是关注过程。

第二点,采用 tiny habit,会有几个好处:
1)启动「目标 - 成就感 - 奖赏回馈」模式。

非常简单:每天看 3 个单词、读 2 页书、写 100 字这样的「最小化步骤」,实现起来几乎毫无难度,所以,你会非常容易从中获得成就感,获得反馈,启动奖赏回路。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你始终是充满愉悦感的 —— 你会体验到自己的自主性,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果。

正是这种愉悦感,使得「习惯」能够真正建立起来,成为习惯。

这也就是很多人看似「培养」了习惯、但过一阵时间往往会故态复萌的关键原因:他们的习惯建立过程伴随的不是愉悦感,而是强制、忍受和「被迫自律」,因此,是违反大脑的天性的。

2)我在以前的文章中,提到过一个观点:认知科学认为,很多时候,我们并非「自然」地擅长一样东西,而是因为我们在实践一样东西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正面的反馈和乐趣,更加愿意练习它,从而才会变得擅长。

习惯的培养也是一样的。

举个例子:每天写日记可能很难,但「每天用一句话记录最重要的事情」就很简单了吧。日复一日,当你积累了一定的量,你会慢慢发现这种做法的乐趣和作用,那么,你一定不会止步于「每天一句话」,而会开始写200字、400字……

更重要的在于,这个过程是自然而然、发自内心的,没有任何人强迫你,包括自己。

同样,对抗拖延症也有一个相似的办法:无论要做的事情是什么,不要思考,先坐下来做2分钟再说 —— 很多时候,你做了2分钟,就停不下去了,你的大脑会要求你继续把它做下去。

这就是「最小化步骤」的作用。

2.2 设置触发器(Trigger)

前面讲过:许多习惯之所以未能坚持下去,原因并不是因为懒,而单纯是因为「忘记了」……

很多人应对的办法是设置闹钟。这确实也是有效的,但存在一个问题:闹钟会打破我们的专注模式。毕竟闹钟是每天固定的,你很难确保闹钟响起时,你恰好手头没有事情做。

同样,有些人会设置20分钟、25分钟提醒你休息的「番茄钟」,我也从来不用,因为它会打破我的专注状态。打断注意力是小事,打断心流就很麻烦了。

更好的做法是什么呢?BJ Fogg 提议:把新习惯放在旧习惯的后面。用「一……就……」的句式,来为习惯设置一个触发器。

这样有几个好处:

  • 1)旧的习惯可以起到「钩子」的作用。你只需要记住「一……就……」这句话,当你完成旧习惯时,它就会自然而然地提醒你:该行动了。

  • 2)由于新习惯接续在旧习惯之后,所以你不用担心被打破专注,更不用担心「契可尼效应」。

当然,在最开始的时候,你可能需要一些辅助工具,比如便签、纸条,来提醒自己,增强记忆。但一旦开始行动,你就非常容易把它内化成本能,储存入肌肉记忆 —— 这也是「最小化步骤」的好处。

一开始尝试这套方法的时候,可以先从细微的生活习惯开始,慢慢调适自己的生活模式,再逐步转换到学习、工作等强度较大的习惯。

2.3 制造环境(Tendency)

《助推》的作者理查德·塞勒说过:我们的大多数计划,往往都毁于微不足道的小习惯。

人就是这么一种极其容易趋利避害的生物。一丁点阻力,都有可能导致我们裹足不前,哪怕我们明确地知道,它对我们是有益的。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随时把想到的灵感记下来」,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做法,但大多数人坚持不了,为什么呢?因为你需要拿出手机-解锁-打开APP-开始打字,或者找到笔记本-翻开-拿起笔。

这一套步骤也只需要几秒钟,但已经足够把许许多多人挡在门外。

也试过一些语音记录的方法,换用过不少APP,但无论怎么做,拿出手机-解锁,是永远无法绕过的障碍。

那么, 怎么应对这个问题呢?

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调整和制造环境,让环境成为一种助力,呈现出推动你去行动的「倾向」。

以上面的情境为例:许多作家常用的方法,就是在家里贴满便利贴,包括浴室里。当你产生任何一个点子的时候,拿起笔立刻就能写下来,这样一来,就能把阻力减少到最低限度。

社会学家 David Halpern 也提到过几个案例。

2012 年前,英国的养老金是需要企业雇员自己去登记的,这就导致了,许多人知道养老金对自己有益(因为企业和政府都会帮忙缴),但懒得去登记。2012 年,政策稍微调整了一下:养老金变成默认登记,除非你主动提出放弃。

结果是:半年内,就有 100 万个新储户开始缴纳养老金。截至 2015 年,英国新增了 500 多万名开始缴纳养老金的工人。

再举一个例子。David Halpern 发现:当人们拿到传单时,如果地上已经到处都是传单,那么人们把它扔到地上的几率,是干净地面条件下的 8 倍。

这里,「干净地面」这个环境,就构成了一个微小但有力的「心理阻力」,它会推动人们去寻找附近的垃圾箱。

那么,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如何实践这个方法呢?

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你想多读几页书,那就不要把书整齐地垒在书架上,尽量广泛地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茶几,沙发,餐桌,书桌……确保当你任何时候产生「看会书吧」的念头时,都能立刻拿起一本书。

不要小看「走过去,从书架上取下书」这个动作,虽然极其微小,但对懒人来说已经足够构成阻力了。

再举几个例子:我电脑后台默认开着 Onenote,打开到日记那一页,这样,当我想写日记时,直接切换过去就可以开写,不需要任何有可能阻碍我的行动。

我最近在读机器学习的书,所以书桌上就摊开着一本《机器学习》,用 ipad 压在上面。这样,当我工作累了,或是想休息时,就可以随时拿起来翻上几页、做做笔记。

这些都是极其简单的做法,但确实有效。

你也可以基于你想培养的习惯,通过对环境做一些简单的布置、设置,来最小化行动的阻力。

3、提升培养习惯效果的建议

1)觉知当下

时刻关注目标可以提升动力,但过度关注结果,也很容易带来压力和焦虑。

更好的方式是:沉浸入过程中,觉知当下,关注自己的状态、感知和进步。

从心理学的话来说,就是「be present」。

关注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念头、想法、情绪,感知自己思维和身体上的感受、变化,有意识地培养和练习这种能力 —— 这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内化它。

2)跟踪和奖励

如果你有每天做日记的习惯,不妨记录下自己践行「3T养成法」的成果。不需要打卡(那同样会带来压力),可以把目光聚焦到自己的进步和成果上。

慢慢的,试着把践行习惯的过程,变成生活的一部分,帮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丰富、充实、完善。

然后,适时地奖励一下自己,营造一些仪式感。

举个例子:在日记里记录下每天的学习心得,掌握了什么方法、尝试了什么工具、做出了什么样的成果,时不时给自己一个小项目练练手,完成了,再记上一笔,给自己一个小奖励,比如拿下一直想买的东西、出门吃一顿。

这可以有效地提升每一天的幸福感。

3)为自己松绑

有研究显示,拖延之所以带来负面结果,很多时候并非出自拖延本身,而是由于拖延者产生「我拖延了」这个认知。

也就是说,「我在拖延」「我做得不好」「我又浪费了时间」……像这样的喃喃自语和自我苛责,很多时候才是令我们产生挫败感、沮丧感的原因。

所以,应对的方法就是,为自己松绑。

也就是说:把目光聚焦于计划、行动和复盘,而非责怪。把注意力集中于「如何解决问题」,而非「问题出自哪里」「我哪里做得不好」。

我们都是人。人永远不可能是完全理性的,我们一定会犯错误,会有弱点和欲望,会有各种各样的负面情绪。要允许自己犯错,允许自己「不理性」。

重点在于,不要让它们拖住你的脚步。

过去的已经过去了,再苛责也没有用。而对于未来,哪怕能够迈出一步,只是微小的一步,也是好的。

4、效地养成一个好习惯的思维模型

如果我们把这些要点综合起来,可以得到什么结果呢?

  • 设计一套规则和环境,最小化阻力;
  • 初期有意识地推动自己去行动,迈出第一步;
  • 从行动中获得反馈,来给予自己奖赏,以及优化环境和规则。

这样,一旦度过最初期的阶段,就无需再依靠主动的意志了,单凭环境、规则和反馈,就能够让我们动起来。

用一张简单的图来表示,就是:


image.png

比起依靠「自律」,这种模式要高效得多,也更加可持续。

因为,它无需时时刻刻投入注意力和「自控力」,只要初期投入一定的努力,让这个「轮子」转动起来,后面就可以慢慢减少自己的投入了 —— 它会自行一刻不停地转下去。

我们不妨把这种模式,称为「循环回路」。

比起这世界上值得关注的东西,我们的注意力空间,渺小得简直不值一提。如果一直把注意力专注在手头上的事物,我们就会被它们所束缚,从而无法看到更宏观、更长远的世界。

那么,如何从注意力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呢?
——答案就是构建一个「循环回路」。

你要做的是:想办法去改造环境、设计规则,再投入努力,让这个回路「转」起来。

一旦它转动起来,你就可以逐渐放手,从中抽离出来,把宝贵的注意力,转移到新的领域上面。

举个例子:许多读者经常问我:你的文章里、课程里,讲了这么多的方法论,应该怎么用起来呢?

还有人说:我想用这些方法论,彻底全面地改造自己的生活,但实在太多了,很难实现,应该怎么做呢?

这种想法其实是不对的。更好的做法是:先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再拎出一个方法或技巧,应用到生活中,尝试着去应对这个问题,获得反馈,再藉由反馈,不断去思考和微调。

直到问题解决了,再继续寻找下一个问题,拎出下一个方法论,以此类推,重启一次「循环回路」。

在这个过程中,你的收获是什么呢?你攻克了一个实际问题,内化了一个方法,丰富了自己应对新问题、新情境的应对框架 —— 这些,就是你从「循环回路」中,所得到的收益。

我把它叫做「积累效应」。

像前文的「习惯回路」,你从中能获得的积累效应是什么?是用一个好习惯替代了坏习惯,从而,你离理想中的自己,又更近了一步。

这才是真正的成长。

它绝非一蹴而就,而是依托于一个个「循环回路」,依托于科学、合理的设计,不断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模式,所产生的「积累效应」,反复不断积累而成。

其实,循环回路,在生活中非常常见。

「奖赏回路」,本质上就是一个循环回路。如何培养对一样事物的兴趣?首先,去探索一样新鲜事物。在尝试它的过程中,通过试错、修正,慢慢提高对它的掌控,获得内在的成就感和外在的肯定,从而让自己对它「产生兴趣」。

同样,如何让自己能够热爱上学习?绝对不是靠觉悟,而是靠构建一个个「循环」,让自己产生源源不断的动力。

再如,工作上,如何让自己从繁重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你要思考的一定是:如何搭建一套自动化、流程化的系统,把所有能够交给它的事情移交出去,再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对它进行优化、完善,让它一步步承担更多的负荷,让你得以把肩上的担子卸下来。

项目管理中也应用了循环回路的原理,比如经典的 PDCA 循环:规划,执行,检查,调整。这样可以不断微调前进的方向,确保项目不偏离正轨。

更高一层,如何才能挣脱「工作」的束缚?绝对不是盲目地提高工作效率 —— 那样只会变得越来越忙,因为你的本质还是在出卖时间,充其量也只是提升了时间的单价而已。

你要思考的是:如何在工作中,不断地积累「资产」,让自己尽快从「出卖时间」,过渡到「资产积累」,让这些资产为你产生回报、创造价值。让它们为你工作,产生积累效应。

我们还可以再拔高一层。

企业的经营,也是一种循环回路。好的企业经营模式是什么呢?初期投入时间、精力和资金,去深耕一个领域,做好基础建设和服务,再推向市场。一旦被市场的尝鲜者接受,度过了「引爆点」,就会一传十、十传百,形成规模效应。

从而,企业得以获得「积累效应」—— 口碑、用户和资金,得以再度投入新的领域、开拓新的市场。

这里面,社交就是一个最典型的领域:初期需要付出很大成本去推广,但一旦形成一定规模,这些用户就会自发地帮助你去吸引更多的用户,让这个循环回路自发地、飞速地转动,停不下来。

而不良的创业模式是什么呢?去「生造」一个需求,再通过广告、优惠等烧钱手段,不断诱惑消费者去使用。这样,由于需求本身是一个伪需求,没有足够动力去留住消费者,从而无法形成有效的反馈,只能靠资金撑着。所以,一旦资金链断裂,这个回路就会崩塌。

你会发现,市面上充斥着这样的企业:它们一心想着的,不是把产品做好、服务做好,而是通过种种手段,对用户进行「教育」(也就是俗称的洗脑),变着花样用利益吸引用户 —— 这种模式一定是难以持久的。

甚至,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粗略来看,也是一个循环回路。人们从工作中挣到钱,去投入消费。这些钱经过一环环的消费环节,不断满足各环节人们的需求,最终又流入生产企业,继续刺激企业扩大规模、生产,于是,人们挣到更多的钱……循环反复。

这就是经济发展的本质。只要金钱在流通过程中,是健康的,活跃的,整体的经济就会不断上行 —— 这就是它所产生的「积累效应」。

当然,在实际中,由于存在信贷,以及人性的弱点,会有上行和下行周期(但总体是上行的)。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就不细说了。

4.1 当你遇到问题时,不是单纯去思考如何解决它,而是去思考:我可以搭建一个什么样的「循环回路」,来让它不再成为问题?

这可能有点抽象,我举几个例子。

每个人都会遇到「该不该跳槽」「该不该裸辞」「选哪份工作好」的问题,但与其去思考「该不该跳槽」,不如思考:我可以设计一个什么样的决策框架,采取什么步骤,来应对这一类问题?

然后,把每一次遇到这类问题,都看作是一次试验的机会,去尝试行动,收集数据,用来完善你的决策框架。

比如,关于「要不要跳槽」,你就可以有这么一个决策框架:

  • 1)长远来看,我的目标是什么?
  • 2)为了达到(1),我需要实现什么?得到什么?
  • 3)关于(2),目前的职位,能提供什么?不能提供什么?
  • 4)相比起(3),我有没有更好的选择?

那么,每一次遇到跳槽、选工作的问题,就可以试着套用这个框架,来得出结论。并在这个过程中,去完善这个框架,让它更精确、更灵活,更加适合你的实际情况。

同样,生活中,跟伴侣、子女相处时,多少会遇到很多摩擦和矛盾,与其每一次都去解决它,不如去思考:我跟家人相处时,应该采取一套什么样的沟通模式?

然后,去落实这套模式,并从中收集反馈。负面的反馈,用来微调它、让它更合理;正面的反馈,用来产生积累效应 —— 家庭关系更和睦、彼此之间更加能够互相理解……并用来继续推动回路,把自己从这个问题中彻底解放出来。

甚至,小到「今天吃什么」「怎样减少工作量」「周末去哪儿玩」,大到「如何规划自己的事业」「如何离自己的梦想更近一步」……都可以用这个方法去套用:

通过设计一个个小的「循环回路」,让它们分担掉你需要自己操心的事情,把你的精力和注意力解放出来。

这是一种非常有趣的生活方式:把生活变成一个实验。

通过这种方式,你不但可以减轻负担,全力以赴在更重要的事情上,甚至,你还能从中获得乐趣和成就感,就像打怪通关一样。

而它所需要你付出的,只是在初期,看得更远一点,稍微绕一点路,多付出一点精力。

4.2 如何更好地搭建一个循环回路呢?

1)足够简单的规则。

一个运转良好的循环回路,一定要有一套足够简单的规则:简洁,明确,无歧义,无需额外投入精力去思考。这样才能尽可能降低启动的成本。

举个例子:像「信息一元化」就是一个好的规则,因为它足够简单,无需思考;相对来说,「对信息进行分类」就差一些,因为它需要我投入额外的认知资源。

2)最小化流程步骤。

如果每一步出错的几率是5%,那10个步骤都不出错的几率只有59.87%。所以,尽量精简流程步骤,去掉所有不必要的操作,降低整体出错的几率。

3)设置「必要的冗余」。

过分追求精简、简化,会导致回路过于精巧,容错率非常低。所以,需要人为添加一些「必要的冗余」,避免受到冲击时回路停转。

什么样的机制算是「必要的冗余」呢?像增加一个验证的步骤,增设一个监督的机制,事先考虑好 plan B 和应急预案,信息的多个备份,这些都可以。

4)记录反馈和复盘。

一个一成不变的循环回路是没有生命力的。所以,一定要留出复盘的时间,在过程中收集数据、及时记录下反馈,不断优化和迭代自己的回路。

5)抽象思考。

构建循环回路的第一步,是把问题进行抽象化,剥离出它的核心和共性,从而进行建模。所以,需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抽象思考、抓取本质的能力。

不妨多去问自己:这个问题,从更高的层次来看,它的根源是什么?这可以有效地锻炼自己思考本质的能力。

6)升维和拓展。

过多的循环回路也会造成一定的负担。所以,我们要追求的是,在生活中,把相似问题、相关领域的回路合并,进行拓展,用更高层次的框架去容纳它们,形成一个更大的回路。

7)初期投入。

这或许是构建循环回路中最难的一点。

因为它要求克服大脑的本能,从较难的路径入手,把「简单问题复杂化」。

但这同时也是必经之路。只有培养起了这个习惯,我们才能真正落地践行「循环回路」,避免受到短期反馈的驱动,只看重眼前,不断疲于奔命去「救火」。

不妨从生活、工作中的小事开始,让自己「多折腾一些」,慢慢地适应这种思维模式,从追求结果,过渡到专注于过程。

如上。一开始,可以先针对一些简单的、高频的问题,试着去设计「回路」 —— 比如:如何更好地管理信息;如何处理任务的优先级;如何增加每天的新鲜感;如何想办法,让每一天挤出一小时的时间……

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慢慢掌握手感,开始习惯「用实验的目光看生活」—— 这可能会给你带来全新的视角。

接下来,再按照这7个要素,不断去改进和完善自己的回路,慢慢拓展,让它容纳自己的生活。

你会发现,许多问题,其实都可以不再成为问题。

如同认知科学家赫伯特·西蒙所说的:
经验丰富的决策者和新手的差别,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什么不可捉摸的东西。如果有人打开经验丰富决策者的头盖骨,查看他的大脑内部,就会发现他有各种可能的行动方案供他使用;还有核查清单可以让他三思而后行;还会发现他有自己的思维机制,可以灵活地调用。

<<< L先生说 学习笔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0,527评论 5 470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4,314评论 2 377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7,535评论 0 332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006评论 1 27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2,961评论 5 36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220评论 1 277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664评论 3 39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351评论 0 25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481评论 1 29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397评论 2 31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443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123评论 3 31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713评论 3 30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801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010评论 1 25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494评论 2 34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075评论 2 34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