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是指从不知到知道,由不懂到理解事实、现象、特征的本质的过程。
教师在第一次教授新教材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学生的意识中,不明确的、模糊的知识越少,他的学习效果就越好。
有经验的老师在第一次教新教材时,总是力求看到学生是怎样独立地完成作业的。
在新课上,一定要有学生的独立工作,使学生在独立工作过程中思考事实,得出概括性的结论。
学习较差的学生的脑力劳动的效果如何,首先取决于在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时,能否立即独立地、有系统地完成课堂任务;千万不要让他光是听别的学生的流利的回答,把黑板上的东西照抄下来。
一定要设法让他独立思考,促使他在每一节课上,在脑力劳动中取得哪怕一点点进步。
2.学生在第一次学习新教材的课上和课后,不许在自己的书面练习中有错误。
可能,这听起来有些荒谬。
但只有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不犯任何一个错误,他才能够成为新知识掌握无误的人。如果能够做到在课堂上没有错误,才能做到在家庭作业中没有错误/或少犯错误。
教师要敢于对学生提出要求:一定要使课堂上没有错误。
在备课时,我们尽量先估计一下,在什么地方,在哪一个概念上,学生可能会犯错误,以及这个学生可能是谁。
对任何一个“可疑”的词,我们都预先加以详细地解说。
3.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大量了解生活中的事实、现象后再进行记忆。不要让学生去背那些还不理解、没有完全弄懂的东西。
比如,学生学到了“蒸发”这个物理现象。除了书本上提到了,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呢?
这可太多了。但是我们习以为常的现象,对于学生来说,全部都是陌生的、没有经历和思考过的。
如果缺少这样的迁移练习,一旦把某个知识换一个出题背景,学生可能就会面临困难。
随着学生越来越多地接触生活中新的现象,他会反复多次地接触、思考、运用这一概念,他会发现这一概念竟然能运用在这么多的场景中,同时把握不同事物之间联系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强。
如果学生从小学开始就能在思考生活事实、现象的过程中掌握抽象概念,他就获得了脑力劳动的一种重要品质——他能用思维把握住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现象。
4.不要把学生一个一个地喊起来回答问题,听每一个学生说什么,然后再把每个学生零散的回答凑成一个完整的答案。
这样的做法只能造成表面上的积极性,而不能调动每个学生的思考。有的学生在思考和回答问题,而有些学生只是在旁听,甚至会有部分学生在走神,认为这个问题与他无关。
我们的课堂需要的是每一个学生都在认真思考,每一个学生都在进行着紧张的脑力活动。
具体怎么做呢?
一旦某个问题引起学生的疑问之后,老师应该自己进行讲解,而不喊学生起来回答一些个别的、零碎的小问题。
在讲解过程中,老师要对每一个学生的知识储备有充分的了解:哪些学生知识储备丰富,已经有比较充足的了解;哪些学生储备不足,还需要额外的补充讲解。
如果学生的知识储备没有什么空白和脱节的地方,就只进行简短的讲解。
如果学生出现基础知识空白、思路跟不上的情况,那老师就需要有针对性地做补充讲解,帮助学生填补空白,解决思路脱节。
老师要努力寻找重复讲解已经学过的教材的最恰当的形式,使每一个学生在听老师的讲解时,都能有所收获。
这样虽然没有表面上的课堂积极热闹,学生们也没有开口回答问题,没有相互补充,但这是真正的获取知识。
这种获取知识的方式,既是对知识的回顾,也是对储备知识的清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