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给大家推荐一部特别好看的印度电影《起跑线》,是部轻喜剧,用轻松愉快的方式表现着很严肃很认真的社会问题,刚开始我一直在笑,看到最后却流泪了。
影片展示了一对印度中产阶级夫妇拉吉与夫人米塔为了让女儿皮雅接受更好地教育,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进入顶尖的私立学校,其实父亲拉吉对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并没有很在乎,但母亲米塔却很坚持要把皮雅送入贵族学校接受贵族教育,为此他们不惜斥巨资购买学区房。他们以为买了高档社区的房子就可以进入上流社会,却发现还是不被上流社会接纳,他们会嘲笑拉吉和皮雅英语说得不好,行为举止不够高雅。更让他们失望的是学校拒绝了他们女儿的入学申请,原因是拉吉是个服装店店主,学校拒绝了小店店主的女儿进入私立学校与出身高贵的上流社会的孩子一起接受贵族教育。五所顶尖的学校已经有四所拒绝了他们的入学请求。为此米塔很难过,皮雅也因为没有进入私立贵族学校,小区里的孩子家长拒绝让孩子跟皮雅玩。米塔深受打击并决定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让皮雅进入私立贵族学校,打破阶层固化。印度人在教育观上跟我们很像: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环环相扣,每一个阶段都不能落后。
为此宠妻狂魔拉吉为了让米塔满意,开始动用自己的一切关系网来换取皮雅的入学资格,结果却都以失败告终。拉吉的员工来送喜饼,以庆祝自己的女儿进入私立学校读书,原来是政府为了打破印度上层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垄断,给予25%的名额给穷人的孩子。政府的目标跟社会运行情况总有差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25%预留给穷人的名额产生了一条黑色产业链,拉吉希望通过假扮穷人获取女儿的入学资格。然而很不幸这条黑色产业链被媒体曝光了,拉吉一家不得不假扮穷人入住贫民窟。笑料大都集中在了这里。
在这里,一家人不得不换上廉价的衣物,去很远的地方打水,去领政府配给的粮食,为此米塔为了捍卫自己打水的权利跟一个油腻的中年妇女大打出手,拉吉也去做了流水线工人。小人物为了生存所做的一切努力,不愿意屈服命运所做的抗争让我泪流满面。他们在这里虽然很苦,却被周围的人热情帮助,皮雅在这里很快乐的跟穷人的孩子玩耍,终于他们通过了审核,皮雅如愿进入私立学校。然而帮助他们的穷人夫妇的孩子却没能进入私立学校。当穷人意外发现了拉吉的真实身份,想去学校举报拉吉伪造入学资格,当看到皮雅天真的笑容,穷人最终放弃了举报,因为在他看来皮雅也是他的孩子。
拉吉为了弥补内心深处的愧疚,去公立学校捐赠,但是穷人对他的发问让他内心深处倍受煎熬,穷人说:富人抢占了我们的土地,官员抢走了我们的粮食,现在你们又抢走了我们孩子的入学机会。拉吉决定去校长室认错,把入学机会还给穷人。但是校长的做法让他很失望,在校长眼里,只有富人的孩子才配上私立学校。
拉吉想办法让私立学校富人的孩子和公立学校穷人家孩子同台表演,私立学校家长和老师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观看了孩子的表演,掌声如潮,当得知那些孩子是公立学校的,掌声立马消失,拉吉忍无可忍,在学校礼堂发表演讲,揭露了学校的潜规则,但是拉吉的反抗很无力,犹如一剂重拳打在棉花上,只有妻子米塔站了起来,其他少数几个感性家长被感动最终被制止。正如校长所说的那样:政客的孩子在我这里,富商的孩子在我这里,你又能怎样呢?
拉吉为了完成自己灵魂的救赎,把女儿皮雅转入公立学校,不能强大到改变这个社会的规则,不愿意适应这个社会的规则,只能在规则外生活。他教会了妻女人性中最好的一面:善良与真诚。
这部电影最引人思考的是起跑线究竟是什么?学区房?重点学校?各种兴趣班?高分?这些仿佛是起跑线的标配。在我看来,这些是起跑线的一些组成部分,父母的眼界,格局和资源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线。这跟父母有多少钱关系不是特别大。我想到一个人西斯托.罗德里格斯,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寻找小糖人》的男主,他是个建筑工人,他的音乐影响了一代南非人,激励他们追求自由和理想。很讽刺的是他的音乐在南非卖的大火,在美国却无人问津,他依然做建筑工人,在经济困难的时候带孩子们搬过25次家,可他依然坚持带孩子去博物馆美术馆引导他们去领略文化中最好的那部分,让他们觉得在内心可以跟富人平起平坐。这让我很感动。他是一个很好的父亲,他传递给孩子的爱和美好展现出他的眼界和格局,这才是最好的起跑线。
没想到中国现在一个很尖锐的社会问题被一部印度电影展现出来了,电影虽然是轻喜剧,但看到最后我哭了,为了小人物的抗争,为了人性中美好的真诚,为了拉吉夫妇想打破阶层固化所做的一切努力。阶层固化在印度跟他们几千年的种姓制度有关,跟英国的殖民统治有关,英语就代表着阶层,如果中产和穷人为了打破阶层固化,需要冲破种种桎梏,虽然很难,却依然有人打破了这样的阶层固化。
用你的眼界、视野和格局帮孩子少走弯路。
用你的资源为孩子提供更多的机会。
更重要的是用正确的三观去引导孩子,这才是真正的起跑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