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财务部的张会计和工程部的李工程师,今年他们各家都有一个参加高考的女儿,这两个孩子在同一所高中读书,分别在不同的班级,张会计的女儿在重点班。
张会计是一位好妈妈,平日下班后就立即回家照顾女儿,对女儿督促的很严,孩子成绩很好,两次模考的成绩都在年级前20名之内,老师对孩子也是充满信心,不停地鼓励打气。
张会计平日很骄傲很幸福。
李工程师是一位忙爸爸,经常跑工地,经常回家很晚,老婆又是做销售的,所以两口子对女儿的关照就比较少,孩子的成绩忽上忽下,很不稳定,两次模拟考试,一次是年级30多名,一次好像是80多名,成绩不稳定。
虽说功夫不负有心人,但是上帝也有打盹的时候,高考分数下来了,李工的女儿居然比张会计的女儿多考22分!
在张会计看来,这太不公平了!
可事情确确实实发生了。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李工女儿考的挺好,不过还没有来得及高兴,就被张会计的黑脸吓住了。
张会计这一阵子情绪不好,不过见了我们还是打招呼的,说些天太热了、吃些什么养生之类的,但是一看见李工过来,脸一黑扭头就走。
说真的,出现这个情况的关键不是张会计女儿分数考低了,而在于李工女儿考高了,只要李工女儿考的比张会计女儿少,张会计自然也就高兴了。
话又说回来,平日李工并没有得罪张会计,难道张会计的女儿平时这么努力,目标就是为了超越李工的女儿么?
这样是不是有点太鼠目寸光了?
刚刚看到咪蒙的一篇文章,文中有几句话:
有人说,自己高考落榜了,爸爸说,你怎么不去跳楼啊?你死了算了,别给我丢人现眼……
说实在的,这个爸爸,你到底想要怎样呢?你对自己的孩子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就是考上名牌大学,超越周围的人,给你自己长面子么?
2.
电影《搏击俱乐部》中有一句台词——“我们常常做着自己讨厌的工作,只是为了买我们不需要的东西。”
为什么要买不需要的东西?就是为了跟别人比较啊!
她们都有LV的包包了,我也要拼命加班拼命攒钱买一个啊!
虽然我是每日挤地铁,每晚吃泡面,LV的包包还是需要买的,不能丢面子啊!
罗振宇说,我们做每一个决定,到底是为了眼前的、身边的利益,为了和身边的人争个胜负,还是要在一个更大的坐标中积累自己的价值。
这个是要弄清楚的:我们的所作所为是为了实现一个自己心中的目标,我们的每一个计划和行动都是要在这个大坐标中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做积累,而不是在某一件具体的小事上纠缠不休。
即使取得一时的胜利,又如何?
3.
在《三国演义》中的杨修,可以说是才华横溢,反应机敏。当然了,他结局如何,大家都知道。
每当曹操出了一个题目,或遇到什么问题时,每次他都抢答成功,在流传的故事中,关于“鸡肋”、“一口酥”、门中“活”的故事,他的才华得到了及时充分的展现,让周边所有人,包括曹操都很佩服。
他自己也得意洋洋。
在最近的新剧《军师联盟》中,曹操带领一干人来到曹娥碑下,看见碑的背面写着“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字。
曹操问周围:谁知其意?
杨修立马抢答说自己知道。
曹操说:“你先别说,让我想一想。”走了三十里路,曹操才说:“我已经想出来了,你说你的想法吧。”
杨修说到:“黄绢,是有颜色的丝,色丝合成一个‘绝’字;幼妇,是少女的意思,少女合成一个‘妙’字;外孙,是女儿的儿子,女子合成一个‘好’字; 臼,是承受辛苦的事。受辛苦合成一个‘辞’(辤)字:这就是‘绝妙好辞”。”
曹操感叹说:“我的才力赶不上你,竟然多想了三十里。”
在这个故事中,杨修的才华又一次得到充分展现。
在此剧中,出现的一个年轻角色钟会(钟会就是后来同邓艾一起灭掉蜀国的那个人),对这件事的评论可以说是一针见血。
钟会说:他杨修聪慧敏捷,但是在我看来,不是真聪明。
如果换作是是我,魏王30里才解出,我就算一下子解出来了,也要装作40里才能说啊……,
我虽然不懂政治,但是懂得什么是夫唯不争,故无忧。
当时,外有孙权刘备争天下,内有士族和曹氏勋贵之争,有围绕曹丕曹植哥俩的立储之争,然而,在争斗中人人自危,百官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在这个时候跳出来显露自己,唯恐天下人不知其才能的人,一定是急功近利,虚荣骄矜之人,最容易树敌,也最容易牺牲。
杨修在这种小事上都要和魏王争个高低,那么魏王,百官,天下,谁敢容他?真正的聪明,应该是审时度势,安放好自己的位置。
此时此刻,你杨修的人生目标应该是投奔一个明主后,然后跟随辅佐他统一天下,最后是欣赏享受你自己作为一个参与者创下的这繁华盛世。
但他在实践中,太欣赏自己即时展现的才华了。
杨修虽然聪明,但是他并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
4.
勾践曾卧薪尝胆,韩信忍胯下之辱,目的是为了自己的理想,他们没纠结在小事情上而不能自拔。
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但是项羽就不一样了,豪气冲云天,但最终战败,当还有机会逃回江东去招兵买马东山再起时,纠结在“无颜见江东父老”的事情上,太要面子,输不起,长剑一挥,很潇洒地把自己干掉了。
一了百了,倒是省了刘邦的事。
说了一堆历史上的故事,在我们看来,好像太遥远了些。
回到我们当下,想象一下你自己3年后的目标是什么?5年后的目标是什么?
让自己站在5年后的时间点上,回头看看自己现在最应该关注什么?
这样,你的目标清晰了,行为上也有了科学的规划。
5.
想想若干年以后你想要什么,这才应该是你这几年的真正目标,用这种方式定下目标,你的洞察力就会大大改善。
记住:我们每一天的行动,都是为了自己的目标而做积累。
不要在一些小事上浪费精气神,不要忘记自己当初为什么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