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吁通过谋杀哥哥卫桓公夺得了国君宝座,但他坐得并不踏实,因为当他环顾四周,却突然发现,除了石厚竟然没有一个人支持他。
他必须立刻采取行动,巩固自己的宝座。该怎么办呢?他想到一个主意。
找来石厚,他说出了自己的计划——攻打郑国,以立威于国人。
但郑国是当时的强国,自己一个国家去打,恐怕胜算不大,不如多拉几个人入伙,人多力量大嘛。
可事实证明,有时候人多并不会力量大,比如几百年后的各国合纵。
石厚为州吁分析了一下当时的国际局势,以此决定联合哪几个国家。
首先是宋国,宋国是个大国,而且其国君宋殇公对郑国很忌惮。这是什么原因呢?
这还要从宋殇公的上一辈说起,当年宋殇公的父亲宋宣公,临终前觉得自己的儿子与夷不是干国君的料,于是传位给弟弟宋穆公。过了几年宋穆公也快要死了,他感激哥哥对自己的恩情,决定传位给哥哥的儿子与夷,为了给与夷创造一个稳定的继位环境,宋穆公把自己的儿子冯下放到边境一个小城,从而顺利传位给与夷,也就是如今的宋殇公了。
有句话叫知子莫如父,宋宣公不让儿子接班还是很有先见之明的。宋殇公心胸狭窄,继位之后一直对冯有忌惮之心,而冯也感受到了宋殇公对自己的态度,于是脚底抹油,溜了。溜到哪儿去了呢?没错,就是郑国。郑庄公热情接待了他,让他安心住下来,并答应如果有机会一定送他回国继位。
宋殇公知道后,更是食不下咽,寝不安席,公子冯竟然取得了这么强力的外援,实在是太危险了,得想个法儿,怎么弄死他。
那个时候还没有刺客这种职业,专诸刺僚的故事还要再等200年,要不宋殇公很可能会派刺客去消灭他。
如果这个时候卫国找上宋国,这就是给了他一个绝佳的理由,可以让他名正言顺出兵攻打郑国,除去心头之患。
所以,宋国一定会答应出兵。
剩下的我们可以联合陈国和蔡国,这两个都是小国,不敢不听从号令,而且他们素来顺服周王室。郑国派兵割了周国边境的麦子,他们早就看郑国不顺眼了,因此这两国也一定会来。
如此再加上咱们卫国,组成联军,一定能把郑国打得落花流水。
州吁听后大喜,马上派使者去联络各国,不出所料,各国全部同意出兵。
宋卫陈蔡四国大军浩浩荡荡杀奔郑国,围住了郑国国都的东门。
一场大战即将开始,但出人意料的是郑国只是紧紧守住城门,并没有出城迎战,这是为什么呢?
自然是因为联军势力太大,郑国寡不敌众,不是对手。
但还有另一个原因,这里不得不佩服郑庄公对整个局面的清晰认识,对于州吁这一系列的操作,他如隔岸观火一般,早已心知肚明。他知道联军不过是虚张声势而已,其目的是通过对外战争,转移国内人民的注意力,然后通过战争获胜的威望巩固自己的地位。由此观之,联军必不会长久在外。
所以我们不必出兵,只要守好城门,等他们自行撤退即可。
“他们很快就会撤军的。”郑庄公在塔楼上看着驻扎在城外的联军,对身旁的大臣说道。
事情果然如郑庄公所料,这次围城,从开始到结束,一共只有五天。
五天后,联军撤围,国都解围。
本以为事情就此结束了,但没想到这年秋天,联军又集合在了一起,而且鲁国在宋国的邀请下也加入了进来。
原来鲁国的公子翚独揽大权,把鲁国国君架空,这次得了卫国的好处,因此起兵会同宋卫陈蔡,组成五国联军,以宋殇公为盟主,浩浩荡荡向郑国杀来。
五国联军的声势自然非同小可,郑庄公虽然派出精锐步兵迎战,也被打了个落花流水。之后联军仿效郑国对周国的做法,也把他们郊外的谷子一扫而空,然后高唱凯歌撤军回国。
看着空荡荡的田野,郑庄公或许会哭笑不得吧,自己对周天子做过的事情,这次轮到自己头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