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如同稻盛和夫老师《人为什么活着》一书中,所串联道理的延伸篇。同为人,有些人大放异彩,有的则晦暗一生。诚然,谁都梦想能成为前者,但人生不及美梦,或许令我们更要去考虑《作为人,何谓正确》,此书我获如下感悟:
我们为何而生?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做什么?每个人或许曾经都或多或少的自问自答过。为了工作,为了饱尝劳碌?还是为了享受,为了度过美好人生呢?但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背景,成长的阅历。鉴于此,我们在寻求一个共同的解释,基于万事万物相融相通,在佛教理念中,似乎找到了更合理的解释。
“人生只有一次”,生命不可复制,看似平淡无奇,倘若从中真正深入考虑之后,必将有所感悟。对与错,也只有一次,难道我们不该将其好好经营下去。如何经营,演绎出无数的人生模版,但成功的案例都在告知我们:我们之所以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为了让自身的灵魂能够得到净化、纯化和深化,这便是对于人生意义的正确解释。
作为灵魂净化、纯化和深化的方法,佛教提出了“人正道”,而其中最为重要的方法便是“积善行”。通俗来讲便是“利他之心”,就是为社会为世人作贡献。如果能在心中把它明确为活在现世的人生目标,那么不管做什么,你都不会迷惘,迈向明确自信的人生道路,你的人生航船永远不会为疾风骤雨所动摇。
灵魂的蜕变是为了更好的实现人生的意义!何谓“灵魂”,相对于世人来讲就是脱离肉身的存在。在我们死后,带着潜在的“意识体”轮回转世,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前世今生”的关联体。
然而,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势必会产生各样的“恶业”,即恶念所导致的业障。善念生善业,恶念生恶业,皆附于灵魂归于现实。消除“业障”莫过于由“为社会为世人”的“利他之心”所产生的行为。
那些相信命运命理的可能会听闻过:那些依附于灵魂孽障通过轮回本来是要遭受现世的报应,可它确因某种原因消除了,或许是你通过前期所做的“利他行为”,使其消除了。也就是说“利他之心”既能净化灵魂的作用,还能能够消除人们的孽障。
在佛教教义中,有各种提供世人去实践修行的内容,简单归纳出了六项,即净化灵魂的“六大要素”:
一、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不惜努力、拼命工作”。这种态度,在佛教中被称为“精进”。所谓精进,就是以努力的态度积极生活。
二、谦虚戒骄。中国有句古话叫“谦受益”。描述的凡事将来会出人头地的人物,其身上势必会散发出一种带走谦逊美德的光芒。反之,寡义廉耻及刚愎自用者是无法求得善果的。
三、天天反省。反省的内容是自己的“利己之心”。也就是说,在做“利他之事”时,首先要想想自己是否把“利己之心”放在“利他之心”前面。
四、活着就要感谢。在生活“不足”之处,寻求知足,“知足之心”是幸福感之源。
五、积善行、思利他。套用古籍“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的说法,也就是“为社会为世人做贡献”。
六、不要有感性的烦恼。不要纠结于烦恼本身受其所累、徒添心劳。要知道,人生在世,本来就是要经历风风雨雨的。如果被烦恼彻底绑架,往往最终会想到自杀。因此,我们绝对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谨此,献给那些人生道路风雨同舟的朋友们,以此共勉!